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小燕 邢海花
【摘 要】:目的:探討老年癡呆患者認知障礙的特征及臨床護理措施分析。方法:本研究隨機選取40例難治性高血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為收治時間,實施計算機式隨機分組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分別為2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臨床護理干預,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的智力狀態(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ADL)。結果:在護理后觀察組的智力狀態(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ADL)明顯優于對照組,且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老年癡呆患者中給予臨床護理可提升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在臨床中值得推廣。
【關鍵詞】:老年癡呆患者;認知障礙;臨床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9-03--02
前言
老年癡呆癥也叫阿爾茲海默病,該病是一種進行性發展的神經退行性疾病。老年癡呆患者的主要臨床表現為認知和記憶下降[1],我國老年人受到阿爾茲海默病的影響,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健康和生活質量[2]。本研究為探討老年癡呆患者認知障礙的特征及臨床護理措施分析,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故報告如下:
1 資料、方法
1.1 資料
本研究隨機選取40例老年癡呆患者作為研究對象,2017年1月到2017年12月為收治時間,實施計算機式隨機分組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患者分別為20例,具體資料如下:
觀察組——性別方面對比,男:女=12:8例;年齡方面統計,上限:85歲,下限60歲,平均值(73.28±8.54)歲;病程方面統計,上限:12年,下限2年,平均值(9.56+3.48)年。
對照組——性別方面對比,男:女=11:9例;年齡方面統計,上限:80歲,下限60歲,平均值(70.65±5.36)歲;;病程方面統計,上限:11年,下限1年,平均值(7.68±2.15)年。
實施統計學SPSS17.0軟件處理,當對比值具有統計學意義時,用P<0.05表示。
1.2 方法
1.2.1 對照組護理方式: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包括睡眠、運動、飲食、健康教育以及安全護理等。
1.2.2 觀察組護理方式: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臨床護理干預,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制定護理方案,其中包括行為干預、日常生活護理、心理護理,以患者為中心,做到周到、細致、全面的護理服務。老年認知功能障礙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語言和溝通障礙、解釋詞語或概念的能力減退、遠近記憶功能受損,因而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和不被家屬理解,醫護人員需要正確引導以幫助患者能夠順利進行治療和護理的操作。在護理操作進行時,由于患者對疾病知識了解不夠,易出現焦慮抑郁等情緒,所以需要經常與患者溝通交流,以免影響治療效果。給予患者富含維生素、高蛋白、高熱量的飲食,患者如食欲差,可給予靜脈補充增強機體的抵抗力。護理人員同時要從自身做起,熱情的服務,親切的態度,潔凈的衣著,密切關注患者的心理狀態,如患者出現心理障礙,及時進行對其安慰和疏導。可根據患者的興趣愛好和認知水平進行行為干預,如強化護理訓練、生活能力訓練。根據護理人員對患者恢復情況的了解,制定合理的訓練計劃。對于伴有心理障礙的患者安排音樂連發、參加興趣活動等;對于伴有攻擊行為的患者需分散其注意力,例如適度身體保護性約束、模擬在場療法、情感療法等;對于行為紊亂的患者采取肢體語言等方法進行心理護理等。
1.3 觀察指標
測評2組老年癡呆病患者的ADL評分、MMSE評分。
1.4 統計學處理
2組患者的ADL評分、MMSE評分均值使用“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達,采取t值檢驗,采取SPSS 22.0版本檢驗,其結果顯示為P<0.05時,說明2組患者的ADL評分、MMSE評分的上述指標具有顯著的差異。
2 結果
在護理后觀察組的ADL、MMSE各項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且有統計學意義(P<0.05)。如表1:
3 討論
老年癡呆患者多有同病家族史,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多,我國近幾年老齡化增多,每年老年癡呆患者顯逐步上升趨勢[3],老年癡呆主要變現為判斷力、記憶力不同程度下降,部分還會出現認知功能降低以及腦細胞的廣泛死亡,語言與思維障礙主要以患者的詞不達意、自相矛盾、語言缺乏邏輯為主,注意力、理解能力、判斷能力、表達能力、計算能力都會不同程度降低[4],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質量。在護理過程中需及時處理或調整護理計劃、嚴密觀察患者病情和患者體征以及行為變化,以此來提升護理效果[5]。根據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臨床特點和其嚴重程度給予不同患者認知功能訓練和康復護理。
在本研究中,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上給予了臨床護理干預,在給予了臨床護理干預后,觀察組的智力狀態(MMSE)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之間的差距具有統計學意義。
綜上所述,臨床護理干預老年癡呆患者認知障礙,可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和智力狀態,提高其生活質量,可在臨床中推廣實施。
參考文獻
阮靜瑩,陳志祥,王琦珠.護理干預對改善老年癡呆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22):152-152.
張莉.健康信念模式為框架的護理干預對老年癡呆患者認知功能障礙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14):27-30.
沈紅仙,殷淑琴,方玉紅.老年輕度認知功能障礙患者社區護理的干預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3,30(16):23-25.
趙英.早期家庭護理在改善老年癡呆患者輕度認知功能障礙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35):224-225.
劉瑛.老年癡呆患者認知障礙特征分析及護理的效果研究[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18):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