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孟習
(江蘇省贛馬高級中學 222124)
根據新課程教育理念,學生的學習不僅是學習與接受的過程,而且是嘗試與探究的過程,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進行探索性的交流,有意識地給孩子設置一些“挫折”,讓學生在“受挫”中暴露思維過程,嘗試失敗的經歷,感受挫折的歷練和解決困難之后的興奮,增強用于面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在逆境中錘煉不屈不撓的堅忍性格,這樣更有利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而且能激勵學生進一步思考、改進、探索學習方法的熱情.
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可以把自己置于教學的“險境”,讓學生提出的難題,教師現場板演,給學生一個機會,看看老師最初的解題設想是怎樣碰壁的,讓學生看看教師在解題受挫后,教師是怎樣調整自己的解題方案,逐步找到正確的對策,從而教給學生正視挫折、戰勝挫折的方法.
教師在數學問題上可以適當地設立一些“陷阱”,讓學生在解題時碰壁,如果順利解決問題自然可喜,即使出錯也能給學生留下較深的印象,這樣可以減少學生下次犯錯的可能性.
例1 蘇教版高中數學必修四的三角函數一章關于求函數周期的一道題,已知函數f(x)=2sin(π-ωx)cosωx+cos2ωx(ω>0)的最小正周期為π,求ω的值.


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出現錯誤是常事,關鍵是“錯在前還是錯在后”,如果在學習和探索的過程中出現錯誤,那將促進學生自身的完善和發展,不至于到最后出錯,悔之晚矣.
現在的學生由于很少經歷艱苦生活的磨練或經歷大的挫折,在高中學生普遍出現了不能承受學習壓力、感情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的的心理問題.良好的課堂的學習氣氛是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在課堂上學生學習的心理活動,制約著課堂學習的效率.不同的課堂氣氛,將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習的情感和注意力.有不少學生自卑、膽小、耐挫力差、害怕回答問題.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讓此類學生多回答問題,在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的同時,逐步訓練他們的自信心、耐挫力,促進其個性的健康發展.如果老師上課不積極創設,學生可能出現一種消極,師生的這種消極將互相影響,猶如流行病毒一樣在傳播,導致更多抵抗力不強的學生被感染.流行是消極之病的禍根,但積極之風的流行,更是一種良好的態勢.老師要成為良好課堂氣氛的創設者和維護者,以積極的情感感染學生,盡可能多產生師生之間的共鳴.



通過變式的練習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問題是彼此互通的,只要掌握了解題的方法,并加以練習,就能熟練掌握,減少做題的恐懼感.
我們教師要營造一種良好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大腦皮層處于興奮狀態,出現思路開闊,思維敏捷,想象豐富,精力旺盛.積極良好的課堂氣氛,需要老師的精心組織和主動創設.教師可以讓學生開展小組討論活動.在小組討論中,學生沒有恐懼心理,可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暢所欲言,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同時也訓練了學生處理好人際關系的能力克服了自我封閉的心理毛病.此外,教師可以適當地樹立學習榜樣,讓其他同學向他學習并可以給學生帶來積極的競爭和壓力,促進學生的進步.有的學生學習基礎差、自卑,教師降低對他們的要求,通過多讓他們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逐漸訓練他們的自信心,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在我們的高中數學教材中,有很多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素材.在教學中教師有機地利用它們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蘇教版高中數學選修2-2中的的“二項式系數的性質”一節內容中,聯系到南宋數學家楊輝提出的“楊輝三角”.課程標準中“楊輝三角”不是考試的重點,教學時教師可以適當地花一些時間進行展開,把楊輝三角的內容講授清楚,而不是輕描淡寫,并且加以擴展,講講與楊輝三角相關的數學史,楊輝三角的發現要比歐洲早五百年左右,講授必修二中的“圓”一節內容中,可以聯系到圓周率,祖沖之對圓周率π值的計算,比外國人早一千一百多年,必修三的“數系的擴充”一節內容,可以提到我國是最早使用分數、負數的國家,分數的研究是中國對世界數學的杰出貢獻之一,負數的引進,又是中國古代數學家對數學的又一巨大貢獻.關于負數取得的成就,比埃及、印度早六七百年,比歐州早一千多年,我國古代的科學成就令世人矚目,非常值得中華民族自豪的.通過介紹我國數學家研究數學問題的難度及挫折,進而對學生進行耐挫折教育.
在數學考試時,學生“發揮失常”的現象時有發生.考試時,很多學生會因為緊張導致高考前的晚上失眠了影響第二天的高考.為什么會有平時成績很好的學生在高考中失利呢?這很多都和考試心態有關.這些學生平時太“順利”了,很少遇到坎坷和挫折.考試時往往因為幾道難題而心灰意冷、坐立不安,靜不下心投入考試.考前心態的調整是非常有必要的,尤其是心理承受能力和耐挫的鍛煉.
高考考的不僅是知識,還有心理素質.因此,在考試之前對學生進行適當的挫折教育尤其重要.在平時的數學考中盡量選用改編一定量的創新題、變式題等“陌生題”,讓學生在平時的練習中感受挫折,防止學生做“熟悉題”而形成思維定勢,防止學生解題時因為遭遇“難題”思維受挫而不知所措.考前模擬考試,老師命題時不要一味地以鼓勵為主降低試卷難度,應適當地“壓分”.一味地鼓勵有時會讓學生飄飄然,不利于心理素質鍛煉;適當地“壓分”會使學生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尤其是尖子生,消除他們的盲目自信,應時刻想到成功的道路上往往布滿了荊棘.
作為一名數學教師,不僅要傳授學生數學基礎知識,還要加強教學中的數學挫折教育,學生的心理素質教育.數學問題的解決經常伴隨著困難,使學生體驗到挫折和失敗,這正是砥礪意志、打磨心理品質的絕好時機.健康的心理素質比健康的身體更為重要,我們教育工作者要積極對待心理健康教育,把它有機地融入我們的教學過程中,讓青少年一代心理更健康的發展,真正成為建設未來社會的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