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穎
【摘要】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是高校教學改革的重點,尤其是民辦高校財會類專業,教師的創新創業理念落后,教學方式方法單一,實效性不強,加上學校的實踐教學平臺短缺,導致學生創新意識薄弱,創業能力不強,針對這些問題,通過研究,提出“圖釘錐入式”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加強理念教育、模擬訓練、實踐項目、實踐運營四大模塊的建設來進行教學改革,以達到提高民辦高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目的。
【關鍵詞】民辦高校 財會 創新創業能力
一、民辦高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現狀
1.民辦高校財會類學生通常不能將理論與實踐良好結合,理論知識主要注重財務、稅法、會計的相關知識,而這些知識的操作性非常強,雖然每學期都為學生設置實訓類課程,但比較集中,致使學生當時會操作,過了那兩周又不熟悉,甚至忘記了。
2.民辦高校財會類學生創新意識相對薄弱、創新能力相對不足,這與教師對創新能力培養不重視有一定的關系,同時,系部在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課程設置上也不夠完善,課堂教學雖然是傳授知識的主要途徑,但很多高校過分依賴課堂教學,雖然也設有實踐教學環節,但多數以簡單填寫票據為主要內容,還有部分民辦高校因重視程度、實驗設備、實習基地、實踐實時、實習經費等因素制約,實踐教學效果大打折扣。
3.民辦高校教學模式比較陳舊,主要體現在:
(1)教師不善于也不想采用多種教學方法,由于多年來一直沿用傳統的課堂講授法,所以教師仍然采用單一的講授法,偶爾會采用一下問答法,而實驗法、案例法、分組討論法仍極少用,尤其對于計算機軟件的應用教學更是少之又少,而財會類學生畢業后是要到企業從事財務、會計、報稅等工作的,也就是說這些實踐動手能力非常重要,但民辦高校由于資金、意識等制約,在實踐模擬這方面投入很少。
(2)教學方法有效性低。主要體現在學生習慣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法。大學生從進入小學教育開始一直接受的都是以老師講為主的課堂,尤其是初中、高中更是如此,學習內容多,升學壓力大,課堂上沒有時間進行其他方式的教學,只是老師講、學生聽、做習題,學生也習慣了這種教學方法。多數學生不喜歡新的教學方法,例如,有的教師進行教學方法改革,采取探究式教學方法時讓學生實地考察收集資料,但學生不情愿,甚至有的學生從網上粘貼一些資料來胡弄;再比如分組討論法,有的學生會依賴本組積極的同學,而自己什么也不做,導致新的教學方法實施很困難,究其原因是因為新的教學方法需要學生投入更多精力,他們并不喜歡在學習中付出太多努力的思考,也不喜歡獨立的工作,因而使教師改革教學方法受到制約。
二、民辦高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改進措施
1.提出一個全新的“圖釘錐入式”人才培養模式。
“圖釘錐入式”人才培養模式是將民辦高校經管類本科教育細化為“一個平臺,兩條主線,三個階段,四個模塊”。一個平臺:活動教學;兩條主線:理論教學、模擬實訓;三個階段:大一、大二和大三、大四;四個模塊:理念教育、模擬訓練、實踐項目、實踐運營。即“以活動教學為平臺,以理論教學和模擬實訓為兩條主線,將大學期間劃分為三個階段,嵌入四個模塊”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模式。
2.加強四大模塊的建設。
(1)加強理念教育模塊的建設。加大對各年級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投入,如增加創新創業課時,為創新創業學生安排相關指導教師等。有的學校也設有創新創業課程,但只是簡單講講創業意識,鼓勵學生敢于創業,但并沒有分析創業風險,建議學校把創新創業類課程當成主干課、必修課來對待,無論從教學內容還是學時上都做精心設置,這樣才能使學生真正學到東西。
(2)加強模擬訓練模塊的建設。擬成立“企業模擬經營中心”,以真實的多元化經營公司作為母版公司,并根據公司產品和服務項目的不同定位,進行營銷、財務、金融、貿易、儲運、稅務、海關、保險、證券等業務操作的模擬活動。讓大學生實際操作,實現零距離的業務對接,從而提高大學生的實踐能力。此平臺不是以實訓課程的形式存在兩周,而是一直存在,首先挑選業務水平高的20個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練習,然后采用“傳一幫一帶”的形式,以點到面。充分有效地利用模擬公司的培訓模式,讓學生通過身臨其境的操作,感受企業經營者直面市場競爭的殘酷與精彩,體會所承擔的經營風險與責任,獲得真實工作環境中所需要的各種技能。
(3)加強實踐項目模塊的建設。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創業比賽和創新創業項目,例如:科云杯財會技能大賽、創新創意創業(三創)大賽、“ERP”沙盤大賽、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等,提高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為將來就業打下堅定基礎。
(4)加強實踐運營模塊的建設。計劃在廣州市成立一家會計記賬公司,公司職員選取5名優秀學生,先送他們到會計師事務所培訓和學習,再投入到本公司的業務中,同時,為了使學生在做實際業務時不出差錯,另由系內一位教師兼職做指導。這使學生走出封閉式教育,提高了學生的實踐技能,使學生得到綜合性訓練,為社會培養應用型和復合型的人才,為大學生就業創業提供支點。
除此之外,我們還采取了其他輔助解決問題的方法: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如果條件允許計劃出臺鼓勵專業教師參加各種專業技能培訓的政策。鼓勵教師利用假期和業余時間到企業進行SYB、TURS培訓,聘請經驗豐富的教師做我院實踐指導教師。
3.建立創新創業教學評價體系。
為了激勵學生,讓學生對創新項目、創業項目感興趣,財會類專業應該引入考試以外的多種評價方式,例如把學生參加財會類比賽的成績作為學分進行量化,可以細化為全國總決賽各等次、分賽區各等次、省級比賽各等次進行學分獎勵,這樣不僅可以激勵學生參加各類專業比賽,還能做到對創新創業人才進行全方位的科學評價。還可以把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引入進來,并配備相關老師指導,鼓勵學生申報校級乃至省級創新創業項目,并設置相應學分,或者進行學分置換,把專業比賽成績、創新創業項目成績用來抵某門課程的學分,這樣即可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又可以減輕學生負擔,一舉兩得。另外,評價主體要多元化,首先學校作為評價學生的主體是首當其沖的,按照我們剛剛說的可以把各類專業比賽等作為評價標準,其次,還可以把實習單位加入進來,學生在實習期間做了哪些創新創業工作,實習單位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給予評價,這樣,再對評價主體當中的學校和實習單位設置相應權重,根據各民辦高校財會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進行定位,力求做到評價指標規范、恰當,使考評更具合理性;在評價方法上,教師應該注重過程監控,不能只看結果,例如創新創業類比賽、項目等通常是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的,教師要關注是否存在這樣的情況:小組只有一個或兩個學生在做比賽,其他學生只是掛名或者簡單參與,從而來換取學分,需要進行嚴格監督,杜絕這種現象,要做到根據學生貢獻多少確定其學分,力求評價公平、合理、有理有據。
4.完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保障措施。
想要完善創新創業人才培養保障措施就需要為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提供政策支持,學校制定相關制度、管理考核辦法,為創新創業教育在現行教學運行體制下的順利開展提供必要保障。其次,要加強“創新素質”師資隊伍建設,為培養創新創業人才提供師資保障。例如,
安排教師在校內實訓基地參加實踐或到社會企業掛職鍛煉,加強應用型、創新型教師隊伍的培養等。
三、總結
“圖釘錐入式”人才培養模式是針對民辦高校財會類學生制定的,相信通過幾年的實施會風成效,例如,部分學生成功創,教師指導學生申報省級創新創業項目,組織學生參加財會類技能比賽獲得省級、國家級獎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