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玉,張 磊
(上海財經大學 國際工商管理學院,上海 200433)
企業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基石,是推動我國進入歷史新時代的重要力量。因此,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今天,企業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環境中“做強做優做大”愈加成為管理實踐和理論研究關注的焦點。
Penrose(1959)[1]將企業成長定義為,企業根據內外部經營環境的變化,對管理進行動態調整并不斷優化企業績效的過程。根據成長理論,在企業成長過程中,企業首先依據內外部環境洞察行業發展趨勢,評估競爭對手并選擇正確的進入時機和競爭方式,表現為洞察力;進而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執行戰略目標構筑競爭優勢,表現為執行力;最終通過洞察力和執行力的協同匹配,推動企業成長。企業成長的定義體現了洞察力和執行力對企業成長的影響,但學術界對洞察力和執行力對企業成長的具體作用機制,以及洞察力和執行力的戰略匹配對企業成長的影響研究尚待深入探討。基于此,本文以2012—2017年間我國254家滬市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實證分析洞察力、執行力和企業成長之間關系,以期探求洞察力和執行力對企業成長的作用機理,以及洞察力和執行力的戰略匹配對企業成長的影響。
洞察力體現為企業把握總體發展趨勢,使自身經濟活動與未來行業趨勢相一致的能力,試圖以最有效的方式利用企業現有資源,達到資源與環境的匹配[2-5]。在當今不斷變化的環境中,洞察力已經成為企業成長壯大并獲取持續競爭優勢的關鍵。
首先,高洞察力有助于企業決策質量的提升。當面對復雜環境下的戰略決策時,高洞察力有助于企業獲取更加全面的外部信息,進而提升企業決策質量。其次,高洞察力提升了企業環境敏感性和識別能力,促進企業多領域和多思想的整合,拓寬了企業行業選擇的視野。再次,高洞察力能提升企業的預見性,有助于顧客潛在需要的發現,幫助企業構建未來產業發展方向。最后,高洞察力能為企業帶來有關產品和服務的創意,有助于新應用和新技術等的獲得,進而推動企業成長。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1:洞察力與企業成長呈正相關關系。
執行力體現為企業實現戰略目標的能力,決定了企業的競爭優勢,最終對企業成長產生影響[6]。首先,企業成長是執行力的結果。在實踐中,戰略管理的薄弱之處大多可以歸因于執行過程中的失敗而非戰略制定的失敗。在企業戰略日趨同質的今天,企業的執行力已經成為企業獲得持續競爭優勢并實現企業成長的關鍵[7]。其次,執行力有助于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獲得。資源基礎理論學者認為資源的有價值性、稀缺性、難以模仿和替代性是企業持續競爭優勢的來源。執行力作為一種特殊的資源,根植于組織和流程之中,為企業專有,是企業獲得持續競爭優勢的重要源泉。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2:執行力與企業成長呈正相關關系。
戰略匹配在戰略管理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在企業成長過程中洞察力和執行力是互相匹配的,洞察環境以及行業的發展趨勢,制定適應環境的戰略,并使之有效的貫穿于企業管理的全部過程,是管理者的首要職責[8,9]。洞察力和執行力是企業成長的基礎,二者共同決定了企業的成功[10]。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設:
假設3:洞察力和執行力的戰略匹配對企業成長起到更加積極的促進作用,即執行力越高,洞察力對企業成長的促進作用越大。
本文以2012—2017年間滬市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并基于以下原則進行數據篩選:(1)對房地產類和金融保險類企業進行剔除;(2)對數據間斷的企業進行剔除;(3)對出現ST和*ST等的企業進行剔除;(4)對極端值進行Winsorize處理。最終篩選得到254家樣本企業,涵蓋29個行業,共1524個觀測值。本文所搜集的數據主要來源于國內的大型數據庫(如Wind數據庫和國泰安數據庫),以及中國統計年鑒和上市公司年度財務報告。
2.2.1 企業成長
在企業成長度量指標的選取上本文選用托賓Q值進行企業成長的測度[11]。一般而言,托賓Q值越大,企業成長性越高,反之企業的成長性越低。盡管年平均銷售增長率和年利潤增長率指標可能存在與企業成長不一致的問題,但本文依然保留了對上述指標的考量,將其作為穩健性檢驗指標。
2.2.2 洞察力
洞察力(INI)是企業識別環境發展趨勢,把握整體發展方向調整自身業務活動與行業發展協調一致的能力。本文選用產業選擇能力指數進行洞察力的度量[5]:

2.2.3 執行力
執行力(IMI)是企業獲得持續競爭優勢的重要來源,是一種比競爭對手更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實現既定戰略目標的能力。本文選用任務執行能力指數對執行力進行度量[5]:

各變量定義匯總如表1所示。

表1 變量定義表
本文的研究模型如式(3)至式(6)所示,其中Xi,t為控制變量,ε為隨機擾動項,下標i和t分別代表企業和時間。式(3)是本文的基礎模型,模型中僅包含因變量與控制變量;式(4)用以假設1的驗證,在式(3)的基礎上添加了自變量洞察力,探討洞察力與企業成長的相關關系;式(5)用以假設2的驗證,在式(3)的基礎上加入了自變量執行力,驗證執行力對企業成長的影響;式(6)用以假設3的驗證,在式(3)的基礎上分別加入了自變量(INI和IMI)和交互項(Inter=INI×IMI),探究洞察力和執行力的戰略匹配對企業成長的影響。

樣本的描述性統計如表2和表3所示。從表2可以發現:(1)企業成長變量的均值和中位數均大于1.50,表明平均而言我國企業的成長性較好;但企業成長變量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差異較大(10.47)且變量標準差為1.83,說明企業成長在企業間存在明顯差異。(2)洞察力的均值和中位數均小于1.00,說明平均而言我國企業的洞察力尚存缺陷,且洞察力的標準差相對較小(0.31),表明洞察力低下是我國企業的普遍現象。(3)執行力的均值和中位數均大于3.00,表明平均而言我國企業的執行力較好,但執行力的標準差相對較大(2.57),且最大值和最小值差異顯著(26.38),說明我國企業的執行力在各企業間差異較大,至于這種差異是否會影響企業成長,有待進一步檢驗。(4)各控制變量的標準差及最大值和最小值差異較大,說明上述變量在企業間存在較大差異。

表2 總樣本描述性統計結果

表3 各年度樣本中主要變量均值和中位數統計結果
從表3中可以發現:(1)2012—2017年間,企業成長整體上呈上升趨勢,尤其是在2014年以后,這種上升趨勢更加明顯。(2)企業洞察力年均值在0.98左右,中位數變化幅度較大。總體而言,我國企業的洞察力呈上升趨勢,但增幅不明顯,洞察力欠缺仍是我國企業的首要問題。(3)執行力年均值在3.0以上,中位數在2.6以上。同時,企業執行力呈明顯上升趨勢,上升幅度較大。
樣本的變量相關性分析如表4所示。在相關系數矩陣中所有系數的絕對值均小于0.40,在一定程度上說明本文潛在的多重共線性影響較小。從表4可以得出,洞察力與企業成長正相關(β=0.30,p<0.01);執行力與企業成長正相關(β=0.22,p<0.01)。這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本文的假設1和假設2,為本文的后續研究奠定了基礎。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除企業成長與各自變量存在相關關系外,一些控制變量與自變量也存在顯著相關性。這種相關關系是否會造成多重共線性和內生性問題,以及在消除多重共線性以及內生性問題后,洞察力和執行力與企業成長的正向關系是否能依然存在,有待進一步的驗證。

表4 變量相關性分析
本文在模型估計中借鑒賀小剛等(2013)[12]的研究方法,采用D-K標準誤進行估計。在具體檢驗前,為避免變量間可能存在的多重共線性問題,本文進行了方差膨脹因子檢驗。檢驗結果表明,所有研究變量和控制變量的VIF值均在4以下,說明本文變量不存在嚴重的多重共線性。
本文以2012—2017年間254家滬市A股上市公司為樣本,依據前文研究模型進行相關假設的檢驗。在檢驗方法的選擇上,本文采用層級回歸的方法對相關假設進行驗證。本文的回歸結果如表5所示。首先,對洞察力與企業成長間關系進行回歸檢驗。假設1提出,企業的洞察力對企業成長具有正向的影響。由表5中的模型M2可知,洞察力對企業成長具有正向的影響(M2,β=0.75,p<0.1)。因此,假設1得到了數據的支持。其次,本文以企業成長為因變量,以企業年齡、企業規模、研發投入和所有制形式為控制變量,以執行力為自變量,進行假設2的回歸檢驗。由表5中的模型M3可知,執行力對企業成長具有正向的影響(M3,β=0.11,p<0.05)。因此,假設2得到了數據的支持。最后,對洞察力和執行力的戰略匹配與企業成長的關系進行檢驗。為了驗證這一假設,本文以企業成長為因變量,并依次增加控制變量、自變量和交互項。為了消除共線性,在構造自變量間的交互項時,本文分別對上述變量進行了標準化處理。回歸分析結果如表5中的模型M4所示。由表5中的模型M4可知,洞察力和執行力的交互項對企業成長具有正向的影響(M4,β=1.27,p<0.05),這表明企業洞察力和執行力的戰略匹配會對企業成長產生更加積極的影響。因此,假設3獲得了數據的支持。

表5 回歸統計結果
圖1展示了企業洞察力和執行力的戰略匹配對企業成長的影響。本文分別采用高于均值一個標準差和低于均值一個標準差為基準,描繪了具有不同執行力水平的企業洞察力與企業成長關系。在低執行力的情況下,隨著洞察力的增加,企業成長隨之降低,表明洞察力和執行力的不匹配將會對企業成長產生不利影響。而在高執行力的情況下,由洞察力的增加而導致企業成長增加的程度更大,表明隨著洞察力和執行力的匹配程度提升將更加有助于企業的成長。

圖1洞察力和執行力的戰略匹配效應圖
為了確保實證結果的穩健性,通過不同的企業成長指標對企業成長進行度量是十分必要的。有學者建議可以采用不同的因變量指標進行穩健性檢驗,本文以滯后一期的托賓Q值、年平均銷售增長率和年利潤增長率作為替代指標進行穩健型檢驗,結果與表5基本相同,未出現實質性差異。
本文以我國2012—2017年間254家滬市A股上市公司為研究樣本,探討了洞察力和執行力對企業成長的影響,并結合我國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戰略問題,進一步考察了洞察力和執行力的戰略匹配與企業成長之間的關系。結果發現:(1)在我國上市公司中,企業的洞察力對企業成長具有顯著正向影響。(2)企業的執行力對企業成長同樣具有顯著正向影響。(3)洞察力和執行力的戰略匹配有助于企業成長的實現,即當企業執行力較高時,洞察力與企業成長的正向關系將更加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