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艷
【摘 要】目的:探討分析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的手術護理觀察的影響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5月到2018年2月接受治療的60例患者隨機分組,主要分為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方式進行護理服務,n=30),觀察組(實施手術室護理方式進行護理服務,n=30),比較兩組患者并發癥,以及護理滿意度的情況。結果:觀察組和對照組并發癥的發生率分別為6.6%、26.7%,觀察組優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對比可知,存在明顯的差異(P<0.05);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總滿意度分別為96.6%、63.3%,兩組數據對比可知,存在明顯的差異(P<0.05)。結論:手術室護理在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中具有積極的作用,不僅可以降低并發癥的發生,還會進一步提高護理滿意度,在臨床上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手術護理;效果觀察
【中圖分類號】R47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9-03--02
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不僅可以改善患者的關節功能,還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出現關節疼痛的情況。由于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具有一定的優勢,在臨床上得以廣泛的應用[1]。但是這種手術的難度系數非常大,患者在手術之后一旦出現感染的現象,就會嚴重影響其治療效果,因此,要對患者實施手術室護理,在臨床上具有顯著的效果,同時對護理人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標準。本次對60患者的護理方式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試分析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的手術護理觀察的影響效果,將結果進行總結,并作如下匯報。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5月到2018年2月接受治療的60例患者作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將這60例患者進行隨機分組,主要分為觀察組,例數為30例,對照組,例數為30例,觀察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為61到86歲,平均年齡為(72.6±2.5)歲;對照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齡62到85歲,平均年齡為(71.4±2.4)歲。兩組患者的常規資料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其中包括:檢測患者的生命體征、與患者進行溝通交流等。
1.2.2 觀察組
觀察組實施手術室護理,其主要步驟如下:一是術前護理,患者該治療方式缺乏一定認識和理解,容易產生悲觀、抑郁、恐懼負面的情緒,直接影響著患者的治療效果。因此,護理人員要對患者進行及時的疏導,并向患者講解手術開展的基本情況,使患者對手術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從而不斷的增強患者的自信心,使患者可以更好的戰勝疾病[2]。二是術中護理。護理人員要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一旦出現異常情況,一定要及時告知醫生進行處理;護理人員要協助患者擺放最舒適體位,有助于醫生更好的進行治療。另外,要嚴格控制手術室的溫度和濕度,溫度要在23℃左右,濕度要在50%左右即可。三是術后護理。在手術完成之后,要用大量額生理鹽水加0.5%稀碘伏液對患者的切口進行沖洗,并反復清點縫針、紗布等物品,防止出現遺留的現象。將患者的衣物整理之后推回病房,并密切關注患者的身體狀態,一旦出現異常,要及時醫師進行具有對性的處理,使患者的病情可以快速恢復。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并發癥的情況,其中包括感染、關節脫位、出血、血栓栓塞。并發癥的發生率=并發癥例數/總例數×100%。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后的滿意度,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對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患者得分大于或等于40分為非常滿意,25到40 分為一般滿意,小于25 分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滿意例數+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將收集到的數據通過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其中,計量資料使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所得數據均符合正態分布,用t檢驗,計數資料通過%表示,并用卡方加以檢驗;實驗樣本差異以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并發癥情況比較
通過對兩組患者的并發癥情況進行比較,觀察組出現并發癥的例數有2例,并發癥總發生率為6.6%;對照組出現并發癥的例數有8例,并發癥總發生率為26.7%,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對比可知,存在明顯的差異(P<0.05),具體數據見表1。
2.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通過對兩組患者護理后滿意度的情況進行比較,觀察組患者的總滿意度是96.6%,對照組患者的總滿意度是63.3%,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數據對比可知,存在明顯的差異(P<0.05),具體數據見表2。
3 討論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帶動了醫療技術的發展,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已經成為治療髖關節壞死的主要手段,它具有頭臼摩擦力小、穩定性高,局部反應小等有點,所以在臨床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3]。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雖然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但是該種手術對患者屬于一種侵入性的行為,會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造成嚴重的影響,會出現一些并發癥,比如:出血、感染等。因此,引起了患者和醫院的關注和重視。經過不斷研究與深入,實施手術室護理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療效果,一方面,可以在術前可以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有助于患者病情恢復[4];另一方面,在術中可以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對異常情況可以及時進行解決,降低并發癥的發生,術后對患者的切口進行及時的消毒清理,有利于增加患者對護理的滿意程度,提高臨床護理質量。
綜上所述,實施手術室護理可以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在降低并發癥發生率的同時;進一步可以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有助于患者病情康復,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龔鳳翔,鄧愛輝,劉蘭春, 等.協同護理模式在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病人中的應用及護理[J].護理研究,2015,(3):363-364.
楊靜.SuperPath微創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護理體會[J].養生保健指南,2017,(24):160.
尹勤珍.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60例疼痛干預[J].齊魯護理雜志,2015,(14):23-24.
張園園.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的手術護理配合分析[J].健康前沿,2017,(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