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紅群
(廣西省賀州市賀州高級中學 542899)
“遺傳的基本規律”是復習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綜合性和思維性很強,能力要求高.考綱中要求掌握的程度為Ⅱ級,即要求理解所列知識和其他相關知識之間的聯系和區別,并能在較復雜的情境中綜合運用其進行分析、判斷、推理和評價.相關考題即遺傳題,歷年來都是高考中的重頭戲,考查內容變化不大,都立足于教材,但考查形式多種多樣,考查角度各有不同,近年來有偏向考生平時沒有涉及的遺傳現象的趨勢,要求學生根據已有知識,結合試題信息去分析解決問題.對“遺傳的基本規律”的復習,盡量做到多角度細分專題進行專項訓練,既能查漏補缺扎實基礎,又能定向攻克觸類旁通.下面筆者就以兩大遺傳定律為出發點,對“基因互作”方面的遺傳題進行分析探討并形成有效解題方法.
例1 (2016·湖南十校聯考)某植物紅花和白花為一對相對性狀,同時受多對等位基因控制(如A、a;B、b;C、c;……,當個體的基因型中每對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個顯性基因時(即A_B_C_……)才開紅花,否則開白花.現有甲、乙、丙、丁4個純合白花品系,相互之間進行雜交,雜交組合、后代表現型及其比例如下表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組一組二組三組四組五組六P甲×乙乙×丙乙×丁甲×丙甲×丁丙×丁F1白色紅色紅色白色紅色白色F2白色 紅色81:白色175紅色27:白色37白色 紅色81:白色175白色
A. 組二F1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CcDd
B. 組五F1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CcDdEE
C. 組二和組五F1的基因型可能相同
D. 這一對相對性狀最多受四對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組合定律
考點定位:基因分離定律和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很多考生在面對F2出現81∶175和27∶37的性狀分離比時感到束手無策,因為在平常的訓練中極少見識得到.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一方面要鼓勵學生克服為難情緒,學會沉著應對,給自己信心;一方面要利用教材知識進行變式訓練或變式提問,從淺層教學轉向深度挖掘.如這道題,雖然 F2出現較少見的81∶175和27∶37的性狀分離比,但教材中是有跡可循的,這就要求學會推導,尋求規律.推導如下:


圖1、圖2是來自教材中的知識,從兩個圖中很容易看出不管是自交還是測交,后代性狀分離比之和直接是由相應雌雄配子組合數決定的,二者關系是“性狀分離比之和等于雌雄配子組合數”,而雌雄配子組合數又直接由雌配子和雄配子的種類數決定,雌雄配子種類數又由相應基因型中等位基因對數決定.即得到如下表的關系:
表1n對等位基因位于n對同源染色體上的遺傳規律

因此,要想判斷控制某性狀的等位基因對數,可以從性狀分離比之和推出雌雄配子組合數,再依據具體信息推出相關基因型中所含的等位基因對數.
下面就依據這個方法分析解決前面給出的例1:
簡析由組二和組五F1自交得到的F2的性狀分離比之和256(81+175)可推出F1雌雄配子組合數為16×16,即24×24,知F1基因型中含有4對等位基因雜合,則可推測這對相對性狀至少受4對等位基因控制,且4對基因分別位于4對同源染色體上,遵循自由組合定律.則組二和組五F1的基因型都可能是AaBbCcDd,當該對性狀受5對等位基因控制時組五基因型可能是AaBbCcDdEE.答案:D.
例2 (2014·石家莊一模,有改動)果皮色澤是柑桔果實外觀的主要性狀之一.為探明柑桔果皮色澤的遺傳特點.研究人員利用果皮顏色為黃色、紅色和橙色的三種類型植株進行雜交實驗,并對子代果皮顏色進行了調查測定和統計分析,實驗結果如下:
實驗甲:黃色×黃色→黃色
實驗乙:橙色×橙色→橙色∶黃色=3∶1
實驗丙:紅色×黃色→紅色∶橙色∶黃色=1∶6∶1
實驗丁:橙色×紅色→紅色∶橙色∶黃色=3∶12∶1
請分析并回答:(1)上述柑桔的果皮色澤遺傳受 對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 定律.(2)根據雜交組合 可以判斷出 色是隱性性狀.(3)柑桔的果皮色澤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由兩對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類推,則實驗丙中親代紅色柑桔的基因型是 ,其自交后代的表現型及其比例為 .(4)實驗丁中親代的橙色柑桔的基因型有 種可能.
簡析由實驗乙、丁知果皮黃色是隱性性狀,又由實驗丙雜交后代性狀分離比之和為8推知實驗丙紅色親本能產生8種配子(黃色個體產生1種配子),基因型中含有3對等位基因雜合,可判斷該果皮色澤性狀至少由3對等位基因控制,且3對基因分別位于3對同源染色體上,遵循自由組合定律,根據題意,基因型可表示為AaBbCc.依據其性狀分離比紅色∶橙色∶黃色=1∶6∶1可推知當個體的基因型中每對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個顯性基因時(即A_B_C_)果皮才為紅色,當個體的基因型中每對等位基因都是隱性純合時果皮才為黃色,其余為橙色.因此實驗丙中親代紅色柑桔(AaBbCc)自交后代的表現型有三種,紅色(A_B_C_)=3/4×3/4×3/4=27/64;黃色(aabbcc)=1/4×1/4×1/4=1/64;余下為橙色(1-27/64-1/64=36/64).
實驗丁:橙色×紅色→紅色∶橙色∶黃色=3∶12∶1;后代有黃色個體(aabbcc),推知親代紅色柑桔基因型為AaBbCc,產生8種配子,根據后代性狀分離比之和16推知親代橙色柑桔產生2種配子(為保證后代有黃色個體,其中一種配子基因組合為abc),且為一對等位基因雜合,可推測其基因型有三種可能,為Aabbcc或aaBbcc或aabbCc.
答案:(1)3 基因的自由組合 (2)乙或丁(只答乙或只答丁均可) 黃 (3)AaBbCc 紅色∶橙色∶黃色=27∶36∶1 (4)3
根據近年來對遺傳高考題的歸納分析,在高考改革大背景下,創新性高、綜合性強的題目會越來越頻繁.但不管難度有多大,都可以在教材中找到解題依據. 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生理解掌握課本知識的基礎上,能進行適當拓展,一步步把難度加大,找出規律,然后把復雜問題簡單化,達到由淺入深、深入淺出的層次,提高學生綜合應用能力,才能幫助學生在高考中獲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