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繼彬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26-0-01
前言:
唐朝是我國歷史上公認最為強盛的王朝之一,一代文學巨擎“詩仙”李白橫空出世。李白的詩歌富有浪漫主義色彩,風格獨特,獨樹一幟。李白出生在四川綿陽,屬于古代巴蜀地區。巴蜀文化對李白的浸潤,無論身居何處,李白詩歌中都富含深深的故鄉情懷,因此,李白的詩歌若隱若離地呈現出巴蜀記憶。
一、巴蜀文化對李白詩歌藝術風格的浸潤
“金城湯池,沃野千里,天府之國”,“天府之國”優越的物質條件,巴蜀人豐衣足食,致使文化得到了良好的發展。當地的達官貴人都沉浸在酒樽前,文人墨客,吟詩作對,各領風騷。巴蜀的浣花溪、摩珂池、文廟、合江亭等地,都成為文人吟詩的對象。富裕的巴蜀地區,文化產業興盛,巴蜀文化的積累和發展,為人們留下了神奇的文化世界和神妙的心靈世界。李白出生在巴蜀地區,受到地域文化的影響,并融合巴蜀各地文化于一身,正所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李白逍遙意識濃厚、瀟灑浪漫的詩歌風格,深受巴蜀文化的影響,使李白詩歌在盛唐詩壇獨樹一幟。巴蜀地區濃郁的宗教文化豐富了李白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巴蜀地區具有神秘的原始宗教,神話傳說存在于大街小巷,因此巴蜀地區的文化氛圍具有夸張性和神秘性。唐朝以儒家思想為主導地位,同時巴蜀是道教的發源地,道教文化興盛至極,李白在此環境中成長,深受道儒思想的熏陶。道教文化倡導逍遙的出世態度和追求自由、隨其自然的觀點,給李白的生活和詩歌以巨大沖擊,古老的神話傳說給予了李白創作以用之不盡的素材。宗教文化不僅在思想上影響著李白,同時也培養李白道儒的人生觀念。從“倘逢騎羊人,攜手凌白日?!笨梢钥闯隼畎讓Π褪竦貐^的宗教文化記憶尤深。巴蜀地區山青水秀,這也熏陶了李白浪漫飄逸的性格。雄闊的高山,潺潺的流水,茂密的山林,悅耳的蟲鳴鳥叫,賦予了李白自然親和的詩歌創作源泉。
二、巴蜀文化的交融
巴蜀文化的多樣交融造就了李白詩歌的氣勢如虹。唐朝時期的文人墨客在文學作品中變現出開闊的事業、自由浪漫的思想、積極向上的態度、保家衛國的氣概;展現了我國古代人民鼎盛時期的精神狀態。李白作為唐朝最著名的詩人,其詩歌強烈而鮮明地表現出唐朝昌盛的狀態。李白執著地追求人生理想,不僅僅是因為自身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同時也是時代背景下精神的激勵與鼓舞,這種現象給李白的詩歌注入新鮮的血液,豐富了李白詩歌的意境和神韻。唐朝時期的詩人,都是富有魅力的人物。在唐朝文人墨客之中,李白的魅力是難以媲美的,李白以一種“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力量深深的折服了當時的讀者。李白的魅力首先來源于李白在巴蜀文化的源遠流長、生動活潑、韻味無窮的環境中成長,巴蜀文化對李白完美獨立的人格進行了滋養和哺育,而唐朝文化的繁榮融合了南北文化和中外文化。而李白一生經歷了唐朝由繁榮到衰落,在這種多種文化交融的情況下,成就了李白獨具一格的詩歌風格。
三、李白詩歌中巴蜀意象
李白一生之中創作了近千首詩歌,其作品蘊含這深厚的宗教文化內涵,詩歌的巴蜀情懷直接表現于游仙詩中,或蘊于山水詩中,或藏于送贈詩中。詩歌的主要內容也是以大量的神話傳說、道家的典故和宗教術語為主,其中“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直接述說了李白對蜀中生活的回憶。李白的一生都在漫步華夏大地,尋仙問道,時常回眸故土,其作品中充滿了巴蜀意象。從“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宣城見杜鵑花》)可以看出,這首詩是李白在宣城郡觸景生情,濃重的鄉思襲上心頭;如“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中,李白通過豐富的想象,用男女情愛的方式以抒寫志同道合的友情,給予抽象的“愁心”以物的屬性,它竟會隨風逐月到夜郎西,即巴蜀地區。述說了李白心中充滿了對家鄉的思念,無人可述,無人理解,只有將愁心寄托與明月。又如“九天開出一成都,萬戶千門入畫圖。草樹云山如錦繡,秦川得及此間無?!保ā渡匣氏灿嵞暇└枋住罚┲忻鑼懓褪竦貐^錦城的魅力,沒有別的地方可以與之相比較。李白的《早發白帝城》也是被世人熟知的詩歌,詩中對巴蜀自然景觀的描寫,更是成為巴蜀地區的經典。“蜀僧抱綠綺,西下峨眉峰。為我一揮手,如聽萬壑松。客心洗流水,馀響入霜鐘。不覺碧山暮,秋云暗幾重。”(《聽蜀僧溶彈琴》)此詩寫蜀地一位和尚彈琴技藝之高妙,對知音的感慨以及對故鄉眷戀之情。李白詩歌中歌頌巴蜀文人的作品也比比皆是,“十五觀奇書,作賦凌相如”是描寫李白最初是跟書中的司馬相如學習文學;“賦達身已老,草玄鬢若絲”對揚雄的感嘆;“正見當壚女,紅妝二八年。一種為人妻,獨自多悲凄”對巴蜀才女卓文君的吟詠。李白狂傲不羈的性格、追求自由、逍遙的氣質,伴隨著李白走過浪漫傳奇的一生。李白的詩歌以歌、行、吟、賦等為題的,隨心所欲、筆法多樣,達到了隨情而作,隨性而作的文學境界。其作品中鮮明的巴蜀意象,因帶有濃濃的“鄉愁”而沖擊著詩迷的心房。
結論:
總之,通過本文的分析,李白出生巴蜀地區,在巴蜀地區的宗教文化、山川風物、鄉風民俗、時代背景的影響下成長,李白的思緒品格與文學選擇也趨向于狂傲不羈、追求自由的方向。李白的詩歌有對巴蜀先賢的傾慕、對巴蜀文化的宣揚、對巴蜀風景的贊美。其詩歌具有濃濃的巴蜀意象,巴蜀文化也因李白的詩歌更加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