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雨
【摘 要】目的:探討計劃免疫預防兒童傳染病的臨床效果。方法:隨機選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區住院病例500例6歲以下兒童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并按照隨機平均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250例。其中對照組兒童無應用計劃免疫預防傳染病,觀察組采用計劃免疫預防傳染病。對兩組兒童傳染病預防效果進行比較。結果:經隨訪發現,觀察組兒童傳染病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計劃免疫手段可以更好的幫助兒童控制傳染病的發生,減輕患兒治療負擔,同時還要注重對傳染病免疫工作,控制兒童傳染病發生率。
【關鍵詞】計劃免疫;兒童傳染病;效果和對策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lanned immunization against childhood infectious diseases.Methods randomly selected in February2016- February2016, our hospital clinical data of500cases of children under6years old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 of random, on average, will b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250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did not use planned immunization to prevent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planned immunization to prevent infectious diseases.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infectious disease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 after follow-up,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immunization method can better help contro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childhood, easing the burden on children with treatment, but also pay attention to the work for immunization against communicable diseases, the incidence of infectious disease control children.
[Key words] planned immunity; Childhood infectious diseases; Effects and 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R18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8--01
由于兒童自身免疫力水平較低,體質差,容易感染乙型肝炎、麻疹、甲肝等兒童傳染病,對兒童自身的健康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同時也容易造成疾病的大范圍傳播,使更多兒童感染,因此加強計劃免疫是對兒童感染病進行控制的有效手段[1]。隨著近年來人們的健康意識增強,對于醫療保健要求提升,對計劃免疫也更加重視。本文就對計劃免疫在兒童感染病預防中的臨床效果進行探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6年2月-2018年2月我區住院病例500例6歲以下兒童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所有兒童均符合納入條件的學齡前兒童,并按照隨機平均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250例。其中對照組男123例,女127例;年齡5個月-6歲,平均年齡(3.1±1.7)歲。觀察組男116例,女134例;年齡3個月-5歲,平均年齡(2.9±2.3)歲。兩組研究對象在各項一般資料的比較中無明顯差異,P>0.05,可比。
1.2 方法:在本組研究中對納入研究范圍兒童傳染病患者由各級醫療衛生單位人員進行檢測,①在檢測前應向兒童監護人普及關于計劃免疫預防傳染病的相關知識,讓監護人可以充分了解到計劃免疫重要性與必要性,并加強對兒童傳染病預防的重視,組織我院傳染科與兒科醫護人員進行調查,了解兒童家庭環境、生活習慣及身心狀況等,根據兒童實際情況制定個性化的計劃免疫兒童傳染病預防方案,告知其監護人,積極配合計劃免疫工作[2]。②在監測過程中,應由醫療衛生單位建立兒童傳染監測機制,對兒童患病情況進行定期采樣調查,對兒童傳染病發病數據進行收集,整理與儲存,確保數據可靠與準確[3]。
1.3 觀察指標:對兩組兒童傳染病發生情況進行觀察與比較,根據兒童傳染病的統計數據,選擇出患病最多的三種兒童傳染病。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統計學應用軟件SPSS15.0對本組研究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其中計數資料行檢驗,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表明差異顯著,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通過對兒童隨訪發現,對照組兒童發生水痘24例,肝炎8例,麻疹15例,兒童傳染病發生率為18.8%;觀察組兒童發生水痘3例,肝炎1例,麻疹2例,兒童傳染病發生率為2.4%,觀察組兒童傳染病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3 討論
傳染病主要是指傳染性疾病,疾病傳染類型較多,通常是由病原體引起在人與人之間,或是人與動物之間傳播,傳播渠道多樣,在無任何預防措施的情況下人們容易被感染。由于兒童自身免疫力水平和抵抗力較低,傳染病的感染幾率更大,尤其是甲肝、乙肝、麻疹等疾病,給兒童的身體帶來了嚴重的影響,甚至會對兒童的生命安全帶來威脅,增加社會負擔。為此對于兒童傳染病的預防工作已經成為當前醫療研究行業所普遍關注的重點。
根據國家衛生部門規定,計劃免疫是通過對兒童傳染病的易感人群進行免疫檢測分析,制定出針對性的傳染病免疫方案,進行科學的疫情監測,確保兒童及時接種疫苗,預防兒童傳染病的發生。但由于部分人對于計劃免疫知識和傳染病預防知識缺乏了解和認知,地區的免疫工作宣傳少,接種操作與疫苗保存不規范,不能起到傳染病預防效果,一部分兒童監護人擔心疫苗的安全問題,從而導致不能積極的對兒童傳染病進行預防。在計劃免疫匯總,醫護人員應向兒童監護人及其家庭宣傳關于計劃免疫的相關知識,講解計劃免疫過程,提高其對兒童傳染病的預防意識,認識到計劃免疫重要性,可以積極的配合計劃免疫工作,進行疫苗接種[5]。為提高對于兒童傳染病的預防效果,國家衛生部門應對疫苗生產質量進行嚴格控制,并建立健全疫苗接種機制,加強對計劃免疫工作的監督力度,并考慮實際情況合理降低疫苗接種費用,確保疫苗接種操作規范化,才能真正的保障疫苗安全和有效性。
在本組研究中通過對學齡前兒童實施計劃免疫,達到減少兒童傳染病發生率的效果,從而有效對兒童傳染病進行控制,預防與消除,相關部門應加強對計劃免疫的宣傳工作,在疫苗接種中應確保操作規范化,提高計劃免疫預防兒童傳染病的效果。
參考文獻
嚴共旭,劉渠,林少杰,張詩軍,王德全.基于網格化管理下的流動兒童計劃免疫接種率調查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6,43(11):1944-1947.
蔣瑩,尹慧,袁雁飛,曹望楠,曾慶奇,常春.重慶市流動兒童計劃免疫接種率及適齡接種率分析[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3,17(09):770-773.
肖靜,許建軍,楊梅,蔡輝,張志蘭,陶長余,候曉艷.南通市兒童計劃免疫基礎免疫合格率綜合評價[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2,16(11):970-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