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白潔
摘要:“精衛填?!鄙裨捯恢痹诿耖g流傳,經久不衰。《山海經》最先記載了“精衛填?!鄙裨?,其后很多文獻也提到“精衛填海”神話,贊頌其精神。神話中的西山即發鳩山,在今山西長子。東海具體在哪里學界爭議頗多?!熬l填海”反映了原始先民征服自然的渴望、鳥圖騰信仰、靈魂不死等歷史信息。
關鍵詞:精衛填海 西山 東海 征服自然
圖分類號:K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5-0074-02
一、“精衛填?!蔽墨I記載
(1)“精衛填?!弊畛跤涊d?!熬l填?!弊畛醯奈墨I記錄來自于《山海經·北次三經》:“又北二百里,曰發鳩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鳥焉,其狀如烏,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衛,其鳴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東海,溺而不返,故為精衛。常銜西山之木石,以堙于東海?!盵1]其后,葛洪《抱樸子·內篇》卷二、張華《博物志》卷三中都有提到“精衛填?!鄙裨挘@些文獻記載的“精衛填?!鄙裨捁适禄旧吓c《山海經》相似并無太大出入,《山海經》中記載的是精衛填海故事的雛形,勾畫出精衛填海神話故事的基本框架。
(2)“精衛填?!蔽墨I新補。南朝任昉《述異記》卷上:“昔炎帝女溺死東海中,化為精衛,其名自呼。每銜西山之木石填東海。偶海燕而生子,生雌狀如精衛,生雄如海燕。今東海精衛誓水處猶存,曾溺于此川,誓不飲其水。一名鳥誓,一名冤禽,又名志鳥,俗呼帝女雀?!盵2]《述異記》中增補了精衛在填海中,偶遇海燕并與之結婚生子的內容,豐富“精衛填?!鄙裨挼墓适聝热?。
明代朱載堉《樂律全書》:“又西北三十里曰發鳩之山,山下有泉,泉上有廟。宋政和間禱雨輒應,賜額曰‘靈湫,蓋濁漳水之源也。廟中塑如神女者三,傍有侍女,手擎白鳩,俗稱‘三圣公主,乃羊頭山神之女,為漳水之神。漳水欲漲,則白鳩先見,使民覺而防之,不至暴溺。羊頭山神,指神農也。然白鳩事,諸志未載,以其近怪,故不語耳?!盵3]《樂律全書》對“精衛填海”中的“發鳩山”有了更詳細的記載,漳水女神即羊頭山神之女,是神農之女,發鳩山建有靈湫廟,一直流傳有精衛填海故事,故神農之女即是精衛。其中增加了手持白鳩、提前預測漳水漲潮和禱雨等內容,多是后世“精衛填海”神話的衍生與擴張。
(3)其他文獻記載。其他文獻中關于“精衛填?!鄙裨挼挠涊d,大多是歌頌精衛的意志和堅持不懈、矢志不渝的精神,借此來表明自己的意志。以東晉陶淵明《讀山海經十三首》為代表,“精衛銜微木,將以填滄海。刑夭(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4]陶淵明在這首詩中贊頌了精衛填海的信念感和毅力,并將其與戰神刑天同時作例,從中也可以看出“精衛填?!鄙裨捁适略诠艜r也占有重要的位置。
二、“精衛填?!狈植紖^域
“精衛填?!惫适铝鱾饔谏轿魇¢L子縣一帶,當地百姓一直口耳相傳這個故事。關于“精衛填海”神話的分布區域,《山海經》中指出了“精衛填海”神話發生的兩個地區,即“西山”和“東海”。
“精衛填?!惫适轮械摹拔魃健保闶前l鳩山,在今山西長子縣西。關于西山就是發鳩山,學界爭議不大。發鳩山,也稱為鹿谷山,山勢聳立,十分壯觀。發鳩山一帶流傳眾多精衛的故事,許多廟宇也與之相關。北宋時,當地干旱,百姓求雨,隨后精衛匯神泉水降雨,宋徽宗聽聞此事,賜封靈湫廟,紀念精衛之事。該廟宇現在已殘破,但據當地老人說廟中曾有三座雕像,精衛及其侍女,可見在這里一直有紀念精衛的廟宇。在發鳩山西北處有一座古墳,當地人稱其為皇姑墳,傳說為精衛之墓,因其是炎帝的女兒,所以稱為皇姑墳。
《山海經》中“東海”的具體位置,學界說法很多。主要有兩種觀點,一是認為就在長治境內,一是認為在今江浙一帶的東海區域。倪濃水認為“東海”指的就是今江浙一帶的東海海域,與狹義的東海區域十分接近。其認為西山在北方,東海在南方,指出其中蘊含古時先民南北方文化爭斗這一觀點。林美茂指出:“東?!笔且黄竺娣e的水域。[5]他指出古時先民所說的海,并不一定是現代意義上的海域,也沒有地名上的實際意義,可能只是大面積的水域。此外根據炎帝的活動范圍黃河一帶,指出“東?!本褪菛|邊的大面積水域。本人比較贊同第二種觀點,今山西高平、長子一帶有許多炎帝活動的遺跡和傳說,說明炎帝的活動范圍也在這一地區,又因西山(今長子)與今東海區域距離甚遠,填海不易,所以“東?!敝傅膽巧宵h地區的大面積水域。
三、“精衛填?!惫适铝鱾?/p>
“精衛填?!惫适轮饕袃蓚€版本的流傳?;景姹疽罁渡胶=洝?,還有一個是民間流傳的版本。
精衛,名女娃,是炎帝的女兒,在海上游玩時遭遇風浪,溺死于“東海”,隨后化為“精衛”鳥,為避免其他人也同她一樣,立志要填平大海。每天從西山銜來樹枝和石子填大海,在填大海的過程中偶遇了海燕,與海燕結婚生子,一起做著填海的工作。
關于精衛填海原因還有一個流傳是精衛化鳥后一直跟著炎帝狩獵,炎帝認出此鳥就是女娃,十分悲痛,作歌:“海何以不平兮波濤洶涌!愿子孫后代兮勿入海中!愿吾民族兮永以大陸為榮!”精衛聽到炎帝的歌聲,十分感觸,下定決心要填平大海。
“精衛填海”民間也流傳一個版本,大概是說精衛在外游玩時,偶遇一個大男孩欺負小孩子,見義勇為,替小孩伸張正義,把大男孩趕走。而這個欺負小孩的大男孩正是東海龍王之子,因此對精衛懷恨在心。某天精衛在海中游泳,被東海龍王的兒子發現,他對精衛說;“趕快認錯,不然興風作浪淹死你?!本l自己并沒錯,拒絕認錯,就被龍王之子溺死于東海,精衛害怕其他年輕人也在海中淹死,便下定決心填平大海。
四、“精衛填海”折射出的歷史信息
(1)原始先民對征服自然的渴望。古時先人認識水平有限,生產條件差,對于大自然的許多現象無法解釋,面對大自然災害時大多也是無能為力,許多時候就寄希望于神。精衛用矢志不渝的這種精神毅力,帶著填平東海的信念,最終成功。古人借助精衛的神話故事,表現了原始先人面對自然災害時,渴望去征服大自然,擺脫自然災害威脅的想法。袁珂先生也提出了這一觀點,即原始人類征服自然的渴望。這一類觀點的解釋大多與馬克思對神話解釋有關,神話大多用想象來征服自然,古人無法正確認識自然和反映自然,主要強調精神力量。精衛填海的信念和執著對古人戰勝自然的愿望來說也是一種精神力量。
(2)鳥圖騰信仰。古時先民以鳥為“精衛填?!鄙裨挼闹鹘强赡芊从沉嗽枷让癫柯鋵B圖騰的信仰。高朋、李靜從人類學、民俗學角度出發,認為“精衛填海”神話展示了原始部族對鳥圖騰的信仰。女娃溺死后,化為精衛鳥,而不是其他動物,說明鳥對于原始先民來說有其重要意義。他們認為原始部落人類心理上對鳥的崇拜是不可替代的,“精衛”是鳥圖騰崇拜的集中體現和符號象征,所以在先民心中認為鳥的神力可以填平大海。
(3)靈魂不死?!熬l填海”神話反映了古人對于死亡的困惑,希望長生的想法,通過靈魂不死的方式?!霸济褡逑嘈琶恳粋€人都有一種相似的靈魂。這些居住于人類體內的靈魂能夠離開遷居到他人身上;它們是心靈活動的傳達工具,同時,在某一個范圍內可離開它們的身體而獨立?!盵6]劉硯群等贊同這一觀點。女娃溺水而亡后,轉化為精衛鳥,用另一種方式重生,靈魂不滅,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體現出原始先民對生命的珍視以及對死亡的困惑,希望借助靈魂不滅達到長生的愿望。
上古神話文本時間久遠,文獻記載資料有限,對“精衛填?!鄙裨挼慕庾x視角眾多,見仁見智。
參考文獻:
[1]袁珂.山海經校注(增補修訂本)[M].成都:巴蜀書社,1993:111.
[2]任昉.述異記[M].諸子集成補編.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878.
[3]朱載堉.樂律全書[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4]陶淵明.陶淵明集[M].逯欽立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87:138.
[5]林美茂.神話“精衛填?!敝芭捱[于東?!蔽幕涂悸訹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4(1):141.
[6](奧)弗洛伊德.圖騰與禁忌[M].楊庸一譯.北京:中國民間文藝出版社,1986:99. 責任編輯:趙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