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明
【關鍵詞】 故事主題;小學英語;教學方法;應用
【中圖分類號】 G623.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5—0071—01
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主要的教學目標就是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使其能夠在學習這門課程中樹立自信心。為了能夠完成教學目標,作為英語教師,就需要對自身教學方法進行調整,選擇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方法,用故事教學法進行教學。
一、以故事為主題的小學英語教學具有的優點
在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開展以故事為主題的英語教學活動,不僅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進一步提高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一)提高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學生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更好地運用語言來表達。對于現階段的小學生來說 “學”與“用”是相結合的,由于學生處于對事物認識的初級階段,因而會將其所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在日常生活中。而故事教學法就注重學生在表達能力上的培養。如教師在給學生教學方位詞時,簡單來說就是in/on/behind/near這些方位詞。對于這些方位詞,雖然學生在其讀音上能夠很好地掌握,但是在應用上還存在一定的難度。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能夠采用故事進行教學。在故事選擇上,教師可通過狼來了的故事進行示范講解。當故事中的主人公在第一次欺騙情節中使用“There is a wolf in the cave.”在第二次中可適當地將原先句子改變為“There is a wolf behind the tree”,之所以這樣做,主要是讓學生能夠更加容易理解和區分各個方位詞之間所產生的區別??傊?,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故事教學法,既能夠幫助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方位詞的意思和表達形式,還在鍛煉學生表達能力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滲透文化意識
語言與文化知識是屬于互為一體的有機體,因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需要注重對學生在文化意識上的培養。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需要學生深入了解本國文化所具有的精髓,并領略外國文化的意義,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自身的文化修養。在故事教學中的文化經常會涉及到日常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如生活常識和地理人文等方面。所以,作為小學英語教師,在故事教學中,要能夠對學生進行思想、情感以及文化等方面的教育。
二、以故事為主題的小學英語教學方法應用
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所選擇的教學方法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在英語課堂教學上的效率。在備課時,教師必須要根據教材的相關內容與學生的學習能力來使用故事教學法。而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對這種教學方式的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眾所周知,興趣是學生學習最好的教師,因而在學生英語學習中占有重要作用。為了能夠在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并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作為小學英語教師,需要根據實際教學內容,并借助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來開展以故事為主題的教學活動,進而吸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而在活躍課堂氛圍中,教師可以從英語單詞的音、形和意等各個方面來進行。
(二)聽故事,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在課堂教學中利用故事作為主題來進行教學,不僅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同時還能有效改變過去傳統英語教學中比較枯燥的教學氛圍。由此可見,這種教學模式對學生學習英語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根據教學內容來為學生講解相關文檔故事。通過具有一定趣味性的課堂教學內容,使得學生在聽故事的過程中熟練掌握所學的相關單詞和語言交流方式,進而進一步擴展學生的英語詞匯量。
(三)講故事,增強學生表達能力
眾所周知,小學英語教學需要培養學生聽、說、讀、寫以及發音的綜合能力。因而教師在開展英語教學活動中,就能夠以故事為主題來進行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指導。在此過程中,可以組織學生自己講故事、編故事并表演故事,這樣做能夠充分發揮出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
綜上所述,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開展以故事為主題的教學活動,不僅能夠有效地調動課堂學習氣氛,還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小學生學習英語這門課程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進而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學習英語的樂趣,加深對所學知識的記憶。作為小學英語教師,要想更好地發揮出故事教學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優勢,就需要對這種教學方式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改進,為提高小學生英語學習能力不斷努力。
編輯:趙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