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玲
【摘 要】目的:對前置胎盤治療中改良式剖宮產術的應用效果進行研究。方法:選取我院產科同期收治的56例前置胎盤患者為研究對象,并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8例,對照組采用傳統剖宮產術,觀察組采用改良式剖宮產術。觀察兩組患者的恢復情況、手術指標和并發癥發生狀況。結果:觀察組總恢復率96.43%高于對照組總恢復率89.29%,兩組數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以及術后疼痛狀況明顯高于觀察組,組間差距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觀察組并發癥總發生率10.71%顯著低于對照組并發癥總發生率35.71%,組間數據比較有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前置胎盤治療中改良式剖宮產術的應用效果顯著,優勢明顯,可以在臨床中大力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前置胎盤;改良式剖宮產術;效果
【中圖分類號】R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9-03--01
前置胎盤通常在孕婦患者妊娠28周后出現,是患者在妊娠晚期出血的主要原因。該癥不僅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損傷,還會對嬰兒的發育有所影響,因此要及時接受治療。其治療方式在以前主要為傳統剖宮產術,但由于該治療方式在術后以及術后會對患者造成一定的創傷,因此已經逐漸被改良式剖宮產術所取代。故本文所要研究的重點是前置胎盤治療中改良式剖宮產術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到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患有前置胎盤孕婦患者56例為研究對象,并平均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兩組,每組28例,且年齡均在25~39歲,平均年齡(31.8±3.8)歲。其中,對照組中初產婦15例,經產婦13例,年齡在25~36歲,平均年齡(30.2±3.7)歲;觀察組中初產婦14例,經產婦14例,年齡在26~39歲,平均年齡(31.0±3.9)歲。兩組患者基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治療方法
對照組使用傳統剖宮產術治療,即患者全身麻藥起效后,開始使用常規手法進行開腹,并逐漸把腹腔打開,將子宮下段的膀胱子宮返折膜打開,然后刺破羊膜并將羊水吸出,待患者順利將胎兒勉出后,縫合切口[1]。
1.2.2 觀察組治療方法
觀察組使用改良式剖宮產術治療,也是患者全身麻醉起效后,在患者兩側骼前上棘連線下為切口,在患者皮膚切出13~15cm長度的傷口,以便進入腹腔。用食指將腹膜外脂分離以撕開腹膜,從而順利避開血管把子宮下段全層切開,然后把胎膜刺穿,將羊水吸出,待患者將胎兒順利娩出后,觀察患者出血情況,以便及時止血,并用可吸收線縫合胎盤剝離面以及子宮肌層,從而進行常規關腹[1]。
1.3 標準
觀察兩組的手術情況,對兩組患者的恢復情況(完全恢復、基本恢復、未恢復)、手術指標(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排氣時間以及術后疼痛狀況)和術后并發癥發生狀況的數據進行觀察,前者數據越高說明患者恢復情況越好,后兩者數據越低說明觀察組的治療方式越好。
1.4 統計學方法
對本次研究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和分析,計量數據和計數數據分別用均數±標準差和百分比的形式來表示,前者采用t檢驗,后者采用X2檢驗,組間差距P<0.05說明數據有顯著的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恢復情況比較
觀察組中完全恢復例數為20例,總恢復率為96.43%,對照組中完全恢復例數為17例,總恢復率為89.29%,明顯劣于觀察組,組間差距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詳見表1。
2.2 兩組患者手術指標比較
觀察組的手術時間以及術后排氣時間明顯比對照組要短,術中出血量要比對照組少的多,術后疼痛狀況顯然輕于對照組,以上各項數據結果均說明觀察組的手術治療情況要優于對照組,組間差距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詳見表2。
2.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狀況比較
在兩組各28例患者中,觀察組術后出現并發癥的患者例數為3例,并發癥總發生率為10.71%,而對照組患者術后出現并發癥的患者例數為10例,并發癥總發生率為35.71%,明顯高于觀察組(P<0.05)。具體數據詳見表3。
3 討論
眾多妊娠期并發癥中,前置胎盤是其中較為嚴重的一種病癥,而目前的臨床研究結果也并沒有找到前置胎盤明確的發病機制,但通常認為患者妊娠、孕產史、剖宮史、流產史次數較多,或者有不良的生活習慣、子宮形態異常等方面會引起前置胎盤。
在前置胎盤的臨床治療上,傳統的剖宮產手術雖然在出血控制和分娩結束方面有良好的效果,但仍然存在術中出血量大、疼痛狀況嚴重以及術后并發癥較多等不好的現象。因此,為了改善治療效果,減少患者痛苦,醫療人員發現在前置胎盤中應用改良式剖宮產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傳統剖宮產術在應用中出現的問題。
綜上所述,前置胎盤治療中改良式剖宮產術的應用效果顯著,優勢明顯,不僅能夠提高治療效果、緩解患者痛苦,還能減少并發癥發生率,可以在臨床中大力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張丹丹.前置胎盤治療中改良式剖宮產術的應用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7, 10(8):143-144.
凌鳳杰.前置胎盤治療中改良式剖宮產術的應用價值探討[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3):427-427.
馮聰敏.前置胎盤治療中改良式剖宮產術的應用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 16(94):115-116.
趙麗.分析改良式剖宮產術應用在前置胎盤治療中的臨床效果[J].中外醫療, 2016, 35(2):66-67.
劉宏艷.前置胎盤治療中改良式剖宮產術的應用效果分析[J].醫藥衛生:文摘版, 2016(7):00247-00247.
趙金梅.改良式剖宮產術治療前置胎盤的臨床效果[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6, 9(33):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