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桂安 歐新偉 趙師仲 陳思羽
【摘 要】:目的:探討 多層螺旋CT對食管癌放療后繼發瘺的診斷效果及預后分析。方法:選取本院收治的80例臨床確診為食管癌的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為收治時間,收集其臨床資料,并對經放射治療后出現食管瘺的多層螺旋CT、食管造影等資料進行分析。結果:本文研究中,采取多層螺旋CT對于70例食管癌者及食管癌術后復發者(10例)進行食管癌繼發瘺的診斷,其中有食管瘺瘺口顯示者共有70例,未顯示瘺口的患者10例,但其具有積液、積氣征象;20例食管造影未予以食管癌繼發瘺的診斷,均由消化道內鏡診斷證實。結論:對食管癌進行放療后,其繼發瘺具有較重的臨床表現,其采取常規的食管造影可檢出細小造口,而通過多層的螺旋CT掃描,可對直接征象進行觀察,可及時的做出判斷,有利于臨床治療。
【關鍵詞】:食管癌放療;繼發瘺;多層螺旋CT;預后分析
【中圖分類號】R5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9-03--02
食管癌為具有高發病率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其男性的發病率更高,且均≥40歲[1],大多患者因就診出現吞咽困難,放射治療為治療中晚期食管癌的重要治療方案,食管癌繼發瘺為發射治療的嚴重并發癥,盡早的發現并予以積極的治療,可對患者的預后情況進行改善[2-3]。本研究為探討 多層螺旋CT對食管癌放療后繼發瘺的診斷效果及預后分析,具體報告如下:
1 資料、方法
1.1 資料
選取本院收治的80例臨床確診為食管癌的患者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為收治時間,收集其臨床資料,其中男性患者、女性患者分貝為70例、10例,最大年齡值為86歲,最小年齡值為50歲,平均年齡值為(68.85±8.11)歲;80例患者均采取多層螺旋CT掃描,采取食管造影掃描的患者70例,行消化道內鏡檢查的患者10例。
1.2 方法
CT診斷:80例患者行64層螺旋CT診斷,對胸部進行掃描,設置600mA為電流,120kV為電壓,50例患者進行直接增強掃描措施,30例患者采取平掃措施,5mm為層厚,矩陣512×512,增強掃描采取高壓注射劑將非離子型造影劑,又稱碘海醇予以注入,注入途徑為經肘靜脈注入,調整2.5ml/s為注射速率,1.5ml/kg為注射劑量,延遲時間50s。10例患者口服泛影葡胺(c:75%)立即采取CT進行掃描。
食管造影方案:采取電視透視系統(型號:XUD 150L-30F),予以患者泛影葡胺(c:75%)口服,由同一名影像診斷的醫師觀察、分析,并對食管的前后位、左右前斜位片進行拍攝,見有造影劑漏出至管壁外,可確診為食管瘺。
1.3 統計學處理
用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均數,并用t值檢驗,用“%”的形式,表示概率,并用卡方值檢驗,在用SPSS20.0軟件核對后,當各指標數據有差別時,用P<0.05表示。
2 結果
本文研究中,采取多層螺旋CT對于70例食管癌者及食管癌術后復發者(10例)進行食管癌繼發瘺的診斷,其中有食管瘺瘺口顯示者共有70例,未顯示瘺口的患者10例,但其具有積液、積氣征象;20例食管造影未予以食管癌繼發瘺的診斷,均由消化道內鏡診斷證實。
3 討論
食管癌繼發瘺為臨床中較為常見的中晚期食管癌放療后并發癥,其具有高病死率、預后差為主要臨床表現[4],癌組織對于食管全層進行侵犯為食管癌繼發瘺的主要因素,患者在放療治療下,其癌組織急性壞死破潰,于瘺道、周圍組織出現相通的情況,可出現較重的臨床癥狀,如嗆咳、胸背部劇痛等,當對縱隔內大血管進行累及,還可導致患者死亡[5]。
臨床種常采取食管造影診斷食管癌放療后的繼發瘺,食管造影的應用具有低成本,操作便捷等優勢,在食管造影透視過程中可有胸膜腔積液、肺部炎癥等間接征象出現,可提高食管癌放療后的繼發瘺的診斷符合率。采取造影劑口服的形式,可對較大的瘺口進行觀察,可明確食管癌放療后繼發瘺的情況,但細小的瘺口可被忽略從而導致漏診[6]。本文研究數據顯示,70例患者的是管管在用種,其中未發現造影劑漏至管壁外的患者有20例。
本文研究種,采取多層螺旋CT對于食管癌放療的繼發瘺進行診斷具有無創、速度快、高密度分辨率及圖像清晰的優勢,且可對測量數據進行準確的判定,對圖像分析進行多窗位的觀察,還彌補常規X線檢查的缺陷,可反映瘺口周圍的情況。一般情況下,采取常規軸位圖便可將較大的瘺口進行清晰呈現,且較大的瘺口具有紊亂的周圍組織結構,可通過后處理MPR多方位對于瘺口及其周圍的組織關系予以觀察,當瘺口較小時,通過常規的圖像可對縱隔積液、積液等間接征象進行發現,隨后通過對于窗寬、窗位的調節對于薄層圖像進行逐層觀察,并結合后處理的MPR,提高細小瘺口的顯示概率。本文研究中,50例患者采取常規的層厚圖像可將瘺口直接顯示,20例食管癌造影漏診的患者的CT常規層厚圖未出現瘺口,但有間接征象顯示。不僅如此,患者在經過治療后的并發癥瘺口情況均已消失,且經CT檢查進行確診,其符合率為100.00%。
綜上所述, 對食管癌進行放療后,其繼發瘺具有較重的臨床表現,其采取常規的食管造影可檢出對細小造口的漏診情況,而通過多層的螺旋CT掃描,可對直接征象進行觀察,可及時的做出判斷,有利于臨床治療。
參考文獻
劉再加,程志剛,焦次來等.CT引導下經皮胃造瘺術治療放療后晚期食管癌三例[J].中華放射學雜志,2014,14(7):614-614.
許麗娟.食管癌術后吻合口瘺的X線及CT診斷分析[J].影像技術,2017,29(5):54-56.
趙勇,姚標,王剛等.多層螺旋CT在食管癌放療后并發食管瘺小瘺口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當代醫學,2016,22(2):84-85.
華俊,李嵐.CT對食管癌術后吻合口瘺的診斷價值[J].局解手術學雜志,2017,26(5):344-347.
陳亮.多層螺旋CT對食管癌放療后繼發瘺的診斷價值[J].中外醫療,2017,36(22):188-190.
陳光耀.食管癌術后吻合口瘺的X線及CT診斷體會[J].中國中西醫結合影像學雜志,2015,13(5):579-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