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 王息蘭
【摘 要】目的:探究優質護理模式在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本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80名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依護理模式分為優質護理組和常規護理組,各40例,對比分析護理后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和護理滿意度。結果:研究表明,優質護理組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組,并且優質護理組的滿意度顯著高于常規護理組,統計學差異明顯(P<0.05)。結論:應用優質護理方案能彌補常規護理的不足,做好綜合護理工作,不僅提高患者治療效果也提高護理的質量、患者滿意度。
【關鍵詞】優質護理;糖尿病;糖尿病腎病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8--01
糖尿病腎病屬于糖尿病微血管病變,腎是人體的排毒器官,慢性病引發的并發癥將影響著人體循環及累及其他臟器功能的發揮。早期糖尿病腎病的治療原則主要是改善腎功能、控制血糖、減少尿蛋白排泄,而傳統的護理模式對糖尿病腎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不高,效果不顯著。優質護理是順應醫學發展下以患者為中心提出的新型護理方案,應用心理、飲食、健康宣教、運動、用藥指導等綜合方面的護理,提升護理質量[1]。現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診治的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80例,按護理模式分為優質護理組和常規護理組,各40例,優質護理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應用優質護理。其中優質護理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在52-76歲,平均年齡(55.2±1.4)歲;常規護理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在51-73歲,平均年齡(53.7±2.3)歲。其一般資料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 護理方法 常規護理組依舊按內分泌一般護理措施護理糖尿病腎病患者,優質護理組在一般護理措施基礎上再應用綜合方面的護理措施,對比護理后兩組的治療效果和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優質護理具體方法如下:(1)心理護理:面對此類疾病的患者護理人員應注意自己的言行與態度,避免觸發患者敏感度。態度和藹、言語輕柔,鼓勵患者交流說出真實感覺癥狀,能提高護理評估診斷準確率。多支持、鼓勵,給予他們關愛的需要,獲得患者及其家屬的理解和認可。(2)健康宣教:做好疾病知識講解的準備,早期糖尿病腎病患者的治療效果不明顯有一部原因是他們沒有意識遵從治療,不理解疾病治療的重要性及預后效果。定期走訪患者并健康宣教,讓患者了解自己疾病情況,提高他們疾病治療的依從性,增強戰勝疾病的自信心。良好的健康教育能使疾病得到控制達標,預防并發癥。(3)用藥指導:指導患者遵醫囑用藥,按時按點按量,正確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用藥有任何疑問應立即報告護士或醫生,不可隱瞞。告知患者用藥知識,了解藥物的作用和副作用。(4)飲食護理:糖尿病腎病患者是屬于特殊疾病飲食,飲食應選擇糖尿病飲食,維持理想體重,堅持膳食療法是糖尿病患者的治療基礎。(5)運動療法:運動治療原則為適量、個體化、經常性,根據自身條件能力安排適宜的運動,循序漸進并且長期堅持。適當運動以控制體重,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血糖、血脂代謝紊亂狀況,運動能使人放松心情減輕壓力,對患者益處多多。
1.3 評價指標 采用“治療依從性調查表”分析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分值越高表示治療依從性越好[2];向患者發放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比分析護理效果。
1.4 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19.0軟件對結果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應用t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研究表明,優質護理組的治療依從性明顯優于常規護理組,優質護理組護理前治療依從性為(13.25±2.63),護理后治療依從性為(17.37±2.12),t值為0.29;常規護理組護理前治療依從性為(10.29±1.62),護理后治療依從性為(13.19±1.98),t值為0.51,統計學差異明顯(P<0.05)。
2.2 研究表明,優質護理組的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常規護理組,優質護理組的滿意度為97.5%,常規護理組的滿意度為77.5%,統計學差異有意義P<0.05。
3 討論
有臨床研究表明,糖尿病腎病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對臨床治療效果產生一定的正面影響[3]。早期糖尿病腎病治療強調早期、長期、綜合治療,現在醫學更注重治療方法的個性化原則,綜合治理包括糖尿病教育、飲食治療、運動鍛煉、藥物治療、自我監測等,糾正患者不良生活習慣和機體代謝障礙,預防急性并發癥發生和降低慢性并發癥的風險,提高患者治療配合率和生存質量。在心理上給予患者支持鼓勵,用成功積極的案例激發他們存活的信念,治療配合度上升促進治療效果的提升。高質量的膳食療法幫助患者營養因子的攝入,促進機體新陳代謝改善機體微循環。運動療法不僅減輕患者壓力促進心情放松養成良好習慣,也增強患者體質,更有力地對抗疾病。藥物治療是控制病情發展的主要手段,治療依從性的提高是關鍵,讓患者掌握藥物的作用,理解藥物治療的目的,提高患者的健康教育意識,治療效果會不斷達到治療預期。
研究表明,臨床應用優質護理,做好綜合方面的護理,包括心理、飲食、健康宣教和護理技術上的護理,能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提升臨床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陳清云,陳賀龍,優質護理服務在糖尿病患者的應用及效果評價[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6,7(6):52-53
高志光,糖尿病腎病合并高脂血癥動靜脈內瘺血栓形成的防治[J]現代臨床醫學,2017,43(4):280-281
萬愛敏,社區護理干預提高糖尿病遵醫率和血糖控制的效果觀察[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5,6(20):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