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家連
【摘 要】目的:探究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應用于治療膽結石患者的治療效果,評價手術方案的臨床應用意義。方法:隨機抽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5月間收治的膽結石患者52例,對所有患者進行二組隨機均分。實驗組患者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采用小切口膽囊切除術下膽結石取出術進行治療。手術完成后記錄兩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以及手術后住院時間,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結果。結果:兩組患者在手術完成后,膽結石的病癥均得到治愈,患者的術后恢復也較好,切口都有良好的愈合狀況。但就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來說,實驗組較對照組明顯更短,同時對照組患者的手術中出血量較實驗組更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對膽結石患者進行治療,一方面能夠縮短患者的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另一方面也能夠減少患者的手術出血量,對于患者的康復有十分積極的意義,這種手術方案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術后恢復,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膽囊切除;手術方案;膽結石;臨床效果
【中圖分類號】R575.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8--02
膽結石是一種目前臨床上十分常見的上腹部外科病癥,患者病情較為復雜,并且發作速度較快[1]。而對于病癥較為嚴重的患者來說,需要采用合適的方式對患者的膽囊進行切除,才能保證患者的生命安全,避免膽結石對患者造成其他全身性并發癥。在本次研究中,隨機抽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5月間收治的膽結石患者52例,探究將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應用于治療膽結石患者的治療效果,取得了一定成果,現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我院2015年9月至2017年5月間收治的膽結石患者52例,并通過計算機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兩組,分別命名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中均包括26例患者。對照組中患者年齡23—48歲,平均年齡(35.8±6.8)歲。實驗組中患者年齡24—49歲,平均年齡(35.4±7.6)歲。所有患者經臨床診斷均為膽結石,有手術治療指征,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上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小切口膽囊切除術進行治療首先對所有患者進行氣管插管全身麻醉。于患者右上腹經腹直肌作一切口,長約4-6cm。采用濕紗布墊將患者的膽囊與周圍組織相互隔開,并采用兩把小s形拉鉤,向左和向下將患者的組織牽開,顯露出患者的膽囊三角區,順行或逆行對患者的膽囊進行切除。如果患者存在膽囊腫大的現象,則應當首先對患者進行穿刺減壓,以保證手術效果。
實驗組患者則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進行治療,具體方式如下。同樣對患者進行全身麻醉后,取平臥位,采用腹壁四孔穿刺法進行人工CO2氣腹建立,將壓力控制在1-15mmHg,隨即腹腔鏡放入,通過腹腔鏡的視野,對患者的膽道進行觀察,將患者膽囊切除并且結石清楚完畢后,對患者進行創口縫合,觀察是否出現炎癥。所有患者在手術完成后均禁飲禁食,同時給予相應的補液和抗感染治療,做好相應的對癥支持工作。
1.3 評價標準 手術完成后記錄兩組患者的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以及手術后住院時間,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結果。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患者的臨床基礎資料均用統計學軟件SPSS17.0或是SPSS19.0處理,其中總有效率與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等計數資料用率(%)的形式表達,數據采取卡方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并采取t檢驗,若p<0.05,則證明統計學意義存在。
2 結果
兩組患者在手術完成后,膽結石的病癥均得到治愈,手術詳情如下。
3 討論
膽結石又被稱做為膽石癥,是指在膽道系統,主要包括膽囊和膽管之間發生結石的疾??;當結石在患者膽囊或膽管內形成后,有可能對患者的膽囊黏膜進行刺激[3]。
就目前來說,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手術方案是一種在各科手術中應用十分廣泛的術式,受到了廣大醫師和患者的青睞。但值得注意的是,小切口手術會在手術過程中有可能會在手術過程中傷及患者血管,這也影響了患者的術后恢復,會在手術過程中對患者造成更大的術中出血量[4]。同時在本次實驗中,但腹腔鏡方案能夠將腹腔內的視野放大近六倍,能夠保證在手術過程中,使患者的手術部位是也充分暴露,能夠清晰觀察到膽囊、膽總管以及膽囊管之間的三角解剖關系,通過這種方式能夠采用電凝鉤,對患者的組織進行切割和分離,不會對患者的臟器造成較大的干擾,再進行止血和牽拉時較為方便,這樣能夠有效加快患者術后胃腸道功能的恢復。但隨著現代微創理念的開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術在手術過程中,不僅能夠保證患者的視野,還能夠降低患者在手術過程中的術中出血量,有助于縮短患者的恢復時間,對于降低患者術后并發癥來說,也有積極的意義[5]。這種手術方案能夠幫助醫師對患者的膽囊狀況進行觀察,從而判斷患者膽囊的通暢狀況和病變狀況,對降低結石殘余率和消除患者的感染率有十分積極的效果。
綜上所述,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手術對膽結石患者進行治療,一方面能夠縮短患者的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另一方面也能夠減少患者的手術出血量,對于患者的康復有十分積極的意義,這種手術方案能夠有效提高患者的術后恢復,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張哲.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炎合并膽結石患者的療效比較[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7,12(06):117-119.
徐福春.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臨床療效對比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6,54(02):36-38.
盛銀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療效比較[J].當代醫學,2015,21(14):57-58.
李志祥.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治療膽囊炎、膽結石的療效比較[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4(04):422-424.
左江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與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治療膽結石療效比較[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3,22(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