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瑾
【摘 要】 目的 探討老年癡呆患者應用音樂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方法 臨床納入我院2014.10-2016.10期間收治的90例老年癡呆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入院順序分組,對照組45例(應用常規(guī)護理模式),觀察組45例(在對照組基礎上應用音樂護理干預),觀察兩組護理依從度,評估兩組心理狀況。結果 觀察組患者依從度達到77.78%,對照組則為62.22%,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依從度更高(P<0.05);接受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無差異(P>0.05),接受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焦慮、抑郁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心理狀況更好(P<0.05)。結論 老年癡呆患者應用音樂護理干預能提升患者對護理工作的依從度,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
【關鍵詞】音樂護理干預;老年癡呆;應用;療效;觀察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9-03--02
老年癡呆臨床又稱為阿爾茨海默癥(AD),屬于精神疾病,患者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生退行性改變,該病發(fā)病隱秘,疾病呈進行性發(fā)展,患者最先表現(xiàn)為記憶力下降,隨著病情發(fā)展逐漸失去基本認知能力,最終人格、行為均發(fā)生改變,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加重家庭和社會的負擔[1]。給予患者藥物治療的同時給予有效護理干預,改善其心理狀態(tài),提升患者對治療、護理依從度是臨床護理工作的重點,文章探討老年癡呆患者應用音樂護理干預的臨床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4.10-2016.10期間收治的90例老年癡呆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入院順序分組,對照組45例,觀察組45例。對照組:男24例,女21例;年齡范圍63-77歲,平均(70.72±1.21)歲,觀察組:男23例,女22例;年齡范圍63-78歲,平均(70.76±1.23)歲。兩組患者上述資料無差異,P>0.05。
1.2 方法
對照組:1.向家屬介紹疾病相關知識,包括病因和治療方法,加強家屬對疾病的認知度,科普疾病常見癥狀、注意事項以及護理要點。2.遵醫(yī)囑給予藥物治療,主要應用激素、非甾體抗炎藥物以及增強膽堿能類藥物,常見藥物包括加蘭他敏和他克林,改善患者腦部血液循環(huán),加強用藥指導,囑家屬監(jiān)督患者按時按量用藥。3.做好病房管理工作,保持病房環(huán)境清潔舒適,加強病房巡視工作,防止患者出現(xiàn)摔跤、墜床等意外;定期為患者翻身、拍背、按摩,保證患者肢體功能。4.做好飲食管理工作,根據(jù)患者身體狀況制定飲食方案,補充機體所需營養(yǎng)避免發(fā)生營養(yǎng)不良。5.加強與患者溝通,耐心傾聽患者說話,鼓勵安慰患者安撫其情緒,要充分尊重患者滿足其自尊心;給予護理時要保持微笑,保持耐心和細心。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強音樂護理干預。按音樂特性與五行五臟之間的關系選擇歌曲,按宮、商、角、徵、羽音律特性進行選擇,每種調式均選擇3首歌曲,按順序播放;選擇患者以前喜歡的、感興趣的音樂,播放給患者聽。播放音樂時選擇安靜的環(huán)境,讓患者佩戴耳機,調節(jié)好音量,音量<70分貝,2次/d,30min/次。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護理依從度,評估兩組心理狀況。依從情況評判標準[2]:患者能明確護理要求且準確回應表示完全依從;患者尚可明顯護理要求需在家屬指導下做出回應表示一般依從;患者完全不明白護理要求在家屬指導下也無回應表示不依從。心理狀況應用漢密爾頓焦慮量表和抑郁量表(HAMA、HAMD)進行評估,量表滿分分別為56、54,評分均與焦慮抑郁情況呈負相關,分值越低表明患者心理狀態(tài)越好。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用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依從情況
觀察組完全依從、一般依從的患者均多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依從度更高(P<0.05),見表1。
2.2 心理狀況
接受護理干預前兩組患者HAMA評分和HAMA評分無差異(P>0.05),接受護理干預后觀察組HAMA、HAMD評分均低于對照組,觀察組心理狀況更好(P<0.05),見表2。
3 討論
AD是一種智能障礙綜合征,屬于老年性疾病,患者認知能力、精神狀態(tài)以及行為感知能力均呈退行性改變,嚴重影響患者正常生活,加重患者家庭和社會的負擔。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不斷加快,AD的發(fā)病率也隨之不斷增高,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3]。如何改善患者精神狀況,提升患者治療護理的依從性對于治療該病十分重要。
常規(guī)護理模式包括 飲食管理、心理指導、健康知識科普、用藥指導等,全面整體的為患者提供護理服務,有效提升患者護理依從度,一定程度改善了患者抑郁、焦慮狀態(tài)。但王震[4]等人認為音樂護理干預應用于AD患者時效果更好,結合本文研究看出觀察組患者護理依從度更高,心理狀況改善更明顯(P<0.05),說明觀察組護理模式效果更佳。中醫(yī)學認為“五音療疾”,音樂的節(jié)奏感能有效調節(jié)機體神經(jīng)系統(tǒng)、心血管系統(tǒng)和內分析系統(tǒng)功能,進而引發(fā)心理反應和感知,改善患者心理狀態(tài),促進神智恢復;選擇患者曾經(jīng)喜歡的音樂還可以喚醒患者記憶,改善患者精神狀況和心理狀況。
綜上所述,將音樂護理干預應用于老年癡呆患者時能有效提升患者護理依從度,改善患者心理狀況。
參考文獻
劉麗純,劉燕.音樂治療對老年癡呆癥患者的干預效果[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5):1215-1216.
徐韓,陸春華,衛(wèi)昭華, 等.音樂治療對癡呆患者認知功能改善的效果[J].神經(jīng)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2016,16(5):554-556,557.
丁燕莉,陸春華,蔣良函.音樂治療對癡呆患者精神行為癥狀影響的研究進展[J].神經(jīng)疾病與精神衛(wèi)生,2016,16(3):347-350.
王震,李士貞,陳海英, 等.音樂療法對老年癡呆的影響研究進展[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4,20(12):1485-1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