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凱 張莉 梁成柱
【摘要】現代物流是我國物流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在此環境下,推動我國鐵路貨運的發展對于服務社會經濟發展,降低社會物流成本意義重大。通過對鐵路貨運現階段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對經濟發展新常態下鐵路貨運發展有利條件的探索,總結出現代物流環境下鐵路貨運的相關對策,力求達到現代物流水平。
【關鍵詞】現代物流 鐵路 貨運 對策
鐵路貨運作為運輸行業的主要途徑之一,在我國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由于其建設初期投資高,對于鐵路線路的建設及機車的購買成本要遠高于其他運輸方式,一旦某條鐵路網線拆除,造成的損失較大。因此,在現代物流發展的大環境下,為提高鐵路貨運的核心競爭力,必須要對現有的情況進行分析總結,找出適應新常態下的發展策略。
一、現階段存在的問題
(一)運營模式單一
首先,鐵路貨運的營運缺乏彈性。為保證貨運的經濟合理性,必須滿足一定的貨運量后方可運輸,因此,限制了鐵路貨運的靈活性。其次,與其他企業的經營模式欠缺融合[1]。業務方式比較單一,主要以鐵路貨運站到站的運營方式,缺乏貨物承運前及交付后的增值服務。
(二)客戶滿意度不高
由于運輸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多次搬運裝卸,導致鐵路貨運的貨損率較高,并且,對于運輸費用高、價格信息公示不夠、鐵路貨運歷時較長、需要理賠的訂單處理不及時導致客戶的等待時間過長等一系列問題得不到高效的解決方案。因此,鐵路貨運的顧客滿意度難以提升,市場競爭力受到影響。
(三)缺乏高端管理和技術人才
隨著現代物流的快速發展,高端管理及技術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吸引更多的人才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部分。尤其是對于鐵路貨運過程中物流信息系統的管理、科學的裝卸運輸技術等都需要大量的專業的人才,而不是簡單的勞動力。因此,高端的管理技術人才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影響因素。
(四)運輸方式缺乏靈活性
國家對物流產業的規劃是實現與客戶的點對點服務。然而對于鐵路貨運的實際情況來說存在一定的制約性,體現在其點對點的服務范圍多數只能局限于鐵路周邊,加之與其他運輸方式的銜接不足、合作不深,這給客戶帶來了極大的不便,造成部分客戶流失,這也是阻礙鐵路貨物運輸產業發展的關鍵問題。并且,其他運輸行業的快速發展使鐵路貨運市場競爭力受到威脅。
(五)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尤其是對于鐵路貨運的配套設施建設[2]
已有的鐵路貨場的周邊交通環境不能達到正常貨運作業條件,使貨物裝卸效率受到影響,點線配合受到制約;部分物流基礎設施過于老化,影響作業效率,缺乏先進的物流設備,不能適應現代物流發展需要。
(六)對于鐵路貨運能耗重視不足
我國對鐵路貨運產生的能耗還未引起足夠關注,對于減少能耗的政策措施以及相關的技術研究不深,也沒有形成具體的節能減排措施,成為經濟新常態下物流行業發展的障礙。
二、發展優勢
近幾年,由于我國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產業化結構不斷調整,使得我國物流行業成為世界最具成長性市場。鐵路貨運向現代物流發展過程中存在許多的發展優勢。鐵路運輸因其特有的運輸方式使其相比其他運輸方式存在更多的運輸點與運輸線,加之,客戶可以廣泛的來自各個行業,而且運輸過程中可以免受氣候條件的干擾,減少因不利氣候條件帶來的風險,滿足貨物的準時運輸及安全穩定,爭取以低成本、長距離、全天候、安全便捷、綠色節能環保的優勢,為客戶提供“全品類物流、全流程服務、全方位經營、全過程管理”的高品質服務,使我國鐵路貨運在現代物流的環境下能夠穩步發展。
三、相關對策
(一)對現有的經營模式進行完善
鐵路運輸的實際運營過程中存在一些較為固化的傳統經營理念,已經不能滿足現代物流環境下的消費需求,因此必須進行改善。比如,加快不同區域間協作機制的建設進程,完善貨運定價機制,使其更具靈活性。與此同時,對于相關部門的工作人員尤其是管理者,必須進行定期的培訓,使其工作理念隨服務需求不斷更新,以便確保企業能夠快速發展。
(二)以客戶需求為發展導向,使物流網絡布局更加合理
實現貨物實時追蹤。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及信息網絡,將原本分散的商流,物流,信息流和采購、運輸、倉儲配送等環節緊密聯系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供應鏈。優化客戶下單的過程,或實現全程網上受理,使其更加人性化,為客戶提供便利、節省時間。而且,可以通過與各個行業建立合作關系達到擴大客戶服務范圍的目的,從而有利于多方在經濟發展中實現共贏。
(三)重視高端技術人才的培養和引進
在鐵路貨運發展的同時,一定要將人才培養作為重點,定期對員工進行專業技術知識及相關職業素質的培訓及考核,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為鐵路貨運做出應有的貢獻。
(四)積極發展以鐵路運輸為中心的多式聯運體系
圍繞貨運代理、商業配送、多式聯運、社會化儲運服務、流通加工等多種社會物流服務需求,滿足現代物流環境下的新要求,使鐵路貨運的服務深度和廣度得以提升。鐵路貨運等相關部門應積極發現自身具有的優勢,用好物流基地、貨運樞紐等節點功能,鐵路運輸企業連同其他企業建立核心競爭力互補合作,形成鐵路物流服務網絡。
(五)加強鐵路貨運的基礎設施建設
完善與鐵路貨運相關的受理、倉儲、裝卸、配送等配套基礎設施建設,及時調節鐵路貨運供給與物流市場需求變化的沖突,使鐵路貨運過程中的各點、線、面銜接更為緊密,合作更加融洽,以提高整體貨運效率[3]。
(六)加強技術創新,促進節能減排
通過推進技術改造及研發,實現鐵路貨運節能減排目的。采用新能源,例如光伏發電技術,使用清潔電能減少燃煤排放。從結構節能、技術節能和管理節能三個方面消除體制內存在的羈絆,以推動鐵路貨運節能減排的開展,實現鐵路貨運的可持續發展[4]。
四、結語
隨著我國相關政策的大力支持,鐵路貨運作為我國運輸行業的主要成員,緊抓發展契機,成為現代物流的主要發展目標。及時找出以往鐵路貨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順應鐵路貨運及整體物流行業發展的有利條件,總結出現代物流環境下鐵路貨運的相關對策,使鐵路貨運的現代化物流進程促進我國運輸行業的經濟發展,進而為我國現代化鐵路運輸行業及綜合國力的增強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趙生俊.基于鐵路現代物流視角下的貨運營銷發展研究[J].鐵道貨運,2017(8):13-16.
[2]陳志業.我國鐵路發展現代物流對策探討[J].鐵道運輸與經濟,2017,39(1):33-35.
[3]劉啟鋼.鐵路現代物流發展戰略選擇與對策[J].長安大學學報:社科版,2018,20(01):38-44.
[4]周新軍.鐵路貨運節能減排現狀與對策研究[J].鐵路節能環保與安全衛生,2017,7(4):183-187.
作者簡介:梁凱(1989-),男,漢族,石家莊井陘人,石家莊鐵道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碩士,研究方向:物流規劃與布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