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春泉
摘 要:福建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福建海上絲綢之中和的開通與地方貿易的盛行,使得福建地域文化精神與品格被重新塑造。在中西方文化碰撞的歷史進程當中,福建是中國近代文化轉型的重要推手,可以說正是因為海上絲綢之中的發展,為中國文化的演進提供了歷史的契機。本文主要探討福建在中西方文化碰撞中的扮演的重要角色。
關鍵詞:福建;中西方文化;碰撞發展
[中圖分類號]:G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26--01
福建有天然的優良港口,福建在我國海上貿易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說福建是我國海上貿易的起點,它是亞洲海上貿易航線的重要樞紐。明代鄭和下西洋把我國福建的海上絲綢之中的地位進一步加以鞏固,福建的福州和泉州也成為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因為海上絲綢之路對福建的地域文化產生重要的影響,對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有重要的價值。
1.海上絲綢之路對福建地域文化的影響
1.1海洋精神
漫長的海岸線,眾多的優良港口,大量與不間斷的海上貿易,使得海洋精神深深的融入到福建地方文化當中。福建與各國商人的廣泛接觸,使得海洋成為福建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重商舶、輕遠游的精神成為福建地方文化的重要代表。在長年的海上貿易活動中福建人養成了團結協作、求真務實、重視實踐,以及具有勇于開拓、對外開放、包容豁達的精神。福建人對海洋有極強的探索精神,即使明清官方的海禁也未能阻止福建人踏入海洋的腳步。海上絲路的不斷拓展意味福建人具有不斷進行開拓的精神,彰顯了拓展與延伸的文化內涵,鑄就了福建人獨特精神特質。
1.2多元文化
福建是一個多元文化匯聚的地域,在福建文化的內核深處體現著多種文化基因特征。因為海上絲路的快速發展,使得福建成為海洋民族外來人口匯聚地,這不僅帶來了地方的繁榮,而且也帶來豐富的各種文化現象。福建本土文化極大地吸收了外來文化,從而成就了福建的多元文化特征。首先,福建地方有元宗教的特征,在福建本地儒家文化的同化下,伊斯蘭教、天主教等皆有傳入,這些宗教與地方儒家文化產生了深入的碰撞,“天儒相斥”的論戰在福建爆發,東西學之爭也對福建地方文化的建設產生深遠的影響。其次,移民文化的興盛繁榮,進一步使得東西方文化在福建交融碰撞。福建人在海上絲綢之路的影響下,在血脈里融入了敢于冒險、通于開拓精神,這些文化基因也極大地影響了福建僑民的精神特質。隨著福建僑民不斷的走出國門,福建地方文化進一步擴散至亞洲周邊地區。福建本地居民又受到外國僑民的影響,因此使得本地文化被變異和改造,從而形成獨特的地域文化風情。
1.3西學東漸
西學東漸是近代以來的重要學術風潮,西學東漸的思想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近代福建文化的發展。尤其近代以來我國福建海上絲綢之路蓬勃發展過程中,受外來積極輸出的西方文化技術影響,進一步滿足了人們對自然界的好奇心,從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福建地方乃至全國的文化特征。隨之而來的是婚配、醫藥、政治、經濟與飲食方面的變化。首先,在西學東漸視角下,福建地方文化更愿意主動的接觸和了解西方文化,促進中西方文化碰撞活動的興盛。另一方,西學東漸進一步促進我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深入對比,這對于促進民族覺醒有重要的意義。
2.海上絲綢之中與福建文化的碰撞分析
2.1促進地方文化覺醒
我國近代處于積貧積弱和被動挨打的狀態,這使得中國有識之士把目光投向西方。福建成為中國與外國交往的重要平臺,福建文化與西方文化的撞擊,進一步培育了我國大批現代化人才。這些人才有效地促進了中國的進一步轉型發展。正是因為有了海上絲綢的支持,才對推動中國的發展變革起到了堅實的推動輔助作用。正是因為福建較早的接觸到西方文化,才有助于培養一批改革中國命運的福建人,從而促進中國社會的快速發展,為爭取民族獨立提供重要保障。海上絲綢之中為地方文化的輸出提供了有效的契機,正是因為海上絲綢之中貿易通道的搭建,使得我國以儒家文化為內核的福建文化得以廣泛傳播,從而對亞洲沿岸地區各國文化構建產生重要影響。
2.2推動了文化探索
海上絲綢之路為福建地方文化與西方文化碰撞提供了條件,多元的文化背景使得福建人更早地接觸西方人,福建因為有著眾多福建僑民,因此福建人在睜眼看世界時保持著獨特的眼光,在中西方文化交匯的福建,進一步消除了盲目自卑與盲目崇拜的精神,從而在學習西方的基礎上走向自強之路。尤其是在探索西方問題上,福建人對世界形勢保持了清醒的認識,例如,在林則徐等人的主持下進一步開闊了中國了解世界的先例,《海國圖志》、《瀛環志略》等都是在此風氣下面世的。
2.3敢為天下先
福建受海洋文明的充分影響,在很大程度上開拓與增長了福建人勇于嘗試拼搏的精神。無論從科學技術層而,還是制度規范建設方面以及文化內層基因方面,福建人都率先提出改革。福建人在西方文化的影響下,積極的購買西方的先進技術,加強對各種新型科學技術的探索,從而加強引領了中國現代化進程。通過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使得中國近一部了解了國際運作模式,同時又有助于為中國現代事業奠定了基礎。例如,船政學堂的建設,在特殊的歷史時期更及時的接觸到西方文明,并且使得福建人以敢為天下精神不斷沖擊著他人的思想與靈魂。
結論:
福建文化是交流匯聚的文化,正是因為海上絲綢之路增添的文化交流與碰撞渠道,才使得我國福建地方文化受到外來文化基因的深刻影響,從而實現了對福建地方文化精神品牌的塑造,滿足了福建地方文化繁榮發展的需要,從而影響了我國近代社會的發展,對促進中國中華民族的建設有重要價值。
參考文獻:
[1]王愛虎.從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史和文獻研究看新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價值和意義[J].華南理工大學學報,2015(1):1-14.
[2]李金明.福建應發揮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優勢[J].福建理論學習,2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