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興華
摘要在社會大眾健康養生需要不斷提升的今天,瑜伽和中醫的養生價值更為“奪目”。在高校教學活動日益成熟背景下,瑜伽教學活動也陸續開展,并且成為學生推崇的課程。中醫是我國歷史中所形成的醫學體系,其在養生、康健方面與瑜伽之間,有著諸多一致性,這就使得我們將中醫養生理念融入整個高校瑜伽教學活動,成為必然可能。本文擬從從瑜伽與中醫的關聯性看兩者融入的可能性出發,注重探究高校瑜伽教學融入中醫養生理念的有效性。
關鍵詞高校瑜伽教學 融入機制 中醫養生理念 有效性
一、引言
高校瑜伽教學活動是基于當前社會大眾養生訴求日益成熟背景下,所開展的教學活動,如果我們能夠挖掘瑜伽背后所包含的人文特色和醫學價值,其將進一步深化教學體系。當然,在教學注重融合的今天,選擇與瑜伽相關的項目,能夠有效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激發學生廣泛參與熱情。與瑜伽一樣,同樣重視養生的中醫理論,將為高校瑜伽教學活動的創新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二、從瑜伽與中醫養生的關聯性看兩者融入可能性
在文化融入、資源整合的今天,瑜伽與中醫如果能夠有效整合,其所能實現的價值,將不僅僅是文化上的傳承與創新,同時更是符合當前大眾訴求的關鍵所在。但是我們也要看到瑜伽與中醫之間能否真正有效融入,這需要我們從兩者之間的具體關聯性出發。
(一)瑜伽與中醫的內涵分析
瑜伽發源于印度地區,是人們在修煉身心時,所形成的養生方法。瑜伽是自我統一,其練習方法中主要包含呼吸法和冥想法等,與其他健身方法所不同的是,整個瑜伽運動練習中,其強調的是通過提升意念來讓練習者的身心狀況得到改善。而從瑜伽的具體應用看,合理系統化的練習活動,其能夠有效矯正練習者的骨骼僵硬等諸多問題,并且有效塑造形體,減肥健身等。
中醫養生起源于我國最古老中醫學養生著作《黃帝內經》,在中醫養生中,我們所能感受到的內容,不僅僅是醫學治病,更重要的是將個人與天地深度融合,其中倡導“天人合一”思想,特別是根據天氣時令上的不同,進而采取不同的保養機制,從而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此外,中醫養生理論中,也倡導防范未然的思想,通過強身健體,抵御疾病發生。
(二)從關聯性看瑜伽與中醫融入可能性
中醫養生與瑜伽之間有著極強的關聯性,其都有著強身健體的作用,而在具體的練習過程中,其都有著關聯,比如都強調經脈的價值作用。在個人與自然關系處理上,都關注個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當然,在日常的養生練習方面,也有著諸多互補,尤其是在瑜伽練習中所出現的“濕疹”現象,可以使用中醫養生知識來解決。正是其內涵上的一致性和功能上的互補性,使得兩者融入,成為必然可能。
三、高校瑜伽教學融入中醫養生理念的有效性分析
中醫養生、瑜伽是我國和印度歷經千年應用,所形成的重要養生體系,兩者都有著悠久的發展歷史。在綠色生活理念日益被認可的今天,瑜伽這一健身方式,也得到社會大眾的廣泛認同,并且形成了高校瑜伽教學體系。當然,中醫養生也被人們所認可,應用價值得以提升。就目前高校瑜伽教學活動的實施狀況看,其達到了相應規模,但是其具體實施過程中,仍然存在相應不足,比如很多高校瑜伽教學活動實施過程中,其更多只是停留在動作姿勢講解以及示范等階段,其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都相對較為傳統陳舊,而當一些學生在參與瑜伽學習中,其會出現濕疹等問題,瑜伽老師也往往缺乏必要關注,并且缺乏合適的方法。
結合中醫養生的價值看,合理應用該理念,其能夠在豐富瑜伽教學體系的基礎上,解決瑜伽教學中存在的濕疹等問題,因此,兩者融入極為重要。將中醫養生理念融入到整個高校瑜伽教學活動中,其將豐富瑜伽教學素材的同時,優化瑜伽教學內容,而探究融入的有效性,將為高校瑜伽教學活動的創新發展,提供動力。
首先,兩者融入能夠在發揮優勢的同時,彌補不足,優化高校瑜伽教學活動的效果。當然,在兩者融入時,要注重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改造和優化,尤其是結合中醫的時令養生理論,對瑜伽教學活動進行合理改造,從而確保實現整個瑜伽教學的理想效果;其次,將中醫養生理念融入到整個瑜伽教學活動中,使得學生在參與學習的同時,可以使用中醫養生理念來改善和調整自身的身心狀況,從而打造復合價值。
最后,學生在參與瑜伽教學活動時,中醫養生理念的合理融入和應用,能夠完善和優化整個教學體系。事實上,在傳統的瑜伽教學活動中,其方法與內容缺乏持續有效的更新與完善,而中醫養生理念的具體融入,將在豐富瑜伽教學內容的同時,并且大大提升了教學活動的針對性。
四、結語
教學始終與社會需要之間有著本質性關聯。在大眾注重健康、養生的時代背景下,瑜伽教學也成為高校學生培養活動中的重要內容,而在整個瑜伽練習過程中,其需要的是學生自身能夠形成心平氣和的良好心境,而這從本質上看,也與中醫養生理念之間有著本質上的關聯。因此,在當前高校瑜伽教學活動日益成熟背景下,如果能夠將中醫養生理念融入其中,其將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有效調節學生的身心素質狀況,并且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