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琳 包蕾
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高校招生規模擴大化,導致畢業生市場供給數量急劇增加,而市場需求并未明顯增加,我國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呈現逐年下滑的趨勢,大學生就業難成了一個突出的社會問題。據有關部門統計,“十一五”期間,我國每年新增就業崗位總計1000多萬個,但新增就業人數達到2400萬,其中大學畢業生達到600萬到700萬之間。由于勞動力供給嚴重大于崗位需求,大學畢業生就業空間受到擠壓,適合他們的崗位也就少,競爭日趨激烈?!耙划厴I,就失業”“一位難求”“本科生一操場、碩士生一禮堂、博士生一走廊”……這些流行語從側面反映了目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形勢,求職應聘情況也反映出高校畢業生就業競爭的激烈。
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畢業生數量逐年大幅度增加,由于種種原因,一些地方高校畢業生就業還是出現了困難。大中型國有企業改革和機關單位機構的精簡,使傳統的高校畢業生就業主渠道的吸收能力下降,大量接收畢業生存在一定困難。有些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期望值太高,不切實際,只想到“大城市、好崗位和高薪水”的工作崗位就業,沒有意識到中國的普通高等教育已經開始從“精英教育”走向“大眾教育”。大學生在大眾化的就業市場上尋找“精英”待遇,難免處處碰壁。
為了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就要形成以學校為基礎、以政府為主導的畢業生就業市場,其在畢業生資源的信息統計發布、供需信息的收集交流和政策咨詢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從畢業生數量來看:總量持續攀升
近些年,由于高校擴招,中國高等教育從精英化進入大眾化階段。自2003年高校擴招后,第一屆本科畢業生212萬人,2009年達到611萬人,而2015年是一個更難的就業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顯示,2015年達到749萬人,再次創下歷史新高。[1]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更加復雜嚴峻,就業指導工作任務更加艱巨繁重。
二、從市場需求來看:社會總體就業形勢趨緊
2007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崗位約900萬,2008—2009年均仍維持在900萬左右,社會有效需求沒有增加的趨勢。同時,高校畢業生卻已超過新增就業崗位半數。大學生的就業形勢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社會對大學畢業生的需求有限。隨著大學生總量不斷增加,大學生與社會需求之間的關系也表現得尤為突出,目前大學生就業基本趨于市場化,價格機制在就業市場上的調節作用也越來越大。
第二,社會對畢業生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在就業供過于求的市場背景下,就業競爭日益激烈,用人單位接收畢業生的標準越來越高。他們不僅挑選名校和高學歷的畢業生,而且注重畢業生的綜合素質;非常重視畢業生在校期間的學習和表現;不僅要求畢業生專業學習成績好,而且要求思想道德素質高、身心健康、外向友善、誠實守信、勤奮踏實、具備強烈的事業心和團隊精神;復合型、開拓型及具有創新意識的畢業生備受青睞;畢業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及擁有一定的資格證書,也是用人單位選聘時看重的條件之一。
第三,畢業生的就業方式改變。據有關部門統計,近3年來曾經不受大學生青睞的外企、民營甚至個體企業,國家、地方項目等方式就業的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加,這說明當前高校畢業生已經開始理性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就業層次逐步下降,從社會精英轉向普通勞動者。
三、從畢業生就業分布來看: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
第一,學歷層次矛盾。學歷層次之間的需求不平衡。近年來,用人單位對高學歷、高層次畢業生的人才爭奪大戰日趨激烈,有不少企業在招聘時打出了“歡迎研究生,考慮本科生,不招??粕钡钠焯?,本科學歷成為了就業順利與否的“生死線”。[2]
第二,各專業與社會需求的矛盾??偟膩碚f,目前社會用人單位對大學畢業生的專業需求總量是理工科大于文科;社會與地質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石油工程、采礦工程以及審計學等熱門專業的需求總量較大,而一些傳統專業,如美術學、法學、生物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英語、國際經濟與貿易等學科專業的就業形勢比較嚴峻。
第三,地區結構矛盾。由于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畢業生就業的地域范圍也呈現出“東部多,西部少;城市多,農村少”的特點。與偏遠地區及經濟欠發展地區需求相對不足相比,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地區及中心城市對人才的需求比較旺盛,對大學畢業生一直有較強的吸引力。近年來,隨著西部地區的開發和城鎮化進程的發展,對高校畢業生的需求有所增加,但總體上仍然低于東部沿海及發達地區的需求。
第四,各院校之間的需求不平衡。綜合性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市場處于相對穩定和相對理想的狀態??偟目磥?,教育部直屬高校、綜合性大學的畢業生就業情況較好,初次就業率較高,地方高校、非綜合性大學、專業性大學就業情況次之,而地方院校的就業率較差。
第五,用人單位需求不平衡。以往吸收高校畢業生就業多的主要是大中型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機關和學校。尤其是國有大中型企業對于解決畢業生就業起著重要作用,一直是吸納畢業生就業的“大戶”。近年來,隨著國企轉軌改制、減員增效,民營企業的迅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漸趨旺盛,已逐漸成為大學生就業的重要渠道。
(作者單位為大連醫科大學)
參考文獻
[1] 黃赤兵.大學生就業指導[M].廈門大學出版社,2012:6.
[2] 魏淑清.探析我國高校擴招與畢業生的需求走向[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2007(6):144.
通訊作者:包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