賈益哲
摘 要 新媒體涵蓋了所有數字化的媒體形式,新媒體平臺已成為新聞傳播不可或缺的新陣地,新媒體的出現沖擊著我國傳統媒體,廣播電視的發展借助新媒體轉型成為大勢所趨。文章以新媒體平臺為切入點,結合相關工作經驗,在概述廣播電視傳統媒體的優勢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新媒體對廣播電視傳統媒體的沖擊,探討了廣播電視借助新媒體平臺實現“借船出海”的策略,旨在說明新媒體平臺對廣播電視的重要性,以期提供參考借鑒。
關鍵詞 廣播電視;新媒體平臺;借船出海;策略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6708(2018)219-0090-02
隨著數字信息技術的發展,媒體傳播也隨之有了新的發展變化,新媒體對廣播和電視傳播的影響較大,當下萬物皆媒的新媒體環境,使得傳統的媒體已經無法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迫切要求探索新的傳播方式,新媒體平臺為實現新媒體傳播提供了可能,形成廣播電視機遇與挑戰并存的局面。
2016年12月,營口市委、市政府決定整合資源,全面推進媒體融合。2017年6月,營口廣播電視臺、營口日報社(晚報社)等市直媒體單位的職能、機構全面融合,組建成立了營口新聞傳媒中心。整合后,營口新聞傳媒中心的采訪部由來自原來各家媒體的40名記者共同組成,負責采訪發布營口市發生的主要新聞事件。廣播電視如何借助新媒體平臺實現“借船出海”是當前廣播電視發展關注的焦點。因此,探索廣播電視借助新媒體平臺實現“借船出海”的策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鑒于此,筆者對新媒體影響下廣播電視的發展進行了相關思考。
1 概述廣播電視傳統媒體的優勢
廣播電視作為現代化的大眾傳播媒介,長期以來,廣播電視傳統媒體的優勢不容置疑,社會公信力強、新聞層層把關、品牌知名度高等,都是廣播電視傳統媒體的優勢,其具體內容如下。
1.1 社會公信力強
社會公信力強是廣播電視傳統媒體的優勢之一。傳統廣播電視具有很強的社會公信力,社會功能是輿論導向和啟迪民智,承擔著黨和政府的喉舌的作用,僅從社會責任感方面來說,傳統廣播電視無可取代,承擔著很強的社會責任,得到廣大受眾的廣泛信任。
1.2 新聞層層把關
新聞層次把關是廣播電視傳統媒體的又一優勢。廣播電視媒體新聞準確性高,新聞的真實性是廣播電視的生命,在新聞內容上一般都是經過多層把關,最大限度地降低廣播電視新聞的差錯率,記者和編輯的專業度高,使命感和責任感較強,保證新聞媒體質量貫穿工作的始終。
1.3 品牌知名度高
廣播電視傳統媒體的優勢還表現在品牌知名度高方面。傳統的廣播電視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頗有建樹。很多深受受眾喜愛的節目,產生了品牌效應,知名度較高,傳播效果也較好,影響力持久而深遠,擁有深厚的群眾基礎,品牌節目的延續對廣播電視知名度的提升大有裨益。
2 新媒體對廣播電視傳統媒體的沖擊
新媒體是相對于傳統媒體而言的概念,新媒體時代帶來的巨大變化,使新媒體對廣播電視傳統媒體的沖擊較大,主要表現在主流輿論與地位弱化、社會輿論引導力下降和廣播電視受眾被分流,其具體內容如下。
2.1 主流輿論和地位弱化
新媒體平臺的興起,削弱了傳統廣播電視占主導的力量,廣播電視的權威性、影響力和收視率等,隨著新媒體的出現而下降明顯,主流輿論弱化,動搖著廣播電視的主導地位。在新媒體時代,受眾獲取信息的方式更為便捷,不限于通過傳統的廣播或電視等方式獲得信息,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沖擊著廣播電視傳統媒體。
2.2 社會輿論引導力下降
廣播新聞在傳統媒體主導時代,引領著社會輿論導向,彰顯社會輿論及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形成,決定著信息傳播的內容和深度。新媒體具有信息傳播自由度大、開放、便捷,更受人們的青睞,傳播者不但可以自由選擇信息,而且還可以自由發布信息,人們使用新媒體的目的性與選擇的主動性更強,廣播電視社會輿論影響力受新媒體的沖擊下降。
2.3 廣播電視受眾被分流
新媒體出現以前,廣播電視作為主流媒體,受眾較為固定且數量龐大。新媒體出現以后,廣播電視的受眾被分流,人們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更多的需要碎片化信息,新媒體滿足了人們的需求,使人們在工作、生活的快節奏中,滿足隨時隨地地互動性表達、娛樂與信息需要,尤其是可以滿足人們個性化獲取信息的需求,導致市場細分更加充分,廣播電視的受眾流失。
3 廣播電視借助新媒體平臺實現“借船出海”的策略
當今新媒體涌現,大眾信息爆炸。為進一步提高廣播電視建設水平,在了解廣播電視傳統媒體的優勢、新媒體對廣播電視傳統媒體的沖擊的基礎上,廣播電視借助新媒體平臺實現“借船出海”的策略,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3.1 借助新媒體平臺技術優勢
借助新媒體平臺技術優勢是廣播電視實現“借船出海”的關鍵。新媒體是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技術優勢是新媒體時代的主要特點,憑借強大的數字信息技術,新媒體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營口新聞傳媒中心“借用”新媒體技術優勢來服務自己的新聞產品傳播,深入了解和熟悉新媒體傳播規律,運用新媒體等信息化手段開展工作,第一時間借助新媒體的技術制作成新聞產品,使之為廣播電視新聞服務。
3.2 借助新媒體平臺引起關注
借助新媒體平臺引起關注是廣播電視實現“借船出海”的重要環節。新媒體具有傳播速度快、影響范圍廣的優勢,新媒體平臺在行業內能引起更快速的關注力,營口新聞傳媒中心在廣播電視新聞制作方面,利用新媒體平臺如微博直播、微信推送、創意H5發布等,對新聞內容進行創編和傳播,大量存在的意見領袖可以制造話題引起關注,在此影響下,輿論造勢帶動大眾對廣播電視新聞節目的關注,更好地引導輿論走向。
3.3 借助新媒體平臺推廣節目
借助新媒體平臺推廣節目對廣播電視實現“借船出海”大有裨益。新媒體開放互動的特點,利用新媒體優勢打造和推廣新型的廣播電視節目,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營口新聞傳媒中心在了解新媒體平臺特點和規律的基礎上,提出廣播電視節目在播出的同時,利用新媒體平臺如微博、微信等,拋出話題,實時引起和受眾的互動,增加節目的親和力,這樣大大拉近了媒體與受眾之間的距離,擴大欄目的影響力,并形成品牌效應,進而起到推廣節目的作用。
3.4 借助新媒體平臺創新發展
借助新媒體平臺創新發展是廣播電視實現“借船出海”的有效舉措。節目是廣播電視媒體的主要產品,廣播電視節目要想在新媒體時代獲得發展,必須不斷開拓創新,實現傳統媒體和新媒體融合發展,借助新媒體平臺的發展機遇,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提升自身的競爭力才是立足和發展的根本。在具體做法上,可以通過新媒體平臺創新制作理念,打造精品節目,內容為王,用質量取勝,打造全媒體制播平臺。
營口新聞傳媒中心在日常工作中,采訪部會針對新聞事件的大小、角度等方面,安排一到兩名記者進行采訪,這樣做避免了以往一個新聞事件多家媒體同時安排記者采訪情況,在節省資源的同時減輕了記者的工作負擔。而在一些重大的策劃選題上,采訪部還會根據媒體的特點,組織記者撰寫符合報紙、廣播、電視特點的新聞稿件,避免稿件的同質化。
4 結論
總之,我國新媒體發展迅猛,新媒體的發展將是未來媒體發展的新趨勢,廣播電視借助新媒體平臺實現“借船出海”是一項綜合的系統工程,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要借助新媒體平臺實現廣播電視的飛躍發展,應借助新媒體平臺技術優勢、借助新媒體平臺引起關注、借助新媒體平臺推廣節目、借助新媒體平臺創新發展,最大化發揮新媒體平臺的優勢,使受眾與媒體之間更多更深層次的互動,促進廣播電視在新媒體環境下持續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花遲遲.新媒體背景下廣播電視的戰略轉型研究[J].新媒體研究,2017(2):78-79.
[2]李文均,劉毅.探討新媒體語境下廣播電視的戰略轉型策略[J].新聞研究導刊,2016,7(10):380.
[3]張寬美.廣播電視在新媒體語境下的戰略轉型[J].西部廣播電視,2017(4):55.
[4]董德軍.基于經營媒體的廣播電視經營分析[J].中國傳媒科技,2014(8).
[5]王聰.新媒體時代廣播電視未來發展方向的思考[J].江蘇理工學院學報,2015(3):75-77.
[6]梁智雄.談談媒體融合背景下如何做好廣播電視監管工作[J].廣播電視信息,2016(11):42-44.
[7]劉航航.芻議我國廣播電視新媒體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J].通訊世界,2016(5):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