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素琴
【摘 要】目的:總結液基薄層細胞檢測(TCT)、人乳頭瘤病毒核酸擴增熒光檢測試(HPV-PCR)、陰道鏡檢測在宮頸癌疾病診斷中的應用。方法:以2015年3月——2017年12月為研究時間段,采用陰道鏡活檢診斷炎癥反應性改變(40例)、非典型性增生以上病變(40例);依據TCT與組織學檢查結果,對40例完成HPV-PCR檢測;追蹤25例首次宮頸組織活檢陰性病例,采用二次組織活檢確診。結果:①依據陰道鏡活檢,TCT檢查患者炎癥反應符合率93.33%、非典型性鱗狀上皮細胞(ASCUS)符合率12.96%、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71.43%、不除外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不典型臨床上皮細胞(ASCUS-H)30.00%、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100.00%、鱗癌(SCC)100.00%;②采用HPV-DNA檢查炎癥反應陽性率21.67%,炎癥反應性改變陽性率14.58%,ASCUS與ASCUS-H陽性率14.29%,宮頸上皮內瘤變Ⅰ級(CINⅠ)陽性率42.31%,宮頸上皮內瘤變Ⅱ~Ⅲ級(CINⅡ~Ⅲ)陽性率100.00%,SCC陽性率100.00%。結論:采用TCT、HPV-PCR和陰道鏡檢查宮頸癌疾病均具有一定效果,但同時也存在明顯的局限性,需結合現實情況酌情選擇。
【關鍵詞】TCT;HPV-PCR;陰道鏡;宮頸癌;診斷效果
【中圖分類號】R711.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8--01
宮頸癌是一組婦科常見腫瘤疾病,主要與宮頸上皮內瘤變逐漸進展,最終發展為浸潤癌,病情與療程均較長,若能在可逆轉的癌前病變篩查、醫療干預,有助于改善宮頸癌的預后。液基薄層細胞檢測(TCT)屬于宮頸癌主要篩查方法,其優勢體現在可提供大量細胞信息、背景,便于臨床評估[1]。電子陰道鏡屬于傳統有效的診斷方式,利于對宮頸病變性質、類型、程度的檢測。由于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被證實為宮頸癌的誘發因素,因此HPV-PCR熒光定量分析被報道有助于提升宮頸癌的確診[2]。本文以2015年3月——2017年12月為研究時間段,通過比對三者檢查效果,總結TCT、HPV-PCR、陰道鏡檢測在宮頸癌疾病診斷中的應用,以期為臨床提供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2015年3月——2017年12月為研究時間段,收集此時段期間于我院確診的120例宮頸癌患者組我誒研究對象,本組患者年齡20~65歲,平均年齡(30.79±2.74)歲,均存在性生活接觸史,排除其中存在子宮部位手術者、盆腔放射治療史者。將其中非典型性鱗狀上皮細胞及以上病變、炎癥性反應者展開陰道鏡活檢,對于陰道鏡活檢結果成陽性者,且TCT檢查顯示空泡結構這作HPV-PCR檢查;并追蹤其中25例首次宮頸組織活檢陰性病例,采用二次組織活檢確診。
1.2 方法
1.2.1 儀器與試劑 ①選用廣州達誠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液基薄層細胞制片機;②選用瑞士羅氏診斷產品有限公司提供的熒光定量PCR儀;③深圳金科威實業有限公司提供的電子陰道鏡成像儀;④由中山大學達安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HPV核酸試劑。
1.2.2 檢測方法 (1)TCT:收集患者宮頸外、宮頸管脫落細胞,將其存入含有保存液的保存瓶內,采用液基薄層細胞制片機完成樣本的處理,獲得1.3cm直徑圓形細胞涂片,并予以酒精固定2min,采用巴氏染色。最終由我院高年資病理醫師予以診斷,具體分類與診斷標準依據TBS分級系統完成。(2)HPV-PCR:嚴格依據試劑說明書完成標本的處理,擴增條件為溫度為93℃,2min預變性,93℃45s-55℃60s,完成10個循環;隨后調整90℃30s-55℃45s,完成30個循環;將其中檢測≥500copies評定為HPV陽性。(3)陰道鏡:由陰道鏡輔助下完成多組織活檢及嚴重病變部位活檢,此程序由我科室2位高年資醫師完成。
1.3 觀察指標 TBS分級系統主要判定:炎癥反應性細胞改變、非典型性鱗狀上皮細胞(ASCUS)、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LSIL)、不除外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不典型臨床上皮細胞(ASCUS-H)、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HSIL)、鱗癌等。
2 結果
2.1 TCT與陰道鏡檢查情況
依據陰道鏡活檢,TCT檢查患者炎癥反應符合率93.33%、ASCUS符合率12.96%、LSIL符合率71.43%、ASCUS-H符合率30.00%、HSIL符合率100.00%、SCC符合率100.00%;可見TCT檢查對于病理活檢確有顯著指導價值,隨著細胞學診斷級別增加,其指導意義愈發突出,反觀其中ASCUS-H、ASCUS因重復性不足,導致符合度相對較低(表1)。
3 討論
在本文中可見,采用TCT檢查LSIL符合率71.43%,但在HSIL、SCC的檢查中顯示符合率高達100.00%,預示TCT檢查確有提升宮頸上皮瘤變敏感度,相對而言,在ASCUS、ASCUS-H中其符合率相對不足,由此表明TCT檢查對于臨床病理閱片醫師經驗提出較高要求[3]。HPV感染在近年來流行病學、生物學中被證實為宮頸癌、宮頸上皮內瘤變主要誘因,增加了宮頸癌250倍危險性。在本文中HPV感染患者感染陽性率為21.67%,且隨著患者宮頸病變程度的增加,可見HPV感染陽性率出現逐漸遞增趨勢,特別在CINⅡ~Ⅲ、SCC中檢出率高達100%,表明均存在高危HPV感染。這與現階段有關研究表現一致。
綜上所述,采用TCT、HPV-PCR和陰道鏡檢查宮頸癌疾病均具有一定效果,但同時也存在明顯的局限性,需結合現實情況酌情選擇。
參考文獻
姚霞, 張靜, 李曉苗.TCT、陰道鏡下宮頸組織活檢和HPV-PCR3種檢測方法在宮頸癌疾病診斷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31).
戚田進.進行TCT聯合HPV-PCR檢測在診斷宮頸癌方面的臨床價值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7,15(8):35-36.
王晗, 高薇煒, 朱武,等.薄層液基細胞學檢查、HPV-DNA檢查聯合陰道鏡在宮頸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16,28(11):1330-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