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鮮茜
[摘要] 目的 分析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癥酸中毒的臨床治療方法以及觀察其治療效果。方法 在該院選取2016年10月—2017年11月期間收治的32例妊娠合并酮癥酸中毒患者,根據床號奇數偶數的方法進行分組,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6例,對照組實施小劑量胰島素進行靜脈滴注治療,對照組采用皮下注射胰島素類似藥物持續治療。觀察其血糖水平、尿酮體轉陰時間、C反應蛋白(CRP)指標 、白細胞介素-6(IL-6) 指標及腫瘤壞死因子(TNF-a)指標。結果 觀察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尿酮體轉陰時間、IL-6、TNF-a、CRP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且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臨床上治療妊娠糖尿病和并酮癥酸中毒時,采用皮埋針胰島素類似藥物持續治療,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血糖水平,顯著縮短患者尿酮體轉陰的時間,且C反應蛋白(CRP)指標 、白細胞介素-6(IL-6) 指標及腫瘤壞死因子(TNF-a)指標明顯的改善,是一種值得臨床推廣的治療方式。
[關鍵詞] 妊娠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治療方法;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 R714.25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6(a)-0044-02
糖尿病是臨床中常見的一種代謝類疾病,其以高血糖為主要癥狀,且具有較高的并發癥發生率,其中酮癥酸中毒是常見的急性并發癥,此并發癥具有發病急、變化迅速、死亡率高等特點,所以,導致患者的病情都比較嚴峻,因此需要醫護人員及時的控制好患者的血糖水平[1]。相關研究顯示[2],通過使用胰島素治療糖尿病患者,可以有效的降低死亡率。比較常見的胰島素使用方式為皮下注射,但此方式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而為患者使用小劑量的胰島素持續的靜脈注射又很容易導致患者出現低血糖或者控制血糖水平的效果不明顯等情況[3]。而妊娠糖尿病作為一種特殊的疾病,若患者合并酮癥酸中毒,則會對母嬰的生命安全產生更大的威脅。所以,為有效的改善這種癥狀,必須對患者進行科學有效的干預和治療[4]。所以,該次的研究就以2016年10月—2017年11月期間該院的32例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癥酸中毒患者作為研究對象,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該院選取收治的32例妊娠合并酮癥酸中毒患者,根據床號奇數偶數的方法進行分組,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6例,對照組患者中,最大年齡40歲,最小年齡23歲,平均年齡(33.21±2.01)歲,體重56~70 kg,平均體重(63.32±2.32)kg,其中初產婦13例,經產婦3例。觀察組患者中最大年齡39歲,最小年齡24歲,平均年齡(33.09±2.02)歲,體重57~72 kg,平均體重(63.21±2.34)kg,其中初產婦14例,經產婦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的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治療方法
將該次研究中的32例妊娠合并酮癥酸中毒的患者在其入院后,都采取臥床并進行補液的方式來糾正患者水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平衡。并以此為前提,對照組使用小劑量的胰島素進行持續靜脈滴注的治療方式,即將9%的氯化鈉溶液與0.1 U/(kg·h)混合,為患者實行持續的靜脈滴注,在患者的血糖值在13.9 mmol/L以下,也可以使用5%的葡萄糖溶液持續滴注,在尿酮體轉陰后,才可以為患者進行常規治療。觀察組則采用胰島素泵經皮埋針的方式為患者進行1 d的諾和銳輸注,最低用量為0.5 U/h,在患者進食前為患者注射,并密切觀察患者的血糖水平變化情況,主治醫生根據患者本身的實際情況以及患者的血糖控制情況,適當的調整最低用量和餐前用量,持續治療一周帶泵治療。
1.3 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兩組患者的血糖水平、尿酮體轉陰時間、C反應蛋白(CRP)指標、白細胞介素-6(IL-6)指標及腫瘤壞死因子(TNF-a)指標等,并詳細記錄好各項結果。
1.4 統計方法
研究數據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的描述形式為(x±s),資料差異檢驗應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分析兩組患者采用不同治療方式的臨床效果
觀察組患者的血糖水平和尿酮體轉陰時間明顯優于對照組,且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分析兩組患者采用不同治療方式的綜合指標情況
觀察組的IL-6、TNF-a、CRP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且組間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是因胰島功能發生障礙或胰島素分泌不足而導致血液中血糖升高的一種疾病[5]。此病的誘因有很多,如遺傳因素、肥胖、不規律飲食、運動量小等[6]。妊娠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則是一種危急母嬰生命安全的一種急性疾病,該病具有發病迅速、后果嚴重等特征,若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醫治,很容易導致胎兒因缺氧而胎死腹中。因妊娠糖尿病患者在發病時會使血糖水平不斷的升高,并且體內的酮酸物質也明顯增多,若患者出現酸物質聚集增加時,則有出現酸中毒的情況。
在治療該病時,可以通過強化人體的肝臟脂肪組織和肌肉組織等對葡萄糖的吸收利用,以達到患者酮癥和酸中毒出現逆轉情況,及時的糾正患者電解質紊亂境況。且酮癥酸中毒極易使患者出現嚴重的血容量缺乏和脫水情況的發生,因此需要通過注射胰島素和補液等方式以提高治療疾病的效果。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癥酸中毒患者在臨床中常見的治療方式即及時的補液、維持電解質、糾正體內的酸堿平衡和適當的、小劑量的胰島素靜脈滴注治療[7-8]。但此方法的治療效果并不明顯,且患者很容易出現低血糖的情況,對體內的新陳代謝沒有促進的作用。在該次研究中,使用速效胰島素的類似藥物諾和銳,此藥物的作用機制是用天冬氨酸代替胰島素β鏈28位脯氨酸,通過有效的分解成單體替代餐時的胰島素,以達到對患者餐后血糖和空腹血糖的調整和控制的目的。而且,其治療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癥酸中毒的臨床效果顯著,取得了很高的臨床的治療效果,有效的縮短了患者尿酮體轉陰的時間,且治療效果非常的令人滿意。該次的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血糖水平、尿酮體轉陰時間、IL-6、TNF-a、CRP指標明顯優于對照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持續皮下注射胰島素類似藥物治療妊娠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可以有效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縮短患者尿酮體轉陰的時間,改善患者IL-6、TNF-a、CRP指標。
綜上所述,在妊娠合并糖尿病并發酮癥酸中毒患者的臨床治療中,持續皮下注射胰島素類似藥物,不但操作方便、安全可靠,而且療效顯著,不僅可以有效控制了患者的血糖水平,還可以糾正患者機體代謝紊亂狀況,對于保證母嬰健康具有一定的促進意義,所以,持續皮下注射胰島素類似藥物治療妊娠合并糖尿病并發酮癥酸中毒效果顯著,是一種值得臨床推廣應用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 田穎,于龍飛.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癥酸中毒的臨床分析及治療效果的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3):85-86.
[2] 孟春園,宮曉玲.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癥酸中毒的臨床分析及治療效果的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2016,26(33):169-170.
[3] 劉劍波.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癥酸中毒的臨床分析及治療效果的觀察[J].中華全科醫學,2014,12(1):95-96.
[4] 呂明佳.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癥酸中毒的臨床分析及治療效果的觀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6):34,37.
[5] 陳蓉.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癥酸中毒40例臨床診治[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7,14(12):32-33.
[6] 周桂淵.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癥酸中毒的治療效果分析[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21):4045,4048.
[7] 楊曉萍.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癥酸中毒的治療效果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16,3(15):149,151.
[8] 陶德明.妊娠糖尿病合并酮癥酸中毒1例報道[J].醫藥與保健,2014(8):168.
(收稿日期:2018-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