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得水,張玉明,王德宇,李禎華
(湖州市南潯區人民醫院 骨科,浙江 湖州 313009)
手在人類工作及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指腹為感覺器官,其缺損后急需恢復感覺及外形功能。2011年6月-2017年7月,我院采用接合指背皮神經的營養血管皮瓣修復指腹缺損12例,療效肯定,報道如下。
本組12例,男8例,女4例;年齡20~54歲,平均37歲。損傷原因:電刨傷5例,刀割傷4例,擠軋傷1例,其他傷2例。損傷指別:示指5例,中指3例,環指2例,小指1例,拇指1例。均為單側指腹缺損傷,缺損面積1.5 cm×2.0 cm~2.5 cm×3.0 cm。手術時機:急診手術11例,亞急診手術1例。
臂叢神經阻滯麻醉后,常規消毒鋪巾上氣囊止血帶,對創面徹底清創,清除嚴重污染及壞死組織,雙極電凝受區徹底止血,形成一個相對潔凈的創面。
在患指近節橈側或尺側設計皮瓣,以遠指間關節近0.5~1.0 cm處為旋轉點,指背神經體表投影為旋轉軸,沿指背側脊走行,根據創面大小取布樣放大0.2 cm,裁剪好,皮瓣遠端蒂部設計成“球拍”狀。
首先切取皮瓣外側深達筋膜,至肌腱淺層銳性分離,注意保護腱周膜,逐層找出指神經與指背神經交匯點,切斷指背神經適當留長標記用,根據指背神經走行調整皮瓣軸向,完全切取皮瓣包含指背神經,沿皮瓣的軸旁約0.4 cm“鋸齒”狀切開,在真皮下向兩側游離至皮瓣旋轉點,保留寬0.8~1.0 cm的筋膜蒂,盡量保留1~2條指背皮下靜脈,松止血帶見皮瓣血運佳,再次徹底止血。皮瓣由明道逆行旋轉180°,查看受供區松緊是否適中,隨后找出指神經殘端,適當游離與指背神經斷端接合,在無張力下縫合皮瓣,關閉明道,皮下放置足夠的引流片,以保證充分引流,防止血腫影響皮瓣血運[1]。小于1.5 cm的供區直接閉合,大于1.5 cm的供區缺損需取前臂尺側皮膚,全厚皮片游離植皮,打包加壓。
術后石膏固定制動2周,予以預防感染、活血、解痙、改善微循環等治療,密切觀察皮瓣血運變化,1周后拆包,2周后拆石膏托,加強患指主動及被動功能鍛煉。

圖1 術前情況

圖2 術中修復

圖3 術后隨訪
術后12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皮瓣遠端邊緣少許壞死,考慮供血不足,出現皮瓣壞死[2],經換藥后愈合;1例皮瓣臃腫與其近節供區有軟組織陳舊性損傷有關。本組術后隨訪3~8個月,平均5.5個月,皮瓣外形不臃腫,質軟活動佳,皮瓣兩點辨別覺為4~7 mm。按照中華醫學會上肢功能評定試用標準,手指關節總活動度(TAM)評價標準作運動療效評定,優11例,良1例。
典型病例:患者 男,23歲,因電鋸傷至左環指指腹缺損入院,缺損面積約1.5 cm×2.0 cm,指骨外露,采用接合神經的營養血管皮瓣修復。術后5個月隨訪,皮瓣成活良好,質軟、活動佳,兩點辨別覺為5~7 mm。
手指末節指腹皮膚及復合組織缺損在手外傷中常見,選擇的修復方法多種如:“V-Y”皮瓣、指動脈皮瓣、腹部帶蒂皮瓣、游離皮瓣等。但“V-Y”皮瓣只適合小面積缺損,指動脈皮瓣需損傷知名動脈,腹部帶蒂皮瓣固定時間長,需Ⅱ期斷蒂,腕橫紋皮瓣及尺動脈腕上支皮瓣等游離皮瓣對顯微技術要求高,考慮指腹皮膚敏感、耐磨等特殊性,對末節指端和指腹組織缺損修復應慎重選擇[3]。
指背皮神經營養血管皮瓣的血供特點:侯春林,張世民等[4]研究發現,皮神經干(支)的血供非常豐富,從神經走行的縱行方向看,皮神經的每一節段和每一段落之間均有很發達的側支循環,包括神經外縱向血管網和神經內縱向血管網,血液沿此縱行的方向,能運行很長距離。張松林等[5]研究發現示指中指近節指背皮神經起源于橈神經手背支,沿指背橈側或尺側緣下行。環指近節指背側橈側半皮神經90%起源于尺神經手背支,10%起源于橈神經手背支,環指近節背側,尺側半及小指指背皮神經起源于尺神經手背支。示中環小指近節指背皮神經變異少,走行恒定,同時橈神經淺支的每條指背分支周圍都有豐富的血運,皮神經與受區指固有神經接合后能恢復部分感覺[6]。
該皮瓣的優缺點:臨床上應用接合指背神經皮瓣修復指腹缺損,能獲得良好的預期效果,曾輝等[7]報道皮瓣帶皮神經可恢復重建受區感覺,與傳統的指動脈皮瓣比較,具有不犧牲指固有動脈和神經,臨床效果滿意等優點。⑴指背神經走行恒定發出,變異少,位置表淺,容易切取,不損傷知名動脈神經。⑵手術一次性完成,無需吻合血管,無需Ⅱ期斷蒂。⑶符合以“寧近勿遠,以次要部位修復主要部位”的原則,皮膚質地相似,神經接合后皮瓣感覺恢復好。缺點:⑴供區大部分需游離植皮,瘢痕明顯影響美觀。⑵指神經血管鏈供血面積小,如果切取過大,可能出現血供不足皮瓣邊緣壞死。
手術注意事項:⑴指背神經血管鏈細小術中不用單獨暴露,筋膜蒂最少0.8 cm寬,保證足夠的靜脈回流。⑵指背神經與遠端指神經斷端縫合時需在顯微鏡下進行,以保證縫合質量,重建手指感覺達最佳[8]。⑶皮瓣蒂部設計成三角形或“網球拍”狀,在蒂部旋轉縫合時以保護蒂部,避免蒂部過緊影響回流。⑷切取時先切開皮瓣近端,顯露指背神經,并校正軸線,以利于皮瓣成活[9]。⑸皮瓣設計盡可能選擇在非功能優勢側以減少對供區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