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浩 楊敏學
摘 要:2017年上映的《嘉年華》是一部具有強烈現實主義色彩的女性電影,以兩名少女被性侵為線索,揭示了青少年女性在當前社會所遭受的不公和傷害。導演文晏在這部影片中塑造了以小米、小文為代表的少女,以莉莉為代表的青年女性,本文將通過對這些女性形象的分析,探討當前青少年女性的生存現狀和困境。
關鍵詞:嘉年華;青少年女性;他者;困境
作者簡介:趙浩(1992-),男,漢族,山東省棗莊市人,河北大學藝術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戲劇與影視學。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26--01
導演文晏在《嘉年華》中通過對諸多青少年女性形象的塑造,展現不同年齡階段女性的生活狀況和生存困境:小米力圖確認身份的合法性和對成熟的欲望;小文在經歷性侵之后的性格和生理變化;莉莉被固化為男權社會中的“他者”所遭受的悲慘境遇。戴錦華說過:“性別議題經常是一種表征,其背后是一個更大的、更糾纏的、更急迫的社會問題”。[1]因此,本文就以青少年女性為例對《嘉年華》中的女性形象進行分析。
一、傷痕:少女小文和小米
法國思想家列斐伏爾曾經說過:“身體是權利分析最特殊、最集中的地方,肉體將會直接卷入某種政治領域,權利關系直接控制它、干預它,給它打上標志,訓練它,折磨它,強迫它完成某些任務、表現某些儀式和發出某些信號。”[2]《嘉年華》這部影片的敘事是圍繞兩名小學生——小文和小新遭遇性侵而展開,這也是兩名少女的身體遭遇,在男權社會中所受到的侵犯和傷害,體現兩性之間的不平等。小文在這部影片中被塑造成具有三重弱勢身份:一是性別上作為女性遭遇性侵,在討回公道的路上一波三折,而且還被男權所控制和打擊;二是家庭關系上,小文生活在單親家庭,母親流連舞場,缺少家庭溫暖;三是在社會關系上,小文作為學校里的一名差生,被同學欺負和侮辱,還被老師指責耽誤別人學業。正是這三重弱勢身份,因此影片在小文的監護人告發性侵者的時間上進行了橫向拉伸,體現了少女維權的艱難和女性話語權的缺失。[3]
小米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打工妹,沒有戶口,也沒有身份證。在整部影片中,小米一直在追求自己身份的合法性,這也暗示了當今女性想要實現自己的獨立身份以及能夠讓社會承認和接受的合法性地位。影片中的小米試圖通過購買一張假身份證來確認自己身份的合法性,這也成為小米敲詐孫會長一萬元現金、出賣自己身體換錢的原因。其次,在小米心中一直渴望著成熟并壓抑著自己的性欲望,按照拉康理論,小米佩戴金色假發和手中的口紅在潛意識上消解了孩子未成年人的身份,取而代之的是成熟的女性,即性意味的對象。最后,被小廣告玷污的夢露雕像被移出了,不僅意味著少女被性侵事件的解決,而且也意味著女性被玷污、被欺凌的現狀得到改變,女性的生活會有著一個光明的未來。
二、他者:青年女性莉莉
電影中的莉莉和小米是一種層級遞進式的關系,小米被生活所迫選擇出賣自己的身體,完成向莉莉的轉換。莉莉看似外表放蕩不羈,以撒嬌賣嗲來應付身邊行行色色的男人,但是在莉莉的內心深處卻在渴望一份穩定而又真摯的愛情。莉莉實際上是中國傳統女性形象的代表,將自己的命運附屬在男性身上,甚至不惜成為男性的私有財產。也正是這種思想,所以才導致了阿健將莉莉“獻給”別的男人時,莉莉沒有反抗只是默默地承受這一切,在她心中根深蒂固的依舊是傳統的倫理道德對她的束縛。
影片中的莉莉還代表著在男權社會中被固化的“他者”。波伏娃認為:“定義和區分女人的參照物是男人,而定義和區分男人的參照物卻不是女人。她是附屬的人,是同主要者相對立的次要者。他是主體,是絕對,而她則是他者。”[4]在男權社會當中,大部分女性都將自己封閉在男權的社會當中,并且固化為男性的附屬品,成為男人眼中的“他者”,以此來尋求男性的庇護,莉莉也是如此。在影片中,莉莉作為青年女性已經具備了明確的性別意識,在她第一次出場時身著粉紅色外套,涂著鮮紅的指甲油,身材婀娜,面龐姣好。在這個男權社會中,莉莉以其身體優勢充當著自己的保護色,從而周旋在各種男性角色之中。盡管如此,這位傳統女性的思想代表受到的傷害和侮辱依舊沒有減少,遇人不淑造成她意外懷孕、墮胎,最后離開了這座她所生活的海濱城市,沒有反抗,最終選擇了逃避。莉莉雖然固化為男人眼中的“他者”,但是這個社會并沒有對她溫柔以待,這也說明了女性一直處于被摧殘的弱勢地位,實現真正男女平等的道路異常艱難。
結語:
青少年女性是缺乏自信的:女孩認為自己不用對未來負責;她認為對自己提出許多要求是沒有用的,因為她的命運最終不是取決于她。她獻身于男人,并不是因為知道自己低于他,而是因為獻身于男人,才建立起這種自身低下的想法。事實上,她并非提高了自身的人的價值,才在男性眼中獲得價值:而是按照男人的夢想去塑造自身,才能獲得價值。影片中的青少年女性正是在這種思想的左右下,才有小文遭遇性侵表現出的鎮定自若,小米出賣身體時的從容,莉莉對愛情的包容,這些都對根深蒂固的男權思想所進行最為強烈的控訴。
參考文獻:
[1]戴錦華.當下的性別想象中,深刻地存在著“多妻制”幽靈[DB/OL].鳳凰網文化,2015-12-16.http://culture.ifeng.com/a/20151216/46694029_0.shtml.
[2]布萊恩·勞森.空間的語言[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38—42.
[3]朱紅.解讀電影《嘉年華》中的女性形象[J].視聽,2018(05):101.
[4][法]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陶鐵柱譯.第二性[M].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1998: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