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陽宗 仲琴 柴廷林
酒泉市教育黨工委按照十九大提出的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以辦人民滿意教育為目標,“圍繞教學抓黨建,抓好黨建促教學”,深入實施鑄魂、青藍、育人、圓夢“四大工程”,著力做實學校基層黨建,強力助推教育發展。
實施“鑄魂工程”,著力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
以強化理論武裝為重點,堅持落實四項制度,著力加強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健全落實黨委(黨組織)中心組學習制度,組織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和重要崗位干部學習黨的政治理論、重大決策部署,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為先導,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學校貫徹落實。規范落實“三會一課”制度,組織黨員認真學習黨章黨規、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推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不斷增強黨員教師的“四種意識”, 自覺與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認真落實領導班子民主生活會和黨員組織生活會制度,自覺查找和解決領導班子、黨員隊伍在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遵守各項紀律方面的突出問題,做合格黨員;扎實落實黨員黨性分析、民主評議、繳納黨費、“先鋒指數”考評、主題黨日等制度,加強黨員教師日常管理,保持黨員隊伍的先進性、純潔性。全面落實常態化的黨員與全體教職工政治理論學習制度,實行黨員每周一次、全體教職工兩周一次的“雙層固定學習日”制度,認真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形勢與政策等教育,深入進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中國夢宣傳教育,引導教職工增強政治認同感和教書育人責任感,有效提高了教職工隊伍的思想政治素質。
實施“青藍工程”,著力提升教師隊伍專業素質
以提升教師專業素質為重點,借助五大載體,深入實施“青藍”工程,發揮黨員在教師專業成長中的先鋒帶動作用。大力實行新老教師結對組合提升。根據專任教師隊伍實際,采取黨員老教師特別是特級教師、隴原名師、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等名師與年輕教師“一對一”或“一對幾”結對組合的形式,為每個年輕教師配備一名“導師”,明確培養目標,帶動提升業務能力。大力深化課堂教學講評活動。針對不同教師群體,組織開展優質課評選、公開課聯評、過關課評估、示范課展示等課堂教學講評活動,樹立一批落實教學常規管理與深化教學模式改革相統一的課堂教學典型,帶動提高教學水平。大力推進名師培養提升計劃。制定省、市、校各級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等名師培養計劃,加大對現有名師及黨員名師工作室建設的支持力度,充分發揮其在培養名師、提高師能中的輻射帶動作用,不斷壯大名師隊伍。大力加強教師業務能力提升培訓。根據本學校教育教學基本特點和教師專業成長規劃,分年度制定教師培訓計劃方案,形成集中辦班+選派外出+遠程教育+校本培訓的組織模式、統一命題+菜單選題+整改問題的內容模式、積分制+學時制的考評模式,把培訓覆蓋面落實到全體教師,把培訓精準度延伸到教學環節,進一步提高教師培訓質量。大力開展教育教學課題研究。以分學科教材教法研究為選題重點,以黨員教師牽頭組建教研課題攻關組為主要形式,在全體教師中開展教育科研課題研究,確保達到教師人人有課題、人人有貢獻、人人有成果和人人有提高,每年取得一批得到國家、省、市、校認定的教研成果。
實施“育人工程”,著力提升學生思想道德水平
推動建立以黨組織為主導、黨員為骨干、群團組織配合、教師全員參與、家庭社會協同的學校德育工作機制,發揮六個方面的作用,提升學生思想道德水平。充分發揮黨員教師師表作用。在加強黨員教師管理基礎上,面向全體教師開展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家庭美德和個人品德教育,建立健全嚴格的教師師德表現約束、監督、管理、整訓、考評機制,在教師中有組織地開展牽手家庭困難學生、學習困難學生、身體殘疾學生等關愛行動,樹立教師隊伍為人師表的良好形象。充分發揮班主任骨干作用。注重在優秀黨員教師中選拔班主任,建立健全符合本學校特點的班主任工作考評機制,積極為班主任開展工作創造人力、時間、制度、環境和經費條件,組織開展多層次優秀班主任、先進班集體表彰活動,認真落實班主任工作待遇,調動班主任工作積極性,塑造具有吃苦耐勞、恪盡職守品質的班主任形象,以身作則傳播優良品質。充分發揮學生群團組織帶動作用。健全共青團、少先隊、學生會等群團組織,選派青年黨員負責群團組織工作,面向全體學生廣泛開展寓教于樂的主題教育活動,適時組織開展參與環境整治、幫助孤寡老人等社會實踐活動,傳遞學生思想品德正能量。充分發揮校園文化滲透作用。以群團組織和黨員教師為骨干,以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歷史文化、理想信念文化和民主法治文化為重點,結合學科教學、課外活動、節日慶典和藝術教育,根據學生年齡、心理、才藝特點開展主題活動,積極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氛圍,以氛圍影響人、塑造人。充分發揮家校聯動協同作用。以黨員教師為骨干,推動落實家長委員會、家長會議、家長培訓、教師家訪等家庭教育制度。定期開展家長開放日、家長評學校、家長接待周等活動,全方位構建家校互通、聯動機制,進一步強化家校協同,共同做好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充分發揮社會資源支持作用。結合思想品德課程教學,由學校黨組織負責,積極利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教育基地、法制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駐地部隊基地、生態示范基地、關工委組織等社會資源,定期不定期開展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活動,提升學生思想道德水平。
實施“圓夢工程”, 著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學校黨組織聚焦學生成才,把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體現在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幫助學生和家長圓夢上。把圓夢體現在強化每一位領導表率上。黨員領導及中層干部以質量立校、質量立身意識為先導,在履行分管工作職責中緊扣聚合教育質量要素、服務教育教學中心畫好“同心圓”,帶頭包掛年級、包抓學科,在年級、學科教師團隊中發揮了“領頭羊”作用,為廣大教師做出表率。把圓夢體現在優化每一例備課質量上。黨員教師根據本校課時備課基本規范要求、備課質量要素、評價標準、檢查機制和考核辦法,積極創建小組備課、集體備課活動,共同提高備課質量。把圓夢體現在提高每一個課時效率上。黨員教師以打造高效課堂為目標,帶頭執行本校教學常規管理辦法,落實以課堂教學為中心,從課前、課中到課后每個環節的教學管理規范,力爭把每一堂課都上成優質課。把圓夢體現在做好每一份試卷分析上。黨員教師堅持問題導向,重視對每次教學成績測試、學業水平考試情況的研判,發現、反思和整改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效果上存在的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在做好試后講評的同時,不斷改進教學模式和教學行為,切實解決考卷反饋的上一階段學生學習存在的各種問題。把圓夢體現在批閱每一本家庭作業上。黨員教師認真落實上級教育部門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規定,堅決克服“題海戰術”傾向,準確把握家庭作業、課后作業的質與量,認真批閱學生作業。把圓夢體現在關愛每一名學生成長上。黨員教師帶頭樹立愛生情懷,平等對待每一名學生,關注每一名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和學習成績,給予學習困難、家庭困難學生更多關心,大力培育優良學風。學校黨組織配置“黨員志愿服務站”,為黨員在學生學習和個性特長發展中提供服務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