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松
【摘 要】目的:分析基層社區醫院慢性病管理中全科醫生的定向服務模式應用價值。方法:將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于基層社區醫院接受治療的80例慢性病患者作為調查對象,雙盲法納入參照組與實驗組(n=40)。參照組實施常規慢性病管理,實驗組由全科醫生實施定向服務管理,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結果:實驗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7.5%,參照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82.5%,組間差值比較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基層社區醫院慢性病管理中全科醫生的定向服務,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性,建議在臨床治療中推廣應用。
【關鍵詞】基層社區醫院;慢性病管理;全科醫生;定向服務模式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targeted service model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in primary community hospitals.Methods:80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who received treatment in primary community hospitals from January2017to March2018were investigated, and the double-blind method was included in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n=40).Routine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was carried out in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argeted service management was carried out by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iciency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linical treatment was97.5%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82.5%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the targeted services of general practitioners in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in primary community hospitals are helpful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patients' clinical treatment.
[Key words] grass-roots community hospitals; Chronic disease management; General practitioner; Oriented service mode
【中圖分類號】R197.3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8--02
基層社區醫院慢性病管理的方式會直接影響患者的癥狀控制效果,對患者的生活質量也會產生較大影響。為了全面了解全科醫生定向服務模式在慢性病管理中應用的價值,文章將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于基層社區醫院接受治療的80例慢性病患者作為調查對象,結合數據調查的結果進行分析,現總結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2017年1月至2018年3月于基層社區醫院接受治療的80例慢性病患者作為調查對象,雙盲法納入參照組與實驗組(n=40)。參照組中男女比例為22:18,年齡在45歲至70歲之間,年齡均數為(58.06±3.11)歲。高血壓24例,糖尿病16例。實驗組中男女比例為21:19,年齡在46歲至70歲之間,年齡均數為(58.11±3.04)歲。高血壓25例,糖尿病15例。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組間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區別(p>0.05)。
1.2 方法 參照組實施常規慢性病管理,介紹藥物應用的方式,指導患者自主用藥。實驗組由全科醫生實施定向服務管理,由全科醫生實施定向服務[1]。與患者簽約,明確服務對象、服務雙方的權責等,了解患者的健康情況,實施針對性的資料收集,建立專項信息化管理檔案。結合患者的個體情況實施慢性病規范性管理[2]。制定飲食計劃、運動計劃與自我管理計劃等,加強患者的自主管理能力。
1.3 評價標準 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率。顯效: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在3.9-6.1mmol/L范圍中,餐后2h血糖在3.9-7.8mmol/L之內;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在正常范圍中。好轉: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血壓水平均降低,但是未達到上述標準。無效:患者治療后癥狀未見改善或者持續加重(治療總有效率=顯效率+好轉率)[3]。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統計學軟件spss20.0實施數據處理,計數資料應用卡方予以檢驗,差異性比較應用p值予以評價,p<0.05則代表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實驗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7.5%,參照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82.5%,組間差值比較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 討論
定向服務(directional service)也可以稱之為“定向報道”[4]。基層社區醫院慢性病管理中定向服務模式的應用,能夠在全面搜集各項相關材料的基礎上,為患者提供主動性、專業性的服務,保證定向服務的質量,使之能夠更加符合慢性病患者的需求。
基層社區醫院慢性病管理期間,全科醫生可以通過定向服務的模式為患者提供專業性指導,醫生能夠按時對患者進行隨訪,了解患者疾病控制情況,大大改善了患者疾病控制情況,同時也讓患者得到了專業的指導和管理,使其能夠更好的參與到疾病的治療中來,患者能夠與醫生保持深入的交流,愿意將病情與醫生交流,不僅提升了患者對疾病的了解程度,同時也加強了患者治療的意識,因此效果非常理想。為患者介紹藥物治療的價值,且基于患者的癥狀恢復情況實施針對性指導,增強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性。
結合上述內容,實驗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97.5%,參照組患者臨床治療總有效率為82.5%,組間差值比較證實了全科醫生定向服務模式的應用價值,是改善社區慢性病患者癥狀的有效途徑。綜合上述內容,基層社區醫院慢性病管理中全科醫生的定向服務,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臨床治療有效性,建議在基層社區醫院慢性病管理中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陳雙杰,梁權,陳浩庭.基于全科醫生以患者為中心與合理化簽約服務管理模式在社區慢性病患者中的管理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7,11(18):151-153.
周玉剛,王爽,張陸,等.沈陽市長白社區慢性病共病患病情況及老年患者積極度與健康結局的相關性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7,20(04):465-471.
劉文睿,朱焱.貴陽市主城區全科醫生團隊社區慢性病服務流程及存在問題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6,19(28):3476-3480.
呂蘭婷,劉芳.不同國家慢性病管理模式及中國“整合式”慢性病管理模式構建[J].中國公共衛生,2017,33(11):1578-1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