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霄良
摘要隨著競技羽毛球運動的飛速發展和全民健身運動的蓬勃發展,群眾性羽毛球運動的開展也日益增多,但隨著參與羽毛球運動的人越來越多,羽毛球運動所帶來的運動損傷情況的發生幾率也在大幅上升。因此,了解羽毛球運動的損傷成因和預防方法是羽毛球愛好者,特別是羽毛球初學者在參與羽毛球運動前的必須要求。本文主要從羽毛球運動初學者角度探討了羽毛球運動肩、腕部損傷成因,進而根據相應的原因提出了預防措施,旨在為羽毛球運動初學者者提供預防羽毛球運動損傷的建議,使得大眾在進行羽毛球運動時更加安全合理。
關鍵詞羽毛球 肩腕部 損傷 措施
一、羽毛球運動初學者運動損傷情況調查
根據《羽毛球健身中常見的運動損傷及預防方法》的調查結果顯示,受傷率為84.4%總的受傷的部位如下表:
眾所周知,羽毛球運動是非常容易受傷的運動項目之一,它要求身體各個關節、肌肉群在運動時都要協調用力。造成初學者運動損傷的原因首先是身體素質不夠高;其次是其運動水平和技術的不足。從表1我們不難看出這一點,其中腕部和肩袖部損傷發生率相較其他部位數據比較高,因此希望經過探討,能為羽毛球運動初學者提出一些建議,使得他們在安全科學的環境下進行羽毛球運動。
二、羽毛球運動中初學者肩、腕部運動損傷成因
(一)羽毛球運動中初學者肩袖關節運動損傷成因
肩關節的運動損傷主要表現為肩關節腫脹感、肩關節韌帶拉傷、肩袖損傷。肩袖損傷之所以是羽毛球初學者在羽毛球運動中多發的運動損傷之一是由于在羽毛球的各項技術中,無論是正手,反手擊球或劈吊球,其基本動作都需要同時右(左)臂后引,胸部舒展,當球落至額前上方擊球時,上臂向右(左)上方抬起,肘部領先,前臂自然后擺,手腕后伸,前臂急速內旋帶動手腕屈收鞭打發力。因此,在肩關節進行重復無數次這種運動時,使得組成腱袖的四塊小肌肉長處于離心性超負荷狀態,從而造成肩袖損傷。
(二)羽毛球運動中初學者腕關節運動損傷成因
一只合格的羽毛球拍重量一般都在260g到320g之間,重量較大,尤其是對腕部力量不足的羽毛球初學者來說,在擊打羽毛球時南于羽毛球的沖擊力致使羽毛球拍面發生較大變化,腕關節因突然受力容易導致韌帶拉傷。造成腕關節損傷的原因中,腕部力量不足是最大的因素之一;其次,部分初學者還是由于動作的不規范造成的,初學者在擊打羽毛球時拍面無法固定或者不正,導致腕關節承受較大的負荷和不必要的拉伸,致使腕關節損傷;羽毛球高壓球也是腕關節損傷的高發動作,高壓球時動作不規范、發力順序不正確,致使球達不到羽毛球拍的正面位置,使羽毛球拍受力不均衡,久而久之發生損傷。
三、羽毛球運動中初學者肩、腕部運動損傷預防措施
(一)羽毛球運動中初學者肩袖關節運動損傷預防措施
首先,在技術方面應充分理解運動中關節運動的幅度及關節最佳運動方向、路線。在羽毛球運動中主要體會前臂旋轉發力,而非主要依靠肩帶發力。然后是肌肉力量的訓練,應加強原動肌與對抗肌的練習,使兩肌肉力量到達最大可能的平衡。接著要注意當初學者出現有肌肉勞損時,應控制好自身的運動量,提高自身運動保護意識;另外,應充分注意對關節的保持干燥,溫暖避免受涼。最后做好準備活動及運動后的康復是初學者更應該注意的,在運動進行前緩慢的進行熱身,提高身體內臟運動強度、提高心血管的供血能力以及減少肌肉或韌帶的粘滯性。
(二)羽毛球運動中初學者手腕關節運動損傷預防措施
初學者根據自身力量,選擇重量合適自己的羽毛球拍,力量較弱的,選擇羽毛球拍重量在260g~320g之間,力量比較好的可以酌情增加;也可以在羽毛球拍上加減震條,適當的減少羽毛球拍的磅數來減緩擊球時的沖擊力,來保護腕關節。在技術方,羽毛球初學者在參與羽毛球運動的過程中應掌握好腕部的發力和運動角度。也就是說應該加強腕關節的靈活度。然后,在身體機能方面,要加強腕關節的力量訓練和柔韌性訓練,以加強、改善腕部的肌肉活動能力。
四、結語
羽毛球初學者肩、腕部損傷成因,從體育技術上可以總結為:在運動前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沒有掌握好羽毛球運動的技術;沒有科學的進行運動;在運動中自我保護意識不強;對運動損傷的基本常識不了解。建議羽毛球初學者在運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正確掌握羽毛球運動的技術動作;在運動中出現過度疲勞或關節疼痛時,要根據自己身體的狀況合理安排進行休息,或適當減少運動量;不要帶傷進行運動;注意加強互相保護和自我保護合理安排運動量,增加運動強度時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