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瀚生
同學把他父親的遺像掛在客廳醒目的墻壁上,目的是每次進屋時能一眼看見。遺像上的父親目光炯炯,寬寬的額頭,臉帶親切和善的微笑,穿著威武的工商制服。
同學經常向我講起他父親生前的故事。小時候同學的印象里,他父親回到家里非常嚴肅,見同學不用心做作業或者做了錯事,就嚴肅地批評同學,一點也不給情面。要同學重做一遍,直到他滿意為止。父親在外面也是這樣嚴肅的讓人感覺有點兒不近情理嗎?同學母親告訴同學:“不是。父親對待同事總是微笑著說話,誰有困難找到他,他是有求必應。但處理問題時公私分明,嚴肅認真,工作稱職。”因工作稱職,同學父親年年評為先進工作者。同學家里的墻壁上貼了二十多張他父親的獎狀,同學以此自豪。他父親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特別愛惜自己的制服。有一天同學母親不小心弄壞了他的制服,他嚴肅地批評同學母親:“多次囑咐注意我的制服,你根本沒有聽進耳里!”“已經破了,找單位再領一件新的制服。”同學也幫母親圓場:“是啊,不就是一件制服嗎?找個借口尋單位再要一件新的。”他一聽就發火,吼同學:“不要替你母親講情,這不單單是制服破與不破的問題,換不換新制服的問題,它是一個人工作認真不認真的問題。再說制服可以隨便領嗎?任何事都得講規矩,不能搞特殊化!”他發火的樣子非常可怕,抿緊嘴巴,眼睛珠子似乎要鼓出來。那次把同學嚇得跑出屋外不敢回家。但最后還是他四處找著了同學,把同學牽回家里,并在路上囑咐同學:“你好生記著我的話,長大了干工作嚴格要求自己,而做好工作就表現在細節上。像你母親弄破了我的制服,就是細節工作沒有做好。”當時同學不理解父親的話,后來讀了《細節決定失敗》這本書,就對父親的嚴肅和認真釋懷了。
由于嚴格執法,有人當面威助同學的父親:“你這樣扛著土磚不換肩秉公辦事,總有一天會上當的!”同學父親不以為然。但一個星期后,同學父親在秉公執法時遭人用棍子重重的擊打,頭上還挨了一棍子,由于打的重,當場鮮血順著臉頰流下來。同學和他母親趕到醫院時,見他躺在病床上臉色蒼白,頭上纏著白色的紗布。同學母親埋怨他:“你呀,叫我怎么說你呢?處理問題講究策略,要學會四面光滑,處理不了的事往上交,省得自己吃虧啊!”他氣得咬牙切齒:“聽聽你說的什么話?這是一個工商人員的家屬說的話嗎?閉上你的嘴!”他想把身子往上提一下坐起,但掙扎幾下沒有坐起來。同學母親繼續埋怨:“像你這樣工作時腦筋不轉彎,是不是想哪天被人打死撇下我們母子倆啊?”他被這話進一步激怒,扯直嗓子沖同學的母親咆哮:“滾出去!”在同學的記憶中,這是他父親發火最厲害的一次,氣的胡子發直,至今讓同學記憶猶新。
幾年后同學考上大學,填寫大學志愿時,他父親要他填工商管理專業:“我這輩子干在這個部門,沒干出驚天動地的事,希望你將來比我干得好。”同學讀大四那年,他父親擔任了那個小鎮的工商所書記,同學特意回家祝賀。他父親卻說:“工作變動只是換個符號而已,工作性質是一樣的。”從此,他父親工作更加積極和努力了,經常下班回家后繼續工作到深夜。同學勸他父親注意身體。他父親說:“世上只有病死的,沒有累死的。”到了冬天,同學父親每天上班都穿著他那件灰色的挺拔威武的制服大衣,因個子高,走在雪地里的背影特別酷。
想到還有三年就要退休了,同學父親就加倍的工作,凌晨三點回家是經常的事。同學母親擔心他的身體:“哪有像你這樣工作拼命的?”他笑說:“干了一輩子工商,太喜歡這份工作,擔心退休后沒有工作機會了,所以要珍惜,能多干一點就多干一點,再說我是工商所的書記,我要給大家帶個好頭啊。”
可能是忘我工作的因素,同學父親沒到退休年齡就躺進了醫院,進去之后再也沒有走出醫院的大門。臨死時他特別囑咐同學:“我干了一輩子工商,你現在也是一名國家的工商人員,我希望你的兒子將來也是一名工商人員,你能答應我嗎?”同學堅定的誠懇地點頭。所以他死的時候沒有遺憾,面帶微笑。同學趕緊用手機拍下了父親微笑的瞬間,最后放大成為了父親的遺像。對同學而言,父親的微笑是對全家人最好的叮囑,讓是他為人的準則和前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