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榮
【關鍵詞】 語文教學;模擬教學法;重要性;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23.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4—0058—01
模擬教學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應用,不僅與時俱進,還適應了新課程理念的要求,而且還對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水平、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有重要的影響。故本文在談了“模擬教學法”的重要性后,對于如何提升其在小學語文中應用水平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能對小學語文教學提供一些思路。
一、模擬教學法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性
模擬教學法主要有情景模擬和角色扮演教學法等,主要是一種互動教學法。具體來說,是指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模擬扮演某一角色或教師通過生動形象的課堂教學來感染學生,呼吁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尊重學生個性,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模擬教學”相關的實踐是必不可少的環節,也是提高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
1. 有利于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靈活性,加強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課堂的靈活性是營造良好課堂氣氛,加強師生之間溝通互動的必要條件。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基于教材內容的基礎之上,創設相應的情景,從而吸引學生通過角色扮演融入情景中,給予學生逼真的情感體驗,從而加強師生間的交流互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
2. 提高學生進行語文學習的積極性。將情景模擬和角色扮演應用到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創設有趣的情景,吸引學生參與到情景教學中,不僅提高了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的興趣,亦有利于喚起其對語文學習和情景參與的熱情,從而改變以往語文教學中死讀書、背死書的模式,提高了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積極性。
3. 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情景模擬和角色扮演教學法強調的是學生主體性的充分發揮,將其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有利于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情景中通過角色扮演愉悅身心,并充分發揮自己的空間想象力,從而使小學生的個性得到充分的發揮,培養了其創新思維能力,符合社會對創新型人才的需求。
二、模擬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為提高模擬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效果,可以采取以下應用策略:
1. 教師要認真備課。在開展“模擬教學法”上課之前,首先,教師要根據班上學生情況及課程要求等選擇可行的情景模擬主題,要求主題可操作性強,并且具有互動性和合作性,同時要與學生的生活更加貼切,能夠引起學生的共鳴。案例選擇時,要注意將深奧的理論通俗化,以便讓學生準確地理解其中的基本觀點和基本原理。其次,案例要力求簡潔,能在上課時間內完成,但也不能過于簡單,否則就起不到鍛煉學生的作用,失去了演練的意義。再次,對學生進行分組,布置相關情景模擬任務。教師在此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積極對模擬教學課堂中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解答和解決,最后要做出對該課堂的深刻反思和總結。這就需要教師能夠充分備課,做到對“模擬教學法”的充分重視和了解。
2. 凸顯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實際教學中,模擬教學法常常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一種是開展全班集體學習活動。不管采取哪一種形式,教師都要重視引導學生全面、全體參與實踐。所以,在“模擬教學法”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注重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3. 洞察學生心理,創設教學情景。小學生年齡較小,雖然自主學習能力及自制能力較差,但具有較重的好奇心以及較強的模仿能力。因此,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這種心理特點進行情景創設,并結合教材內容、動畫等設置生動形象的角色,吸引其主動參與到情景教學中,營造輕松愉悅、活潑的教學氛圍,以便于更好地向小學生傳授新知識。
4. 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完善教學情景。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存在是運用情景模擬和角色扮演教學法的重要支撐。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等,通過播放與教材內容相匹配的背景音樂、視頻、圖片等來營造更加直觀、形象的情景環境,充分調動學生的五官感受,感染學生情緒。
5. 師生共同做好課后的評價、總結和反思。對“模擬教學法”的效果,師生都要實事求是地進行評價。對表現優秀的教案、課件在班級或者年級里展出,并組織優秀者在全年級或下一年級學生中進行教學展示,將其課堂教學拍攝錄制,供學生自己和同學反復觀看,不斷提高。這不僅給試教者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保證了試教者順利完成教學任務,而且提高了全班學生的聽課、評課能力。
編輯:張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