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和軍
【摘 要】目的:探討分析多種西藥聯合運用不良處方引致的臨床藥物不良反應事件類型和引致原因,并提出相關解決應對策略。方法:在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期間,將我院藥劑科開具的444張因多種西醫藥物聯合應用而誘導生成的不良處方選做研究對象,針對多種西醫藥物聯合應用引致的不良反應類型和引致原因展開系統化的統計分析。結果:本次研究中入選的444例因多種西藥聯合應用引致的藥物不良反應患者群體中,有127例患者發生過敏藥物不良反應,有54例患者發生嘔吐藥物不良反應,有59例患者發生乏力藥物不良反應,有64例患者發生頭暈藥物不良反應,有41例患者發生頭痛藥物不良反應,有37例患者發生水腫藥物不良反應,有21例患者發生發熱藥物不良反應,有17例患者發生惡心藥物不良反應,有13例患者發生皮疹藥物不良反應,有11例患者發生睡眠不足藥物不良反應,有120例患者因不良配伍發生藥物不良反應事件,有105例患者因重復用藥發生藥物不良反應事件,有111例患者因用法失當發生藥物不良反應事件,有108例患者因劑量失當發生藥物不良反應事件。結論:不良配伍、重復用藥、用法失當和劑量失當是臨床中誘導多多種西藥聯合應用處方患者發生藥物不良反應事件的基本原因,且患者實際展現的臨床藥物不良反應事件類型本身具備多樣性,需要臨床藥師予以充分關注,并采取適當措施加以干預控制。
【關鍵詞】多種西藥聯合應用;藥物不良反應;表現類型;引致原因;臨床分析
【中圖分類號】R1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9-03--01
本文以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期間,我院臨床藥劑科中出現的444例因多種西藥聯合運用背景之下引致發生額藥物不良反應事件結果展開了系統分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與方法
在2016年11月-2017年10月期間,將我院藥劑科開具的444張因多種西醫藥物聯合應用而誘導生成的不良處方選做研究對象,針對多種西醫藥物聯合應用引致的不良反應類型和引致原因展開系統化的統計分析。
1.2 臨床評價觀察指標
統計測算多種西醫藥物聯合應用發生不良處方事件條件下,西醫藥物不良反應事件的引致原因和表現類型。
1.3 統計學方法
擇取統計學軟件包——SPSS19.0完成數據處理。針對患者的各項計數性數據資料指標選取(n,%)形式加以表示,實施統計學百分比重計算處理。
2 結果
2.1 本組444例多種西藥聯合運用引致的不良反應類型分布
本次研究中入選的444例因多種西藥聯合應用引致的藥物不良反應患者群體中,有127例患者發生過敏藥物不良反應,患者數量占比為28.60%(127/444),有54例患者發生嘔吐藥物不良反應,患者數量占比為12.16%(54/444),有59例患者發生乏力藥物不良反應,患者數量占比為13.29%(59/444),有64例患者發生頭暈藥物不良反應,患者數量占比為14.41%(64/444),有41例患者發生頭痛藥物不良反應,患者數量占比為9.23%(41/444),有37例患者發生水腫藥物不良反應,患者數量占比為8.33%(37/444),有21例患者發生發熱藥物不良反應,患者數量占比為4.73%(21/444),有17例患者發生惡心藥物不良反應,患者數量占比為3.83%(17/444),有13例患者發生皮疹藥物不良反應,患者數量占比為2.93%(13/444),有11例患者發生睡眠不足藥物不良反應,患者數量占比為2.48%(11/444)。
2.2 本組444例多種西藥聯合運用藥物不良反應事件的引致原因分布
本次研究中入選的444例因多種西藥聯合應用引致的藥物不良反應患者群體中,有120例患者因不良配伍發生藥物不良反應事件,患者數量占比為27.03%(120/444),有105例患者因重復用藥發生藥物不良反應事件,患者數量占比為23.45%(105/444),有111例患者因用法失當發生藥物不良反應事件,患者數量占比為25.00%(17/444),有108例患者因劑量失當發生藥物不良反應事件,患者數量占比為24.32%(108/444)。
3 討論
西醫藥物治療方法是臨床中針對類型多樣的疾病患者展開治療干預過程中需要運用的重要方法,類型多樣的西醫藥物制劑在臨床疾病患者治療處置過程中的引入運用,支持和保障患者獲取到了科學且系統的治療干預,為患者基礎性生存質量的不斷改善優化做出了重要貢獻[1-3]。
在具體化的西醫臨床藥物治療干預活動的組織開展過程中,類型多樣的藥物制劑在聯合運用過程中,極易發生相互作用和不良反應,應當引起充分關注和重視[4-5]。
本次研究過程中獲取了的獲取的數據性研究結果,直觀揭示了在多種西醫藥物聯合應用背景之下,引致患者發生藥物不良反應事件的主客觀因素本身具備多樣性,且患者具體展現的藥物不良反應事件。具體涉及了過敏、嘔吐、乏力、頭暈、頭痛、水腫、發熱、惡心、皮疹、睡眠不足等多個具體化表現類型,需要引起臨床藥師群體的廣泛關注,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展開干預處置,繼而在不斷改善患者的藥物治療方案條件下,優化患者的整體性臨床治療結果。
結語:
不良配伍、重復用藥、用法失當和劑量失當是臨床中誘導多多種西藥聯合應用處方患者發生藥物不良反應事件的基本原因,且患者實際展現的臨床藥物不良反應事件類型本身具備多樣性,具體涉及了過敏、嘔吐、乏力、頭暈、頭痛、水腫、發熱、惡心、皮疹、睡眠不足等,需要臨床藥師予以充分關注,并且采取適當措施加以干預控制。
參考文獻
郭志豪,曾文堯.多種西藥聯合應用的臨床不良反應分析及其應對措施[J].北方藥學,2016,13(09):153-154.
吳亞蓀,韓紅英.多種西藥聯合應用的臨床不良反應分析及其應對措施[J].智慧健康,2018,4(04):84-85.
張博.研究多種藥物聯合應用的臨床不良反應及對策[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11):135-136.
楊軍玲.多種西藥聯合使用的不良反應與臨床合理用藥對策[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8,3(07):105-106.
徐建軍.頭孢菌素類藥物聯合其他藥物的不良反應及其對策[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25(21):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