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群
[摘要]經濟管理過程具有復雜性和特殊性,企業在以往的經濟管理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對成本管理造成了影響。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國企業加大了對企業經濟管理方式的探討,希望找到一個較為有效的經濟管理方式,促進企業的發展。目標成本管理就是相對科學、有效的經濟管理方式。基于此,本文就目標成本管理方法的概念特點、主要管理內容、在運用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介紹,對企業經濟管理中有效應用目標成本管理方法的意義進行分析,希望為企業的經濟管理提供一定的啟示。
[關鍵詞]企業經濟管理 目標管理方法 意義
一、目標成本管理概念及特點
(一)目標成本管理概念
成本是企業中的一個重要指標,是企業生產運營中產生的資金情況。目標成本管理是一種以目標成本為依據的管理方法,在企業的管理中比較常見。是一種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進行全面管理的有效方法,對企業的經濟管理有著重要的意義。目標成本管理方法相較于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有著更全面的管理內容。目標成本管理最顯著的進步就是其增加了企業生產運營前的預測工作。這樣的成本管理方式制定了較為科學合理的成本預測,為企業正式生產運營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了極大的保障。
(二)目標成本管理特點
目標成本管理包括企業目標成本管理體系的建立、目標成本的確立、實施、考核等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運用現代化的方式進行管理。以往的成本管理方式都是靠經驗進行人為管理,在管理上有著一定的困難。如資金信息復雜、數據龐大造成的成本管理不當。目標成本管理方法采用了較為先進的技術設備進行管理,有利于成本的管理。
二是增強了事先控制。傳統的管理大多是項目完結后再進行分析管理,缺少事前的分析,這樣就無法對成本進行控制。而目標成本管理方法突出的特點就是進行事前的成本分析,從而進行預測,達到對成本的控制。
三是目標成本管理不局限于某個方面和環節,而是貫穿于企業整個生產運營過程。傳統的成本管理大多只對重要環節進行成本管理,無法展現整體的成本運用效果。而目標成本管理將企業生產運營中的所有成本進行管理,為公司的發展提供最全面的成本數據。
二、目標成本管理的主要管理內容
目標成本管理主要從企業的產品成本管理、設備維護成本管理及人力資源成本管理三方面進行管理。
(一)產品成本管理
企業產品在管理中會消耗一定的制作材料,這就會有相當大的成本出現,對產品成本進行管理是保證產品制作成本合理的關鍵。在進行產品原材料的購置前,需要對大概的資金支出進行預測,使資金支出處于合理的范圍。另外,材料在運輸和放置的過程中,也會產生一定的費用,這就意味著,這一過程也需要進行成本管理。對產品進行有效的目標成本管理,有利于保證產品的質量。
(二)設備維護成本管理
設備維護成本管理指的是對產品進行維修、護理所產生的費用。在很多企業中,企業為保證產品的絕對質量,會對產品進行一定的維護。在某些看中產品質量的企業中,企業產品的維護成本占整個成本很大的一部分。對設備維護進行成本管理能夠減少產品出現問題的概率,減低企業整體成本。
(三)人力資源成本管理
足夠的人力資源是企業能夠順利發展的重要保障。在絕大多數的企業中,人力資源成本占全部成本的很大比例,影響著整體成本的多少,對人力資源進行目標成本管理能夠最大化的減少資金浪費。另外,在人力資源成本里,還包括著企業對新進人員的培訓費用。企業為了能讓新進員工盡快的適應企業工作,會安排一定的培訓活動。而這些活動所產生的費用也是人力資源成本里的一個重要部分。對人力資源成本進行有效的目標成本管理能夠使資金得到合理的利用,減少企業的整體資金支出。
三、目標成本管理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管理方式單一
在很多企業的目標成本管理中,存在著管理方式單一的情況,不能對出現的多種情況進行很好的解決。在企業的目標成本管理中,會出現很多突然的情況,如果不能對出現的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管理,就會對企業的經濟管理造成一定的麻煩。另外,在管理人員的責任落實上,還存在著定責不明確的情況。
(二)管理人員缺乏正確的成本意識
在進行目標成本管理時,會出現管理效果不佳的情況。主要原因就是進行目標管理的管理人員缺乏正確的成本意識。很大一部分管理人員沒有強烈的“低成本”意識,缺少節約的思想,沒有明確進行目標成本管理的意義。另外,某些管理人員對于這種成本管理方式不理解,進而對這種管理方式產生誤解,認為進行目標成本管理是一種約束性的制度,最終造成目標成本管理的失敗。
(三)財務過程與目標成本管理脫節
雖然現在大多數企業都運用了目標成本管理,但是還是有一部分企業的財務管理單純由財務部門進行,沒有遵循目標成本管理的相關要求,所以不能和目標成本管理進行很好的融合,產生脫節的現象。這就失去了企業進行目標成本管理的初衷,難以對財務支出進行控制,為企業的生產運營發展提供科學合理的保障。在進行目標成本管理時,必須將目標成本管理的優勢體現出來。
四、企業經濟管理有效應用目標成本管理方法的意義
(一)利于企業經營目標高效的完成
目標成本管理貫穿于企業的整個生產運營過程。對企業的產品生產、設備維護、人力資源進行目標成本管理能對其中產生的成本進行預測和分析,使其在合理的成本范圍內進行生產運營。保證了產品質量的同時,也保證了成本的合理性。這樣就最大的降低了整體成本,避免了生產運營中不必要的麻煩,高效達成企業的經營目標,使企業能進行穩定積極的發展。
(二)利于降低企業整體成本
利用最低的成本進行高質量的生產運營是企業運用目標管理方法的主要原因。成本的管理情況決定了企業的整體生產運營。在進行目標成本管理時,對各方面的成本進行預測和控制,能對產品的生產消耗進行較為精準的計算,在達到產品質量要求的基礎上,最大化的降低企業整體成本。這就要求目標成本管理人員對企業內外部情況、市場現狀進行合理的調查與分析,保證目標成本管理的順利進行。
(三)促進人才涌現、科技創新
在進行目標成本管理時,如何進行有效的管理是企業要關注的問題。要想達到有效的目標成本管理,單純靠人工進行管理是完全達不到預想中的效果的。因此,必須在技術上進行創新。這就意味著企業要進行技術上的改進,引進先進的設備。從另一方面來看,進行技術的改進,就會使人才涌現,提高企業的整體實力。由此看來,進行目標成本管理能夠促使人才的涌現,極大地激發企業科技的創新。
(四)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
進行有效的企業目標成本管理保證了產品的質量和資金的合理支出,使企業的資金運轉情況良好,為企業提供了一個穩定的工作環境。在面對不穩定的市場狀況時,能進行靈活的應對,不至于束手無策。使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抵抗風險,擁有核心競爭力,穩定積極地進行發展。
(五)提高企業的抗風險能力
通過目標成本管理的有效運用,使企業成本得到合理的規劃,能夠減少失誤,從而提高企業的抗風險能力。面對日新月異的經濟市場,企業隨時都可能面臨風險,有效的進行目標成本管理能夠提前做好風險應對,完善企業經濟管理制度,進而完善企業的整體管理制度。使企業的資金可以靈活的運用,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轉,避免風險的出現。
(六)利于企業員工勤儉節約意識的形成
企業進行目標成本管理的實質就是想達到低成本、高質量的生產運營狀態,低成本的目標貫穿整個管理方法的實行。在目標成本管理方法的實行過程中,管理人員的勤儉節約意識就慢慢形成,由于目標成本管理在進行管理時,會與企業各部門進行接觸,這就造成了勤儉節約意識的擴散,逐步影響到整個企業的工作作風。為企業營造了一個積極的工作氛圍,使企業工作人員更努力的工作,提高工作效率,為企業做貢獻。
五、總結
綜上所述,企業有效的運用目標成本管理方法對企業的經濟管理有著重要的意義,是一種較為科學、具有可行性的成本管理方法。但是,目標成本管理方法在實施時也有著一定的問題,面對這些問題,企業必須完善相關管理制度,加強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做好目標成本管理的一系列準備。相信在不斷地探索和研究中,我國企業的經濟管理方法會得到更好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