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
摘要:本文將導向式教學模式引入到視覺傳達設計教學中,改變視覺傳達設計原有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有助于培養創新性設計類人才。
關鍵詞:導向式教學;視覺傳達設計;教學研究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以藝術設計為基礎的設計行業成為為各行各業服務的基礎性行業,其龐大的行業需求量與專業的設計要求推動我國藝術設計教育規模的不斷擴張,視覺傳達專業作為大專院校藝術類方向的重要專業之一,其通過可視的藝術表達形式向觀賞者傳遞豐富而直觀的信息與內容,其核心價值無論是在行業應用還是在藝術科研探索方面均起著重要的作用。
一、視覺傳達設計教學及其存在的問題分析
作為一門理論與實踐具重的應用型學科,視覺傳達設計應當具備前瞻性與實踐性,前瞻性是指在當前紛繁變化的時代背景下,視覺傳達設計作為藝術類的主導專業,其教學內容應當能夠抓住時代發展的脈搏,摒棄因循守舊而形成的單一教學內容,能夠緊跟時代潮流并將傳統的工藝美術與形式美術與現代化的美術教育相融合,形成靈活而生動的視覺傳達設計課程。實踐性是視覺傳達設計教育的重要特性,視覺傳達設計教育的最終培養目標是塑造學生的藝術形象化表達能力,借助藝術表達手段觸及觀賞者的靈魂伸深處,將特定的信息鐫刻進觀賞者的視覺與印象思維中。而現階段,我國大專院校的視覺傳達設計教學在這兩點均存在一定的不足,以前瞻性為例,大專院校的視覺傳達設計課程內容幾乎千篇一律地沿用早期的教學大綱,無論是在時代感還是在充實度方面均存在很大的不足,無法適應日益發展的社會經濟對視覺傳達設計的迫切需求,較窄的理論知識與相對滯后的教學內容更是使得當今的視覺傳達設計教學無法為市場發展提供高層次復合型人才需求,在一定程度上成為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狹義化理解的無形助力。
二、基于導向式教學模式的視覺傳達設計
導向式教學模式有別于傳統的灌輸式或從上至下式教學模式,充分吸納與兼收了以學生為本的重要教育思想,積極構建學習共同體,轉變教師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角色與地位,以學生以及學生的興趣作為課堂學習的引導,可以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與教學成效。將導向式教學模式引入到視覺傳達設計教學中,是視覺傳達設計教學深化改革的重要舉措。
(一)視覺傳達設計共享式教學
所謂共享式教學即指課堂的相關參與人員——教師與學生能夠在課堂教學與學習過程中扮演著共享式學習的角色,教師與學生同為視覺傳達設計課堂的主體與課堂進度的推動者,應當擁有對課堂資源共享與運用的權限。在視覺傳達設計課程開學的初始階段,教師應當將教育部關于該專業與相關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大綱、教學過程向學生這一課堂主體進行客觀陳述與分享,結合學生對視覺傳達設計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材之外另設一定的課前閱讀教材與小組探討教材,以提升學生在視覺傳達設計課堂教學中的參與度。
(二)視覺傳達設計協調式教學
在視覺傳達設計課堂的教學過程中會同時存在教與學,這種模式不僅存在于教師與學生之間,也存在于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應當盡力把控課堂中的教與學模式,可以按照課程內容與學生的藝術表達與設計能力將班級分為若干學習小組,在小組內部形成互幫互助式的教與學,教師作為小組的輔助性或協調性力量,可以精心設計視覺傳達設計的素材與相關的課堂活動,并將其作為小組研究的主題,在小組的探討與設計過程中教師應當把握好自身對小組的干涉度,在學生的意愿下適當地參與到小組內部的學習與交流中,這種課堂內部小班制的教學方式可以增強學習共同體的內部凝聚力,提升視覺傳達設計課堂教學的成效。
(三)視覺傳達設計互動式教學
互動式教學是增強課堂的靈活度與張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視覺傳達設計課堂的互動式教學不僅僅體現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還應該在視覺傳達設計前后有所體現。在正式開課之前教師可以廣泛征集學生對于下節課藝術素材的相關看法,讓學生從自己的生活與理解中收集有意義的藝術素材,啟發學生的思維。在視覺傳達設計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在正式開始之前以問答的形式與學生互動交流其所理解視覺傳達設計,以對其他學生的設計形成一定的啟發,訓練、強化、鞏固、促進學生構建視覺傳達設計知識。
三、結語
視覺傳達設計教育是我國藝術設計類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在激發學生藝術創作激情、培養學生藝術創作能力、挖掘學生設計與思想表達潛能方面具有重要促進作用,是我國高等教育教學中的一門應用型專業,在視覺傳達設計課堂中采用導向式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構建學習共同體,增強學生的動手設計能力與創新創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