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琴 王艷 鄧遠平
【摘 要】:目的 分析預見性疼痛護理在骨科內固定物取除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研究對象選擇2017年1-10月在我科治療的內固定物取除患者118例,將他們按照入院治療的先后順序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59名,對照組采用常規止痛治療,研究組予以預見性疼痛護理,比較患者的術后疼痛評分及護理滿意度。結果 統計發現,研究組的術后疼痛評分以及對護理的滿意度都優于對照組,其對比結果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預見性疼痛護理,能有效緩解患者的術后疼痛,值得大力推廣。
【關鍵詞】:預見性疼痛護理 內固定物取除 應用評價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9-03--01
骨科內固定物取除病人較為常見,無論是哪個部位的內固定物取除術,術后疼痛都可以預見,這種不愉快的感覺常伴有內分泌、代謝、免疫和精神、心理改變,影響患者進行早期康復的意愿,甚至導致多種并發癥的出現。術后疼痛如果不能在初始狀態下充分被控制.可能發展為慢性疼痛【1】。所以,加強患者的疼痛管理非常重要。該文為了探討疼痛管理的新模式在骨科內固定物取除患者中的應用效果,選取2017年1-10月收治的118例內固定物取除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研究組的患者取得的效果更為滿意,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選取2017年1-10月期間來我科治療的118例內固定物取除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患者入院治療的先后順序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59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止痛治療,其男女比例為35:24,年齡最大者59歲,年齡最小者25歲,平均年齡(39.8±3.0)歲,其中肱骨骨折術后患者18例,脛骨平臺骨折術后患者26例,胸腰椎骨折術后患者15例;研究組采用預見性疼痛護理,其男女比例為33:26,年齡最大者60歲,年齡最小者25歲,平均年齡(39.0±3.2)歲,其中肱骨骨折術后患者19例,脛骨平臺骨折術后患者26例,胸腰椎骨折術后患者14例,所有患者均排除肝功能衰竭、腎功能衰竭及凝血功能障礙等疾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顯示均無統計學意義,表示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止痛護理,入院后予入院宣教,衛生處置,完善術前準備等,在術后病人發生疼痛后,再進行對癥處理,口服止痛藥或遵醫囑予止痛劑肌注,按需鎮痛。研究組在入院后除了常規入院宣教內容外,①添加了疼痛相關知識宣教,更新患者對疼痛的認識,使患者充分認識到疼痛的危害,術后對鎮痛藥物的不良反應以及作用予以重點宣教,同時指導開展疼痛控制與功能鍛煉,將患者擔憂藥物成癮的顧慮解除,鼓勵家屬也在疼痛管理中積極參與【2】。②科室成立疼痛管理小組,對疼痛管理的新知識、新理念進行培訓。③加強與醫生的溝通協作,在病人術前一日給予塞來昔布200mg口服,一日2次。④在術后動態評估疼痛程度,每個病房門后都貼有疼痛評估工具:面部表情量表法,在患者術后回房時、術后6小時、12小時、24小時,由護士對照評估表記錄患者當時的疼痛程度,便于發現疼痛與藥物的關系,以便調整用藥方式及劑量。⑤術后止痛藥物常規口服(塞來昔布200mg,一日2次,3-6天) +曲馬多100mg 肌注prn。⑥護理干預措施:安靜整潔的病房環境,舒適正確的體位護理,電磁療消腫止痛等。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在術后疼痛的評分結果,統計兩組患者對疼痛的護理滿意度。采用疼痛評分量表:0-10分,8-10分表示重度疼痛,4-7分表示中度疼痛,1-3分表示輕度疼痛,0分表示無痛。患者對護士的疼痛護理滿意度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進行,通過疼痛護理滿意度調查表(滿分為100分)進行調查,《59分表示差,60-80分表示良,》81分表示優。專人負責,問卷填寫后立即收回,并輸入電腦,統一處理。
1.4 統計方法
對研究中的兩組數據均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及分析,兩組患者的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數據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以|n(%)|表示,采用X2 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患者術后疼痛感知評分結果比較
對兩組患者在術后回房時,術后6小時、12小時、24小時的疼痛評分進行對比,研究組的疼痛評分明顯優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患者對護士疼痛護理滿意度結果比較
對兩組患者對疼痛的護理滿意度進行對比,研究組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內固定物取除患者在術后均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當疼痛過于強烈時會引起生理、心理的改變,生活質量下降,并發癥的增加,延遲了康復的時間。所以,有效控制疼痛是醫護人員共同的目標。在疼痛管理中,加強疼痛知識的宣教,更新疼痛護理理念,對患者可能出現的疼痛給予預見性的護理,降低疼痛程度,能促進患者早日康復,改善各項功能水平。該次研究中,實施預見性疼痛護理的研究組,患者術后多個時間點的疼痛評分均低于實施常規護理的對照組,患者對護士工作的滿意度也顯著提高到98.34%,高于對照組的83.88%。實踐證明,對骨科擇期手術患者實施預見性疼痛護理十分重要。實施預見性疼痛護理后,患者疼痛感顯著減輕,也轉移了患者的注意力,降低患者治療期間的負面情緒對療效的影響,可顯著降低術后并發癥等【3-5】。
綜上所述,預見性疼痛護理在骨科擇期手術患者中的應用具有重要的價值,在提高病人的舒適度,減輕病人術后疼痛及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上展現出優良的效果,值得實踐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成人術后疼痛處理專家共識[J].臨床麻醉學雜志,2010,26(3):190-196.
隋麗娟.超前鎮痛在骨科病房中的運用及護理研究[J].中國傷殘醫學,2016,24(19):70-71.
張艷,喬會峰.舒適護理對創傷骨科患者術后疼痛的影響分析[J].中外醫療,2016,35(23):153-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