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燕 王四海
【摘要】我國民辦教育雖然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資金不足、管理不善、教學質量低、師資力量不足等的現狀不容忽視,本文從監管、師資等多個方面提出獨到的見解。
【關鍵詞】民辦學校 師資 資金
《社會力量辦學條例》1997年10月1日就開始實施,但是,中國人口眾多,在校生人數全球第一,政府想辦大教育,任重而道遠。從民辦學校自身建設看,也存在著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民辦學校領導班子結構不合理,資金不足,辦學條件還不能滿足需求
加強民辦學校的領導班子建設是民辦教育持續、健康、快速發展的重要保證,是民辦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的基本要求,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重要舉措。
當然了,近年來,民辦學校在領導班子建設方面也進行了有益的探索。比如,絕大部分民辦學校都建立了董事會等決策機構,初步實現了決策和運行相分離的運行機制;不少民辦學校還大膽啟用了一批年富力強、學歷層次較高、具有較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和善于接受先進教育理念的管理者,充實到學校的領導班子中。
二、尚未形成一支高素質的專職師資隊伍
教育教學水平還不盡如人意等,具體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學歷、職稱層次不高。
(2)以兼職教師為主體。在民辦學校教師隊伍中,離退休、兼職代課人員占總人數的90%以上,只有比例很小的一部分專職教師。
(3)教師隊伍老齡化,年齡結構不合理。
(4)教師隊伍不穩定,流動性強。由于民辦學校有90%以上的離退休兼職人員,絕大部分教師都是臨時聘用的,忠誠度低、離職率高,隊伍極不穩定。
(5)缺乏有力的業務提高措施。民辦學校所聘用的教師都是優中選優的.都具有很強的業務能力,這就使民辦學校的領導忽視了這些教師的業務提高問題,認為只要給這些教師委以重任,充分挖掘其潛力即可。
對河南某民辦學校調查得知,有62%的老師沒有做過任何公開課或研究課;有46%的教師無任何業務提高的方式和機會;11%的教師從沒搞過集體備課。這些調查數字充分隨明了民辦學校在教師業務提高方面缺乏必要的有力的措施。
三、社會各界對民辦教育還缺乏理解
社會各界對民辦教育還缺乏理解,存在某些偏見,這也是民辦教育存在的需要進一步明確和探討的問題。
民辦學校的發展舉步維艱,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本人在高校工作二十多年,對于上述問題,根據多年研究的經驗,特提出以下解決思路:
(一)政府加強民辦學校的政策監管
(1)讓民辦學校開始之初就有章可循。既堅持標準,也允許其逐步到位并加強督促檢查,要求按期達標;要從規劃、設計、教職工聘任、招生到會議、提供信息、開展活動等諸方面與公辦學校同等對待,確保民辦學校自主辦學的權利。要將違規辦學的學校及其舉者和負責人納入“黑名單”,健全聯合執法機制,加大對違法違規辦學行為的查處力度。
(2)民辦學校的教學質量更是重中之重,政府必須嚴厲監管。鼓勵和扶持民辦學校發展的同時,要加大監督管理力度,要加大教師隊伍的監管、對辦學程序的監管、對收費的監管、對安全教育的監管等,要多管齊下讓民辦學校更規矩。
(二)提供一套完整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
民辦學校近年來急速發展,良莠不齊,雖然多數能夠努力按照教育規律辦學,建立和完善各項規章制度,提高教育質量,但是不少學校的教育教學管理缺乏規范性,這在很大程度上與整個民辦教育系統尚未建立起評估體系有關。
(三)民辦學校自身也要有極強的生存危機和奮斗動力
民辦學校作為民辦教育的主體機構,也不能一味地等靠要,自身的提高也是保證民辦教育走得更遠的保證。對社會需求做調研分析、對學校的硬件和師資力量做一個客觀的統計和分析、對學校的培養方向做一個定位、充分做好與往屆畢業生的聯絡等等。
(四)師資隊伍的優化意義更為重大
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建設一支具有良好政治業務素質、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根本大計。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
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教師、把優化當做教育科研的過程來實施,讓所有教師既是被優化者,又是優化者,這也是我們進行教師優化遵循的原則之一。
優化培訓是民辦學校優化教師的最簡單、直接、有效的手段。民辦學校師資隊伍的要求是什么,民辦學校就朝這個方向要求老師,鼓勵上進,提供機會促使上進。
鼓勵教師繼續學習,不斷提高專業水平。民辦學校里的老教師過多,現代化技術應用跟不上時代,提高教師的信息技術素質是首要問題大力開展以校本培訓為主的信息技術全員培訓。
社會力量辦學要有自己的特色,民辦學校不能簡單復制公辦學校,一定要有自己的專業特色、教學能人;軟件硬件兩手抓,缺一不可。
社會力量辦學是個好事兒,也是國家政策大力支持的一項利國利民的大工程,但是,民辦教育要想做大做強,要靠自身過硬的內部條件,揚長避短、辦出特色,夯實發展基礎。
在近些年的發展中,社會力量投資的民辦學??芍^良莠不齊。查閱媒體報道可以發現,除了大集團式的教育機構樹立品牌,在教育市場上占得一席之地之外,部分規模較小的民辦學校面臨著資金不足、師資缺乏等多重困境。尤其是個別民辦學校的倒閉,加劇了家長們的抵觸。
說到底,解決民辦學校參差不齊的問題,讓社會改變對民辦教育的眼光才是根本。有朝一日,家長們放心地將孩子放進民辦學校,不會覺得沒面子,說明公辦和民辦教育真正實現公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