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娟
摘要體育中考政策即把體育作為中考學科并計入中考總分,在南京已經實施十幾年了,這對于促進學生身體素質,推進學校體育教學工作起著非常大的作用。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及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對南京市體育中考改革實施現狀進行調查研究,以及體育中考對中學體育教學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為促進初中體育教學發展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體育中考 初中體育教學 影響
自從南京市實施體育中考以來,學校、家長、學生對體育學習都給予了高度的關注。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發展,市教育部門對體育中考內容以及考試形式進行了不斷的改革和創新,但是在具體教學實施過程中卻產生了一些弊端,我們的許多體育教師在學校及體育中考壓力影響下,對體育中考宗旨產生了一些誤區,現通過對南京市體育中考政策以及體育中考對初中體育教學的影響進行調查與分析,旨在為促進初中體育教學發展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體育中考存在的問題
教育部門曾經指出:“初中畢業生升學體育考試,是國家深化中等教育的改革,促進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一項積極措施,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基礎教育質量的有力對策?!斌w育中考,是促使學校、家長重視學生體育學習,激發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鍛煉的有效措施。但是,在政策實施與體育教學的過程,不可避免的會有一些問題與弊端。
(一)體育中考對初中體育教學的影響
在體育納入中考范圍之前,很多學校的體育課是比較隨意的,教學內容一般是依據教學大綱以及學校的客觀條件為基礎的,課時也很少有學校按照規定安排的,即使安排了,大部分的體育課也會被語數外等其它學科占用。在實施體育中考加入總分以后,體育課逐漸受到學校、家長以及學生的重視,從根本上激發了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提高了學生運動技能,增強了學生體質,同時也帶動了老師的教學熱情。但是南于過分的注重中考分數,使得一部分體育老帥把體育課的核心完全放在了中考上,將體育中考的內容作為初中體育教學的重點內容,嚴重違背了新課程體育教學理念。
(二)體育中考對學生體育學習的影響
我們說,體育中考的目的不是要給孩子增加額外的考試壓力,更不是想要再給孩子們背上另外一個沉重的思想包袱,而是希望通過考試,通過加分,來引起社會、學校、家庭對體育教學的重視,促進學生對體育學習的主動性,發展學生身體素質和身心健康。但是目前看來,現行的考試制度中,更多側重考量學生體質,運動技能的考評相對弱化。因為學校、老帥沒有完全領會體育中考的宗旨,導致學生最終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參加體育鍛煉,嚴重影響了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識,降低了體育學習的積極性。
(三)體育中考對教師課堂教學的影響
自從實施體育中考以來,學校、家長越來越重視學生的體育成績,體育教師的地位有了明顯提高,教師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式發生了變化,教學熱情被點燃,為了學生體育中考的40分,幾乎所有體育教師都將體育中考的內容列為主要教學內容,把所帶班級學生中考滿分率定為自己的教學目標。在對部分體育教師的訪談中,超過70%的教師認為初中體育教學就是為了中考服務的。76.2%的老師選擇在平時課堂學習內容安排上主要以中考項目為主。出現這樣的結果,主要原因是學校以及家長對體育中考的重視,給體育教師帶來了一定的壓力,為了急于看到學生的訓練成果,導致教師不得不對學生進行專項專練,以至于對體育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二、改善體育中考政策對體育教學影響的有效措施
(一)完善體育中考內容強化學生體育鍛煉意識
體育中考政策應當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內容設置要更加人性化,提供更多的項目,以便給學生更多的選擇機會,可采用必測項目+選測項目,必測項目主要測試學生身體素質方面,比如:國家體質健康測試的相關項目,選測項目可以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一些項目,比如:球類、傳統體育等,這樣不僅能夠調動起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更能強化學生體育鍛煉意識。
(二)豐富體育教學手段激發學生體育學習興趣
同樣的教學內容,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段,會收到不一樣的教學效果,體育教師在上課前,應該先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然后再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興趣愛好,采用趣味性、競賽性的游戲來帶代替一些枯燥的身體素質或是技術技能的練習,以此激發學生體育學習興趣。
(三)加強體育師資建設促進教師自身發展
教師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體育教帥的專業能力、教學水平、工作態度對教學效果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所以學校要重視對體育師資隊伍的建設,積極為體育教師提供學習進修與提高專業技能的平臺,以此促進體育教師自身不斷的發展。
(四)優化考試評分標準擺脫應試教育現象
南京市實施體育中考以來,無論從考試的項目,還是考試方法來看,對于學生最終的體育學習評價都是以最后的考試成績來判定的,忽視了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性,更忽視了學生的整個學習過程,這樣的評價存在一定的不公平性。因此,要優化中考體育評價標準,采用更加科學、更加人性化的評價體系,在體育中考項目考核結果的基礎上,加入對學生的體育健康知識、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能力以及平時成績等內容,進行綜合評價,從而擺脫為了考試而學習的應試體育教育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