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英
【摘 要】隨著人類壽命的延長,人口年齡結構的老齡化是世界人口發展的基本趨勢。如何預防和控制老年疾病,維護老年人的健康,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是社區護理工作者需要探討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就社區老年人常見的健康問題,采取的護理干預措施進行總結。
【關鍵詞】老年人;社區;保健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8--02
目前我國老年人口總數已近1.3億,占全國總人數的10.9%。加強對老年人的社區護理,從而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質量,是每一位醫護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
1 老年人常見的心理和精神問題
1.1 離退休綜合征 離退休綜合征指職工在離退休以后出現的適應障礙。主要表現為坐臥不安、行為重復、猶豫不決、不知所措,偶爾出現強迫性定向行走,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而容易做錯事;由于情緒的改變而易急躁和發脾氣,對任何事情都不滿或不快;易回憶或敘述以往的經歷;有的老人因不能客觀地評價事物甚至發生偏見;有的老人情緒憂郁,以至引起失眠、多夢、心悸、陣發性全身過熱等。
1.2 空巢綜合征 空巢是指無子女或子女成人后相繼離開家庭,形成老年人獨守空巢的特點,特別是老人單身家庭。由于社會文化的變遷,家庭結構開始向小型化轉變,人們的家庭觀念淡薄及工作調動、住房緊張等原因,年輕人不能或不愿與父母住在一起。老人晚年盼望的理想落空,孤獨、空虛、寂寞、傷感,精神萎靡,常偷偷哭泣,顧影自憐。
1.3 腦衰弱綜合征 腦衰弱綜合征的表現有:疲乏、整日精疲力竭、腦力和體力活動均極易疲勞,頭暈、記憶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睡眠不穩、不易入睡等。
1.4 焦慮癥 焦慮是個體由于達不到目標或不能克服障礙的威脅,導致自尊心或自信心受挫,或使失敗感、內疚感增加,形成一種緊張不安帶有恐懼性的情緒狀態。容易焦慮的老人衰老過程可加快,助長高血壓、冠心病的發生,甚至引起腦卒中,心肌梗塞、青光眼眼壓驟升而頭痛、失明;或發生跌傷等意外事故。
1.5 抑郁癥 老年抑郁癥是老年期最常見的功能性精神障礙,以持久的抑郁心情為主要表現。老年人自殺通常都與抑郁障礙有關。抑郁障礙的發生是漸進而隱伏的,早期可表現為神經衰弱的癥狀,頭痛、頭暈、食欲不振等。后期表現為:情感障礙、思維活動障礙、精神活動障礙、意志行為障礙、軀體癥狀。
1.6老年期癡呆 癡呆是以后天獲得的持續時間較長的精神神經功能多方面障礙為特點的臨床綜合征。隨著人口老齡化,處于癡呆危險的人群數量增加。老年癡呆起病緩慢,病程一般在5-10年。本病仍未有理想的藥物,以預防為主。
2 社區護理措施
2.1 建立健康檔案 每年對老年人進行1次健康危險因素調查和一般體格檢查,建立健康登記卡,以引起社區住戶的重視,同時便于醫生了解管轄區人員健康情況,對曾患過疾病者,建立病歷,并根據具體情況,采取定期電話或登門隨訪,根據老年人病情變化及時更新信息。
2.2 基本醫療護理服務 為社區老年慢性病患者提供注射、給藥、定期生命體征的監測等基本醫療服務,定期預防、治療、控制慢性病的發生及惡化。
2.3 飲食指導 老年人許多慢性病與不健康生活方式密切相關,故提供健康飲食指導,優化生活方式尤為重要。如高血壓患者飲食指導內容為:(1)控制體重,少攝取高熱量食物。(2)低鹽低脂飲食:食鹽攝入量每天3~5g,控制肥肉和動物內臟等攝入。(3)補充鉀鹽。(4)戒煙限酒。
2.4 離退休綜合征的社區護理 針對離退休綜合征的老年人的特點,社會要給予離退休老年人更多的關注。家庭要關心和尊重離退休老年人的生活權益,鼓勵老年人適當參加老年協會或老年活動中心的活動,參與社會義務工作,做些老年人力所能及的事情,為兒孫分憂解愁,使家庭和睦。[1]
2.5 空巢綜合征老人的社區護理 由于單身老人越來越多,他們最易患空巢綜合征。無論社會還是家庭,都應該多關心單身老人。作為子女,應盡量與老人一起生活或經常回家探視。鼓勵老人參加老年協會或老年活動中心的活動,在那里結識多些朋友。
2.6 腦衰弱綜合征老人的社區護理 認真觀察老年人的精神狀態,關心老年人,鼓勵老年人適當參加老年協會或老年活動中心的活動,參加一些溫和的室外運動,如散步、慢跑、打太極拳等。向病人講解要重視腦衰弱綜合征。
2.7 焦慮癥和抑郁癥老年人的社區護理 由于老年人離退休、衰老、孤獨及其他原因使老年人產生焦慮和抑郁癥。對這部分老人要進行必要的心理疏導,經常上門與老人談心,使他們感覺到受尊重與關心。幫助老人保持良好的心態,學會自我疏導、自我放松。
2.8 老年期癡呆的社區護理 對此類老年人加強管理,設立家庭病床,請專人在家看護,負責日常生活護理,安全保障,定時服藥,適當活動及肢體鍛煉。[2]家庭病床醫生進行定期巡診,或將老人安排到老人護理院進行護理。
3 小結
對老人的服務應做到“善始善終”,對臨終老人協助家屬送醫院搶救,對在家庭病床的臨終老人,協助家屬做好臨終前準備,幫助他們聯系救護車輛,盡量滿足臨終老人的需要,減輕其痛苦。安慰家屬,特別是配偶,減輕他們的悲痛。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口的老化,老人社區護理的開展勢在必行。據調查報告,我國的老人社區護理需求占70.1%,我國的老人社區護理起步遲,有待進一步的加強和完善。
參考文獻
劉小花,何朝珠,余超等.老年人社區護理服務滿意度調查[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34(12) :1819-1820.
張小曼,李慧敏,石紅麗等.徐州市老年人社區護理需求及利用狀況調查分析[J].現代 預防醫學2016,43(11):1952-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