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艷
【摘 要】目的:研究產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干預措施。方法:選擇2015年5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產后出血產婦設作研究對象,分析引起產后出血的原因,根據產后出血原因實施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結果:30例產后出血患者產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宮縮乏力20例占66.67%、胎盤因素5例占16.67%、軟產道損傷1例占3.33%、凝血功能障礙3例占10%,其他1例占3.33%。結論:分析引起產后出血的原因后,實施有效的預防措施,通過產前護理干預和產程觀察、產后監護等護理措施,對已出血患者積極治療和護理干預,可以促進患者臨床康復,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產后出血;原因;護理措施;研究;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9-03--02
產后出血是導致孕產婦死亡主要因素,要占到50%以上。為保證孕產婦的生產安全,減少產后出率,保證產婦的分娩安全[1],本次研究中,選擇2015年5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產后出血產婦設作研究對象,對產后出血原因分析后,實施有效的干預措施,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5年5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30例產后出血產婦設作研究對象,所選30例出血產婦均符合產后出血相關診斷標準,分娩后24h陰道出血量>500mL,分娩的2h內陰道出血量>400mL,排除了精神疾病,肝腎功能不全的患者。年齡21~35歲,平均(28.1±1.2)歲;孕周36~41周,平均(38.1±0.2)周;初產婦23例,經產婦7例。
1.2 方法
30例產后出血患者產前、產時、產后均接受全面檢查,監測各項生命體征變化情況,及時搶救產后出血,配合有效的護理措施,具體護理內容如:①產前護理。分娩期臨近時產婦會因疼痛產生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恢復生產能不能順利完成,新生兒是否健康等。護理人員加強孕婦的孕期保健指導,指導產婦生產前接受檢查,評估產婦的基本情況,了解產婦孕期情況。對高危妊娠產婦要及時治療。在產婦入院時帶領產婦參觀科室和病房周圍環境,講解生產相關知識,尤其是產后2h子宮收縮和陰道流產等內容為產婦講解,定時測量產婦生命體征。②產時監測。在第一產程時,護理人員要詳細記錄產婦產程和胎兒基本情況,觀察記錄產婦排便、排尿等情況,指導產婦多休息,將異常情況及時上報醫師處理。護理人員與產婦通過語言的交流,提高產婦分娩的信心,在使用催產素時也要按規范應用,加強產婦宮縮感,減少產后出血情況。進展到第二產程時,護理人員要監測產程,預防第二產程時間延長,觀察胎兒胎心,對產婦實施腹壓護理,計算分娩后出血量,可以合理應用縮宮素,從而減少出血量。進展到第三產程時,由于胎盤剝離異常會引起胎兒死亡,所以,護理人員要及早發現,在分娩出胎兒30min以后,若胎盤仍未分娩出來,就要及時以人工剝離的方式處理,預防產婦出血量過多。當產婦將胎盤分娩出后,及時觀察胎盤胎膜完整狀態,若出血量不能控制時就要上報醫師及時處理。③產后監護和急救護理措施。產后高峰期是產后2h內,所以,護理人員隔30min要對產婦子宮進行按摩,若產婦有緊張情緒、面色蒼白或休克等癥狀出現時,要及時對產婦急救處理。分析引起產婦產后出血的原因后,根據出血的不同原因及時實施有效的護理方法,及時為產婦補充血容量,糾正失血性休克,例如:因子宮收縮乏力要以宮縮劑、按摩子宮等方式幫助產婦止血;若出血是由于軟產道損傷,要及時將產道出血傷口縫合;若出血是由于胎盤因素,可以及時取出胎盤,實施人工剝離胎盤預防產婦發生出血性休克,同時,使產婦呼吸道保持在通暢的狀態[2]。
1.3 觀察指標
觀察并記錄本次研究中30例產后出血患者的產后出血原因,包括宮縮乏力、胎盤因素、軟產道損傷及凝血功能障礙等。
2 結果
30例產后出血患者產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是宮縮乏力20例占66.67%、胎盤因素5例占16.67%、軟產道損傷1例占3.33%、凝血功能障礙3例占10%,其他1例占3.33%。
3 討論
產后出血是比較嚴重并發癥,情況嚴重時甚至會引起產婦休克,使產婦、新生兒生命安全受到的嚴重的威脅。產后出血主要原因包括子宮收縮乏力、軟產道損傷、胎盤因素、凝血功能障礙等,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在所有產后出血因素中要占到70%左右。子宮收縮乏力因素是引起產婦產后出血的主要因素,當產婦產程時間過長,胎產次數過多,多胎妊娠等情況都會引起子宮收縮乏力[3]。胎盤因素包括流產因素,子宮感染因等,都會損傷產婦的子宮,誘發子宮感染,甚至引起胎盤粘連,導致產后發生出血。軟產道損傷因素包括,子宮強烈收縮感或急診都會加速產程,導致軟產道撕裂損傷,增加了產后的出血率。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分析產后出血原因后可以實施護理干預措施,例如:對子宮收縮乏力產婦可以注射宮縮劑,按摩產婦子宮促進子宮的收縮,不過要避免過早對胎兒臍帶與子宮的擠壓,避免子宮正常收縮被影響,子宮中有胎盤殘留時也要及時手術清理,護理人員對產婦實施精神安慰與支持,都能有效預防產后的出血,提高產科的護理質量,促進產婦及早康復[4]。
綜上,分析引起產后出血的原因后,實施有效的預防措施,通過產前護理干預和產程觀察、產后監護等護理措施,對已出血患者積極治療和護理干預,可以促進患者臨床康復。
參考文獻
楊杰.產房助產士對產后出血的預防及護理措施總結[J].基層醫學論壇,2017,21(21):2856-2857.
張佳楠.陰道分娩產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護理[J].實用婦科內分泌雜志,2016,3(7):144-146.
陳秀甜,陳冬梅,唐邵青,等.產房助產士對產后出血的預防和護理體會[J].中國實用醫藥,2015,17(21):265-266.
周靈芳.分娩產婦產后出血的原因分析及護理措施[J].醫學信息,2014,10(13):4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