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東標 吳粵 文兵 潘志輝
【摘 要】目的:探討與分析早期腦室腹腔分流聯合顱骨修補術在顱腦外傷術后顱骨缺損并發腦積水患者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從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間內接收的顱腦外傷術后顱骨缺損并發腦積水患者中,隨機抽取58例患者,將其進行奇偶排序,29例奇數患者作為觀察組,行早期腦室腹腔分流術聯合顱骨修補術進行治療,29例偶數患者作為對照組,行腦室腹腔分流術聯合延期顱骨修補術進行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GCS評分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治療優良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后GCS評分高于對照組;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比較結果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顱腦外傷術后顱骨缺損并發腦積水采用早期腦室腹腔分流聯合顱骨修補術治療后顯著的改善了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了患者神經功能的恢復,并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幾率,臨床價值較高,值得推廣使用。
【關鍵詞】早期腦室腹腔分流;顱骨修補術;顱腦外傷;顱骨缺損;腦積水
【中圖分類號】R2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9-03--02
顱腦外傷是指由于外物造成的頭腦部損傷,我國臨床上常采用早期腦室腹腔分流聯合顱骨修補術治療顱腦外傷,極大的改善了患者的臨床癥狀,促進了患者意識的恢復,相較于延期腦室腹腔分流術來說,治療效果更為理想?;诖?,本研究主要選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間內接收的58例顱腦外傷術后顱骨缺損并發腦積水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早期腦室腹腔分流聯合顱骨修補術的臨床治療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從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間內接收的顱腦外傷術后顱骨缺損并發腦積水患者中,隨機抽取58例患者,將其進行奇偶排序,29例奇數患者作為觀察組,29例偶數患者作為對照組。觀察組中,男17例,女12例,年齡29~62歲,平均年齡(45.5±16.5)歲;對照組中,男14例,女15例,年齡26~63歲,平均年齡(44.5±18.5)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結果p>0.05。
1.2 方法
觀察組患者接受早期腦室腹腔分流術聯合顱骨修補術進行治療,首先采用去骨瓣減壓術進行治療,清除患者血腫,并對患者進行開腦膜,放置腦室引流管,進行引流,然后于腹部下行切口,通向患者的頸部,放置調節器,將患者的腦室管與腹腔管相連,清除顱內血腫與壞死組織后對腹腔管進行固定后行切口縫合;然后行顱骨修補術,打磨大小適宜的鈦合金顱骨,修補患者的骨窗,并采用釘進行固定[1]。對照組患者首先接受腦室腹腔分流術進行治療,手術方法同觀察組,6個月后行延期顱骨修補術治療。
1.3 療效評價與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優:患者意識清醒,肢體無殘疾,能夠獨立生活;良:患者意識清醒,肢體輕微缺陷,但能正常生活;差:患者意識清醒,肢體殘疾,無法正常生活[2]。采用格拉斯哥昏迷評分法(GCS)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昏迷評分,滿分15分,分值越高則說明患者恢復狀態越好并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后并發癥發生情況,例如腦出血、硬膜下積水、分流管阻塞等。
1.4 統計學方法
將本研究所得數據納入SPSS17.0.3軟件中進行統計與分析,計數資料對比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對比采用t檢驗;若P<0.05,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對比
通過以下數據對比分析可知,觀察組治療優良率高于對照組,比較結果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1。
2.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GCS評分情況對比
通過以下數據對比分析可知,兩組患者治療前GCS評分比較結果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GCS評分高于對照組,比較結果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2。
2.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
通過以下數據對比分析可知,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比較結果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下表3。
3 討論
顱腦外傷可由多種因素所導致,一般肉眼可見,臨床癥狀常表現為言語、視覺、聽覺、感覺、運動異常等。顱腦外傷患者受傷后顱骨、血管組織等受到損傷,導致了患者腦血流動力學指標以及顱內壓等的異常,若不及時進行救治,會導致一系列并發癥的發生,并且出現顱骨缺損、腦積水等嚴重腦損傷疾病,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極大影響[3]。在顱腦外傷患者治療早期,對患者進行去骨瓣減壓術進行治療時,患者大腦很容易出現代謝紊亂現象,嚴重者可能導致腦組織受到極大損傷從而引發顱骨損傷、腦積水等并發癥,因此及時的給予患者生命支持,并有效的處理止血、降低患者顱內壓,能夠提高患者的搶救成功率[4]。目前我國臨床上常通過早期腦室腹腔分流聯合顱骨修補術治療腦外傷,該術不僅不會對患者的神經組織造成損傷,降低了腦外傷患者神經功能的損傷,并且能夠盡早對患者的腦組組結構進行修補,減少了顱腔病變部位暴露的時間,從而降低了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幾率[5]。并且該術的應用能夠保證患者腦組織結構的正常,降低顱內壓,維持正常的腦血流以及腦組織氧分壓,而且能夠減少患者術后皮下組織的粘連,防止硬膜外滲血導致腦血管的痙攣,促進了患者的恢復和預后,與王家悅[6]等研究結果基本一致。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優良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治療后GCS評分高于對照組,觀察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綜上所述,早期腦室腹腔分流聯合顱骨修補術治療顱腦外傷術后顱骨缺損并發腦積水的效果確切,并且具有較高的安全性,降低了并發癥的發生,值得在臨床中推廣和使用。
參考文獻
趙剛. 顱腦損傷后顱骨缺損合并腦積水患者采用同期腦室腹腔分流術聯合顱骨修補術的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醫藥指南, 2016, 14(8):124-124.
芮奕峰, 郁慧杰. 早期腦室-腹腔分流術同期聯合顱骨修補術治療腦外傷伴腦積水患者的療效觀察[J]. 中國醫師雜志, 2016, 18(9):1371-1373.
楊慶武, 劉盛澤, 陳實,等. 同期行腦室—腹腔分流及顱骨修補術治療顱骨缺損合并腦積水26例臨床分析[J]. 福建醫藥雜志, 2016, 38(4):8-10.
羅雪, 王飛, 王貴富,等. 腦室腹腔分流聯合顱骨缺損修補術治療顱骨缺損合并腦積水的療效分析[J]. 沈陽醫學院學報, 2017, 19(1):32-33.
黃程. 分期腦室-腹腔分流術及顱骨修補術治療外傷性腦積水合并顱骨缺損患者的臨床效果[J].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6, 20(13):94-95.
王家悅, 王革生. 早期腦室-腹腔分流術同期聯合顱骨修補術治療腦外傷伴腦積水療效觀察[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7, 26(3):314-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