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強
【摘要】在世界經濟體中,中國和歐盟是其組成至關重要的兩位成員,占據著具有影響的地位。而中歐彼此之間一直保持著較為穩定的貿易關系。從全局來看,中國與歐盟的貿易關系仍處于持續前進的趨勢,但是在大的框架下也存在著一些矛盾和摩擦,這很不利于中歐雙方在經貿關系上的更深的發展。與此同時“一帶一路”戰略又為中歐貿易帶來了新的發展和機遇。本文將對中國和歐盟貿易關系及其貿易摩擦方面著手,著重分析影響兩者之間發展的因素,而這可能為推動中國和歐盟之間貿易關系發展提供一定的理論導向作用。
【關鍵詞】中歐 貿易關系 貿易摩擦 發展 一帶一路
一、中國和歐盟的貿易關系現狀
中國與歐盟貿易關系的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并在這之后得到了飛速的發展。首先從貿易交易額來看,2014年中國與歐盟間貨物貿易總額就達到4672億歐元這與十年前的貿易額相比,增長近了三倍。中國是歐盟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貿易伙伴。2016年的1到9月份,中歐之間的進出口貿易總額就已經達到了4178.1億美元。然而隨著中國對外貿易的飛速增長,中國與歐盟之間的貿易摩擦也越來越多。目前已經進入貿易摩擦的高發期。貿易摩擦毫無疑問已成為了中國與歐盟之間在貿易發展方面的障礙。領域和范圍的擴大、案件數量的增加、形式的多樣是中歐貿易摩擦的新特點。
二、“一帶一路”背景倡議的提出
“一帶一路”背景下倡議的提出,是中國經濟發展的內需與世界外部經濟失衡的環境要求共同作用的結果。中國一直積極參與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的建設,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的思想、新的策略和新的機制。不但有和平發展、繁榮,包容,進步、友好、開放、這些理念,還有在政治、貿易、外交、軍事、安全、經濟、科技、文化等方面在“一帶一路”倡議中均清晰地體現出來,并且積極地揮其有效性。
三、中國與歐盟之間貿易摩擦的現狀
中國與歐盟之間的經貿關系逐漸變得密切起來,貿易摩擦隨之也逐漸增多,毫無疑問這嚴重影響到了中國與歐盟之間的正常往來貿易,也非常不利于雙方的經濟向前發展。中國第一大貿易伙伴——歐盟,對中國在國際經濟關系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因此,積極應對中國與歐盟之間的貿易摩擦,并且致力于減少貿易摩擦,與歐盟建立全面的戰略伙伴關系是當務之急。
四、中歐貿易摩擦的主要特征
(一)摩擦領域和范圍擴張
范圍不斷擴大表現在中歐貿易摩擦已從個別產品的摩擦階段開始逐步向多產業貿易摩擦和結構性貿易摩擦方向擴張,歐盟對中國的高附加值產品采取多種措施,例如2012年歐盟委員會對中國出口歐盟的太陽能電池板發起了反傾銷和反補貼的調查,這是目前涉及金額最大的反傾銷和反補貼案件。這代表著歐盟對中國產品的貿易摩擦領域逐漸轉向高附加值的產品。
(二)歐盟對華貿易壁壘日趨多樣化
2010年6月歐盟對從華出口的數據卡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和保障措施三項調查,這樣的做法在貿易組織各成員貿易救濟實踐中非常少見,與此同時對我國的出口企業必然造成了嚴重的傷害。隨著中國出口產品的多樣化,歐盟經濟的虛力,反補貼訴訟的增加,對同一產品進行“雙反”調查成為許多國家更愿意采取的方式。
(三)知識產權貿易摩擦成為新動向
歐盟成員國的知識產權保護的司法體制非常完善。歐盟成員國中,有聯邦保護知識產權專門法院和專門嘗試知識產權案件的法官。知識產權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在國際貿易方面起著重要的引導作用。中國與歐盟在知識產權的摩擦必然會增加。
五、中歐貿易摩擦的原因
(一)中國對歐盟的持續性順差
中國對歐盟的貿易順差額從190.9億美元增加到1219.4億美元,增加約7倍。而中國的持續性順差就代表著歐盟的持續性逆差,貿易逆差會導致其外匯儲備的減少,那么歐盟對外支付能力就會減弱,勢必會影響國內政局的穩定性,且不利于經濟的向前發展。
(二)歐盟內部發展不平衡
出去脫離歐盟的英國外歐盟目前共有27個成員國,這其中既有發達的國家,也有發展中國家,結構的不平衡就會對華的貿易政策產生影響。
(三)貿易保護主義
歐債危機的發生促使歐盟方面的貿易保護主義興起。經濟發展的無力使得歐盟采取多種貿易救濟措施來針對中國產品的出口,當然歐盟為了保護本國的產業競爭力除了設置貿易壁壘,貿易便利化也是影響其全球貿易發展的關鍵因素。
(四)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歐盟至今還沒有承認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這勢必會影響我國出口產品受到反傾銷的訴訟。歐盟以第三國的市場可比價格判定我國出口產品是否以低于其成本價存在傾銷。很明顯用第三國的價格明顯要高于中國國內價格,
六、緩解中歐貿易摩擦的對策和建議
既然貿易摩擦是不可避免的,那就應該以一個理性的態度面對它:
完善市場經濟制度,壯大自己的經濟實力,讓他國意識到我國的經濟實力進而雙方和諧合作。中國政府在積極與歐方交流讓其看到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同時,還應打開中國市場,通過實際行動,讓歐盟主動認可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熟悉歐盟的法律體系,熟悉歐盟的法律體系是為了更好地維護中國企業的合法利益。同時中國還應加強貿易救濟制度,只有熟悉后才能在面對貿易摩擦的時候從容,積極應對。
提高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公民對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強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所以政府應加強公民知識產權保護意識的宣傳,對盜版產品占領市場的現象進行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