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雅琪 黃斌 張洪祥
【摘 要】近幾年黨中央對職業教育給予高度的重視,為職業教育的的發展提供了人力、物力、財力以及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但作為職業教育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的中等職業教育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其中學生學習現狀不佳是大多數中等職業教育中遇到的主要問題。本文選取內蒙古自治區Y學院為研究對象,對在校的中職學生學習現狀進行調查,并對調查結果進行量化分析,找出導致學生學習現狀不佳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中職;學生學習現狀;對策和建議
中圖分類號: G712.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19-0106-003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19.047
The Investigation and Countermeasure Research on the Study Condi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Take Y College of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as an Example
ZHANG Ya-qi HUANG Bin ZHANG Hong-xiang
(BaoTou Iron and Steel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Department Basis, Inner Mongolia, BaoTou, 014010, 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gives more attention to vocational education, gives manpower, material resources, financial resources and policy support to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However,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part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still has some problems. The poor learning condition of students is the main problem in most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article takes Y college of the Inner Mongolia autonomous reg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vestigating the learning condition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In order to find out the cause of poor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the article takes 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According to analysis, the writer wants to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Student learning status;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內蒙古自治區Y學院目前中職在校學生有200余人,為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于2017年12月23~2018年1月4日采取問卷調查,訪談等方式對Y學院4個專業、6個班不同年級的學生進行隨機調查,發放調查問卷 170份,回收有效問卷165份,回收率97.1%,下面是對收回的有效調查問卷進行的分析。
1 現狀調查
本研究的調查問卷涉及:學生課堂學習現狀,學生課外及課余學習現狀,學生對學校的滿意度,學生未來的工作打算等四個方面進行了調查。
1.1 學生課堂學習現狀
在對學生中考成績的調查中發現,47.88%的學生中考成績在300分以下,35.15%的學生中考成績在300分以上,16.97%的學生根本沒參加中考,調查發現沒參加過考試的和300分以下的學生超過總人數的60%,說明學生的知識基礎差,也是影響學生學習現狀的一個重要因素。
對學生課上的表現情況進行調查的時候發現,54.55%的學生表示在課上只是偶爾聽聽;當問及是否制定學期學習計劃的時候,32.12%的學生表示,從來沒有制定過計劃,說明學生自我規劃的能力很差,缺乏主動性。
調查中發現,有68.48%的學生表示最感興趣的課是實訓或實習課,有18.79%的學生喜歡專業理論課,僅有12.73%的學生喜歡基礎課,在對學生關于基礎課程的看法的調查中發現,有40%的學生表示愿意學習語數外這些基礎課,但學不會。以上調查表明,學生對于需要動手和與實際相聯系的課程比較感興趣,對于純理論的課程不是很喜歡。而且從中考成績看,有超過半數的學生語數外這三門基礎課程的基礎差,所以會出現學習這三門基礎課程有意愿,但是苦于基礎差,聽不懂的現象。
在問及“課堂上是否愿意參加老師和同學的互動”時,73.94%的學生表示愿意互動;在問及“期末復習的情況”時,55.76%的學生表示只有老師給了復習范圍,學生才被動的應付著背背,缺乏主觀能動性,但僅有8.84%的學生認為考試不用復習,考試就等著抄別人的,說明學生對于考試的態度還是端正的,對于應該怎么考試的認識還是正確的,所以學生對于學習的態度也是正確的,只是缺乏主動性;在對任課教師的滿意度的調查中發現,63.64%的學生認為滿意,僅有4.85%的學生表示不滿意,說明教師在課堂與學生的相處很融洽,教師教學方法得當,還是能讓學生滿意的。
1.2 學生課外以及課余學習現狀
在“你課余用于學習的時間多少是”的選項中 ,有47.27%的學生課余學習時間為不足1小時的,32.73%的學生課余學習時間為1-2小時,僅有20%的學生每天課余學習時間為2個小時以上。在問及“每天晚上用在學習上的時間”時,有60.61%的學生學習不足1小時。通過以上兩個問題可以發現學生課外學習情況不佳,除了學生自身的因素以外,父母也是造成孩子課外學習狀況不佳的一個主要因素,通過調查發現,86.67%的學生是與父母一起生活的。其中,對家庭經濟情況的調查發現有50.91%的學生,家庭情況一般,通常父母是通過務農和打零工等方式維持生計的,所以一半以上的父母精力有限,不重視學生在家的學習情況。
在對學生課余時間所看書的情況進行調查的時候發現,56.97%的學生看小說或是雜志,從跟學生的訪談中發現,這些小說和雜志多以娛樂性質的為主,關于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的書籍,學生們不感興趣。其中有28.48%的學生表示,有時間就上網打游戲了,僅有14.55%的學生看教科書。從這個調查我們可以發現,學生課余讀書情況不佳的原因分別來自于學生,家長和學校三個層面。學生對于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不感興趣,求知欲差;從家長層面來看,調查中發現,家長學歷普遍偏低,僅有7.88%的學生家長學歷是大專及以上,44.85%的學生家長是初中及以下學歷,其中高中或中專學歷的學生家長占47.27%。所以,在學生的課外讀物方面,家長由于學歷的限制,不能給與學生很好的支持與引導;從學校層面來看,主要問題主要出在教師身上,課外還看教科書的學生僅有很少的學生,說明科任教師缺少對學生的引導,在訪談中發現很多學生不看教科書,是因為看不懂,所以任課教師在講課之前,應該先讓學生了解熟悉教科書的設計原則和邏輯順序。另外,在教科書編排上面,教師應該考慮學生的年齡和學生所處的時代特征和社會大環境的特點,在教科書編排內容上,多加入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和學生感興趣的內容。
1.3 學生對學校的滿意度
學生被問及對所學專業的滿意度問題時,49.09%的學生對現在所學專業表示很喜歡很滿意,41.21%的學生表示一般,學什么專業都無所謂,僅有9.7%的學生對自己所學的專業表示不滿意。說明接近一半的學生還是喜歡自己所選擇的專業,對專業的興趣直接決定著學生的學習狀況,但有相同數量的學生對所學專業表現出了無所謂的態度,這種隨意的態度就造成學生學習動機不強烈,對學習也是很隨意的態度。當問及“對學校最滿意的地方是”,36.36%的學生表示是學生管理,35.76%的學生表示是安排實習就業,其中對教學管理滿意的學生僅有27.88%,說明教學管理方式嚴重影響學生學習情況,通過對學生的訪談中發現,目前被調查的班級大多數科目采用的是試卷考試形式,教師的授課方式多為講授式,很少用到其他教學方法。
1.4 學生未來的工作打算
通過問卷調查發現。50.3%的學生對未來將要做的工作表示比較迷茫,43.64%的學生有明確的目標或計劃,但僅僅有6.06%的學生表示對未來的工作完全沒有目標。在問及“將來找工作最看重什么”,43.03%的人看重工資,36.97%的學生看重工作前景,僅有20%的學生看重工作環境。在接下來的調查中,當問及學生“自己找工作的優勢是什么”,62.42%的學生認為是自己所學的專業,使自己掌握了一技之長,僅有16.36%的學生認為是年輕體力好,但也有21.21%的學生認為是沒有想過,不清楚。通過這方面的調查,發現學生對未來要參加的工作,還是迷茫的,中職畢業之后的目標不清晰,造成學生缺乏學習動機,對于未來工作的期待,學生認為工資收入排第一,工作前景排第二,而工作環境是學生不在意的方面。但大多數學生都明確,自己未來找工作的優勢是自己的專業,所以學生在前面的調查中對實訓等實操性課程,以及專業課程相對感興趣,從訪談中了解到,是因為學生們認為實操性課程和專業課程對未來找工作有很大用處。
2 對策與建議
針對調查中發現的問題,本文分別從學生,家長和教師三個層面,提出了以下一些對策和建議。
2.1 學生層面
教師要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課堂上,認真聽課,絕對不玩手機,教師對于從來不玩手機的同學,給予一定獎勵,樹立榜樣示范,帶動其他同學向榜樣學習;另外,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學習定計劃,從具體計劃定起,首先是讓學生了解每節課的重點和難點。教師在每節課上課之前,要引導學生了解本節課都要學習什么內容,哪些知識是重點要掌握的,哪些知識是要會運用的,哪些知識是只要了解一下就可以的。讓學生形成習慣能做一節課的計劃,以后就做一個學期,一個學年的的計劃,甚至是未來的計劃,學生有了計劃之后,就相當于有了明確的目標,目標是保證學習情況的前提,才能進一步促進學生改善的學習現狀。
2.2 家長層面
家長要改變觀念,不能一味的認為,教育只是學校和老師的事情;學生的教育是家庭與學校合力之下的教育,在學生的教育中,家庭教育其實更重要,家庭教育的方向如果能與學校教育的方向保持一致,那么對于學生的教育就是家庭與學校的合力教育;倘若家庭教育的方向跟學校教育的方面不一致,那么學校教育的效果會減半。所以,平時家長應該與班主任老師多溝通聯系,及時了解學生在校情況,對于教育孩子方面的困惑,家長可以多與班主任老師交流學習;另外,平時家長要多花些時間在學生身上,因為中職學生,正處于可塑性很強的年齡階段,容易受外界的影響,如果家長給予正確的引導和及時的關注,幫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學生受用終身。相反,如果家長不花時間在學生身上,這個階段學生養成的不良習慣,以后也無法改掉,甚至更加嚴重。
2.3 教師層面
教師要努力創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建議教師在教學中嘗試東京大學佐藤學教授提倡的“學習共同體”,教師要讓教學過程慢下來,但學生其實學的更快。學習共同體是指:作為學習者的學生及作為助學者的教師共同構成的團體,教師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進行溝通、交流,共同完成學習任務,因而在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形成了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的人際聯系。在傳統教學中,教學的組織形式采用的是班級授課制,教師與學生之間都是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可以很自然的形成學習共同體。在這個學習共同體中,教師扮演好自己的助學者角色,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對所學的科目有興趣,想學習,只有這樣才是改變學生學習現狀的根本所在。
3 結語
學生是教學活動的對象,是教學活動的重要要素,而學生的學習狀況又是評價教學活動是否成功的一個重要指標。所以,我們應該更多的關注學生學習當中出現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提出了一些具有可行性的對策和建議,希望對改善學生的學習現狀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王翠榮.高等職業院校學生學習動力狀況的調查分析[J].職業教育研究,2007(1):42-43.
[2]高永亭.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厭學成因分析及教育對策[J].中等職業教育,2007(23):11-13.
[3]張彩俠,曹彬,楊新勝.關于中職生學習現狀的調查[J].職教論壇,2009(8):63-64.
[4]蒙俊健.中職學生學習現狀調查與對策研[J].Occupation,2012(01):26-27.
[5]李秉德,李定仁.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