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芳 張昀 張業
【摘 要】隨著近年來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其對相關保健活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傳統的以臨床治療為中心的模式已不能滿足現代醫學與社會發展的要求,目前已發展形成以治療作為主題,同時增進健康,預防疾病為主的保健工作機制。近幾年我國在口腔預防保健工作的實踐中,結合國外先進的預防體系與理念,不斷的總結出適合我國國情以及人口特征的口腔預防保健方法,均具有較高的可行性與科學性,具有應用及推廣價值。
【關鍵詞】口腔預防;口腔保健;研究進展;臨床價值
【中圖分類號】R473.7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8--01
口腔的健康是確保人體健康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而現代醫學研究中口腔的健康已不單單指牙齒的健康,還需要保持口腔臨近部位、頜面部結構與功能的完整、健康[1]。既往受經濟因素、健康意識因素等方面的影響,我國口腔預防保健工作開展緩慢,并不重視口腔預防保健的推廣與普及,而近年來隨著人們經濟水平的提升,健康認知的提高,其對口腔健康有著更深的認識與更高的要求,因此針對口腔預防保健的研究也成為近年來口腔臨床與預防醫學的研究熱點[2]。本文結合近年來國內外有關口腔預防保健相關專業內容進行分析,對我國口腔預防保健工作的進展展開綜述如下:
1 口腔預防保健概述
口腔疾病是影響人體整體健康的多發病與常見病,相關數據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在近十年內兒童乳牙齲齒的患病率高達60%以上,而成年人恒牙患齲率也接近60%,老年人群中全口牙齒喪失率6.9%[3],并且牙周疾病、牙石檢出率也極高,因而我國人口口腔健康狀況整體表現較差。口腔疾病不僅給患者身心健康帶來嚴重影響,同時也會給患者個人、家庭以及社會造成沉重的經濟負擔,已成為我國現階段最為突出的健康問題之一[4],國家衛生部已將口腔健康與衛生納入到“健康中國2020”公共衛生管理的優先實施領域,并且結合我國口腔健康現狀制訂了一系列的口腔疾病控制與防治策略,達到推動我國口腔疾病控制與防治策略規劃建立與實現的目的[5]。
2 國際口腔疾病控制與預防研究
2003年世界衛生組織口腔衛生處、國際牙科聯盟以及國際牙科研究會聯合制訂了2020年口腔衛生全球目標的具體內容與要求,而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的口腔健康保健實踐基礎調查研究中,逐步形成并制訂了一套適用于不同地區的口腔預防保健策略--《21世紀繼續提高人口口腔健康水平》[6]。這一策略主要體現在口腔衛生策略總體框架與口腔健康促進兩個方面中,其中口腔衛生策略總體框架主要包含四個進行方向,一為努力降低口腔疾病與口腔傷殘對患者及社會的負擔,將口腔健康問題的重點放在貧窮人口、社會邊緣人口;二則為促進整體人口的健康生活方式,降低個人、家庭、社會、經濟等方面對口腔健康產生的不良影響;三為建立完善的口腔衛生體系,使每個人能夠全面提升口腔健康水平;最后政府及有關部門需要將口腔衛生納入至全國、全社會的衛生項目中,使口腔健康促進融入到社會發展政策中[7]。口腔健康促進則旨在突出口腔預防保健的重點內容,其一為明確影響機體、口腔健康的決定因素,并通過研究提高口腔健康促進干預項目的設計與實施能力;積極開展社會口腔健康促進并關注弱勢群體[8]。
3 我國口腔預防保健的研究進展
2.1 既往我國口腔預防保健的缺陷與不足
受經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20世紀乃至21世紀初期我國口腔預防保健的內容幾乎空白,人們也并不重視口腔保健與疾病預防,導致目前我國口腔疾病控制、防治工作的狀況仍與社會、公眾對口腔健康需求存在差距[9]。而通過分析總結認為其主要與國內缺乏相應的行業與專業的立法、口腔疾病控制體系不完善、人口口腔疾病就診率低下、口腔衛生人力準入標準單一、口腔衛生人力資源分布不均有關。
2.1.1 缺乏相應的行業與專業立法 國家對于口腔衛生人力的培養、就業、工作均有著不同的管理制度,并通過規范化的管理與監督手段,為人群提供合格的口腔醫療服務,但由于缺乏口腔疾病控制與防治政策與口腔衛生行業、專業立法,導致口腔疾病控制和防治與其他疾病控制和防治的區別認識不足,對口腔疾病控制和防治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及其特殊規律認識不足現象的發生。
2.1.2 口腔疾病控制體系不完善 目前口腔專科醫療機構主要包括口腔醫院、口腔門診、牙病防治所、口腔診所等不同性質的機構,其中以綜合醫院口腔科、基層醫院牙科作為我國主要的口腔醫療工作體系,而隨著經濟的發展與人們口腔健康意識需求的提升,口腔診所已逐步納入我國口腔醫療工作服務體系中,但仍存在口腔疾病控制與防治服務體系結構不合理的現象,尚未建立有效的口腔疾病防治體系[10]。
2.1.3 人口口腔疾病就診率低下 受整體口腔健康意識低下的影響,既往我國人口只有在出現了明顯的癥狀后才尋求就醫,即疼痛是導致我國人口就醫的主要病因,但疼痛癥狀往往意味著患者口腔疾病病情較為嚴重,這不僅給患者身心健康帶來了嚴重的影響,同時也增加了其臨床治療難度,影響患者預后及醫患關系。
2.1.4 口腔衛生人力準入標準單一 根據臨床口腔專業工作性質通常可將口腔衛生人力類型分為牙科醫師、口腔醫師、牙科助手、牙科實驗技工、牙科治療員、牙科衛生士、牙科技工、牙科護士等,但我國口腔人力受結構、數量、層次等方面的影響,導致口腔衛生人力資源的浪費與不足并存的現象出現,這也直接導致我國口腔衛生服務專業性與質量不高[11]。雖然執業口腔醫師制度的建立與培養能夠為基層口腔醫療服務提供高質量的服務水平,但因口腔衛生人力準入結構單一,導致只有口腔醫師和助理口腔醫師能夠達到準入制度,而其他結構的口腔衛生從業人員則缺乏相應的準入制度、標準。
2.1.5 口腔衛生人力資源分布不均 我國口腔衛生人力資源分布不均是導致我國口腔衛生服務專業性與質量低下的主要原因,其體現在不同地區之間、農村與城市之間口腔衛生人力資源分布的差異,口腔專科醫生密集分布于人口密度大、經濟發達、收入高的區域,經濟欠發達地區的口腔醫生也在不斷的流入經濟發達區域,這便導致整體口腔衛生人力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發生,甚至有可能產生局部地區口腔衛生人力資源供大于求的現象發生,局部競爭不僅導致了口腔衛生專業從業人員就業工作機會的減少,同時也導致欠發達地區口腔衛生事業普及的緩慢。
2.2 我國口腔預防保健與研究工作的進展 為適應、滿足我國人口對口腔醫療保健的需求,近年來我國正在不斷推廣口腔預防保健策略,并逐步分解為口腔衛生保健的優先內容:(1)飲食與營養 提升人口對飲食與營養的認知,明確營養因素對口腔健康乃至機體健康的影響作用,以達到預防、控制口腔疾病的目的;(2)煙草與口腔健康 我國正在不斷普及煙草對人類整體健康的危害,并在公共場所要求禁煙,嚴格限制未成年人吸煙,而口腔衛生專業人員應加強對煙草的控制,積極參與戒除煙草的行動中;(3)青年口腔健康狀況 通過家庭、學校、口腔衛生專業人員以及醫療組織的協作,共同控制青少年口腔健康風險因素,保證青少年口腔健康狀態;(4)改善老年人口腔健康水平重視老年人群的口腔問題與全身疾病問題的關系,保障老年人的生活質量與口腔健康狀態;(5)建立口腔醫療保險制度 區別一般醫療保險,建立獨特的口腔醫療保險,目前我國國家機構與商業機構均在大力推廣牙科特殊醫療保險,這在一定程度上不影響患者經濟的前提下,為人口提供基本的口腔檢查與保健服務,使部分口腔疾病得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3 總結
綜上所述,口腔疾病是目前影響人們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口腔疾病已在全球范圍內被列為重點防治的非傳染性疾病,而口腔的健康也成為世界衛生與醫療組織評價人類健康的重要指標之一。我國既往針對口腔預防保健的研究與推廣并不重視,而隨著近年來醫療模式的不斷完善,以及人們對健康意識與要求的提升,我國正在全面推廣口腔自我保健知識,提升公民口腔保健水平,降低口腔疾病的發病率與患病率。
參考文獻
陳海蘇.健康教育在預防口腔疾病中的作用[J].醫藥前沿,2017,7(16):336.
石興蓮,程華剛,張媛媛,等.學齡前兒童口腔健康行為與齲病相關性研究進展[J].中國婦幼保健,2015,30(5):807-810.
任宇舒.口腔患者就診心理及心理衛生防治措施的研究進展[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17,27(9):545-550.
Liu J, Zhang S S, Zheng S G, et al.Oral Health Status and Oral Health Care Model in China[J].Chinese Journal of Dental Research the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Scientific,2016,19(4):207.
古成璠,劉雪琴.老年糖尿病患者口腔健康研究進展[J].護理學雜志,2010,25(11):94-96.
范曉.口腔健康不良對認知障礙影響的研究進展[J].復旦學報(醫學版),2016,43(4):485-489.
李強.論我國口腔預防保健與研究工作進展[J].中國保健營養,2013,23(6):1606-1606.
趙福全.社區口腔保健研究進展[J].飲食保健,2017,4(17):345-346.
劉麗駿,蔣偉文.口腔疾病患者的相關生活質量評估及研究進展[J].國際口腔醫學雜志,2011,38(4):467-469.
謝桂英,姚世紅.兒童口腔綜合干預防齲研究進展[J].當代醫學,2017,23(28):181-184.
郭斌,付敏,郭吳雙,等.老年人群口腔疾病治療進展[J].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6,9(8):449-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