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星 胡翀妮 楊雪梅 吳云天 任蓉 鄭盛惠 謝宇鋒
【摘要】 目的:探究對變應性鼻炎患者實施通元療法治療的臨床效果及對其生活質量的影響。
方法:選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變應性鼻炎患者8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布地奈德噴鼻劑,觀察組給予通元療法治療。觀察評估兩組治療前與治療后1個月的RQLQ和各項臨床癥狀評分,以及臨床治療效果。結果:治療后1個月,兩組患者的RQLQ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均顯著下降,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1個月,兩組鼻癢、鼻塞、噴嚏、流涕癥狀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均顯著下降,且觀察組的改善效果更為明顯,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2.5%(37/4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0%(30/4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4.501,P=0.034)。結論:通元療法治療變應性鼻炎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和生活質量,提高治療效果,效果確切,故值得臨床廣泛應用及推廣。
【關鍵詞】 變應性鼻炎; 中醫治療; 針灸療法; 通元療法; 生活質量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ongyua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effect on the quality of life.Method: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allergic rhinitis admit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16 to September 2017 were selected as study subjects.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they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Budesonide Nasal Spray,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Tongyuan therapy.The RQLQ and clinical symptom scor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1 month and the effect of clinical treatm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evaluated.Result:After treatment 1 month,the RQLQ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and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After treatment 1 month,the scores of nasal itching,nasal congestion,sneezing and runny nose in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and the improvement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obvious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2.5% (37/40),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75.0% (30/40)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字2=4.501,P=0.034). Conclusion:Tongyuan therapy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allergic rhinitis, which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The effect is accurate, so it is worthy of extensive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Key words】 Allergic rhinitis; TCM treatment;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therapy; Tongyuan therapy; Quality of life
First-authors address:Shenzhen Hospit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utian),Shenzhen 5180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8.22.019
目前,臨床治療變應性鼻炎的過程中,常規西藥治療大多采用局部應用類固醇激素等方式,但效果有限且長期應用易耐藥,并存在停藥后易復發等不足[1]。中醫理論中,將變應性鼻炎納入“鼻鼽”的范疇[2],并認為變應性鼻炎的病位主要在于肺,并與患者的其他一些內臟,包括脾臟和腎臟等相關。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患者的脾肺無法得到溫養,進而導致鼽涕的出現[3]。“通元療法”是賴新生教授所創的一種獨特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兩個部分,分別為通督養神和引氣歸元。將該療法應用于變應性鼻炎患者的臨床治療之中,可以通過對患者實施一定的治療,可通過調整經絡臟腑的方式,達到平衡陰陽的效果。本次研究探究通元療法在變應性鼻炎患者臨床治療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變應性鼻炎患者80例,其中男31例,女49例;年齡23~62歲,中位數為34歲;病程1~6年,平均(3.71±1.01)年。納入標準:(1)進行臨床專業診斷和檢查,均符合變應性鼻炎診斷標準;(2)均隨訪資料完整并建立臨床病歷資料數據庫;(3)均對本研究相關情況知曉,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自覺服從要求,并能按療程堅持門診治療;(4)均為本院收治的住院患者。排除標準:(1)合并有嚴重的心、肝、腎等重要器官的器質性疾病;(2)合并有精神疾病;(3)妊娠期女性;(4)合并惡性腫瘤;(5)哺乳期女性;(6)依從性差;(7)無法獲得隨訪。剔除標準:(1)未能按照治療方案完成治療次數、療程;(2)治療期間又接受其他治療變應性鼻炎藥物、療法;(3)治療期間合并其他疾病或因其他原因不能繼續參與試驗[4]。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0例。本研究已經倫理學委員會批準。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布地奈德噴鼻劑(生產廠家:瑞典AstraZeneca AB,注冊證號:H20110556)局部用藥治療,每次2噴/側鼻腔,
1次/d,患者均接受為期4周的連續治療。
觀察組給予通元療法針刺結合埋線治療,針刺穴位:迎香、上星、印堂、合谷、足三里。患者取仰臥位,穴位皮膚常規消毒,采用0.30 mm×40.00 mm
一次性針灸針針刺,印堂針尖斜刺達鼻根處,迎香向鼻中心淺刺,余穴常規取穴,采用平補平瀉手法。得氣后,迎香、上星、印堂連接 BT701-1A電針儀(上海華誼醫用儀器有限公司出品),采用連續波,頻率為10~15 Hz,電流強度由小到大調節,以局部酸脹明顯、患者可接受為度,留針30 min。隔日治療1次,患者均接受為期4周的連續治療。埋線取穴:天樞、中脘、下脘、氣海、關元、肺俞、脾俞、腎俞。患者取俯臥位,穴位皮膚常規消毒,將0.40 mm×40.00 mm不銹鋼針灸針(環球牌)插入一次性的7號注射針頭的針尾,用鑷子將剪好的約10 mm長3/0號可吸收手術縫合線從注射針頭針尖穿入,保證線頭不出針頭,然后將注射針頭迅速刺入穴位,邊推針灸針邊退注射針頭,使線埋入穴位皮下或肌層,確保線頭不能外露,以防感染,出針后貼上創可貼。15 d埋線1次,共治療2次[5]。
1.3 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治療前與治療后1個月的生活質量,利用標準化鼻結膜炎生存質量調查問卷(RQLQ)中文版,問卷是由5組的21項問題所組成,包括睡眠、情感、非枯草熱癥狀、實際問題、鼻部癥狀,患者在過去7 d因鼻癥狀受困擾的程度,并且每條項目評分為0~6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生活質量越差[6]。(2)分別對兩組治療前與治療后1個月的臨床癥狀評分,包括鼻癢,間斷記1分,蟻行感但可忍受記2分,蟻行感難忍記3分;鼻塞,間斷記1分,鼻塞持續性記2分,鼻塞持續性并伴有加重現象記3分;噴嚏,間斷記1分,持續性打噴嚏可以忍受記2分,持續性打噴嚏難以忍受記3分;流涕,間斷記1分,持續流鼻涕可以忍受記2分,持續流鼻涕伴有脫水癥狀難以忍受記3分;得分越高說明患者的臨床癥狀越嚴重[7]。(3)臨床治療效果判定,所參考的標準為《變應性鼻炎的診治原則和推薦方案(2004,蘭州)》。對患者治療前后的臨床積分進行統計,計算相應的減分率,并集合患者發作時的臨床癥狀和體征情況進行療效評估,將治療效果劃分為三種類型:顯效為病癥稍有好轉;有效為病癥有明顯好轉,甚至全部消失;無效為病癥無好轉,甚至病情加重。總有效=顯效+有效。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5.0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比較 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體質指數、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2.2 兩組治療前后RQLQ評分比較 治療后1個月,兩組患者的RQLQ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均顯著下降,且觀察組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治療前后各項臨床癥狀評分比較 治療后1個月,兩組鼻癢、鼻塞、噴嚏、流涕癥狀評分與治療前比較均顯著下降,且觀察組的改善效果更為明顯,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2.5%(37/4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5.0%(30/4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4.501,P=0.034),見表4。
3 討論
變應性鼻炎是一種常見的鼻炎類型,現已成為呼吸系統中的重要疾病[8]。患者臨床大多表現鼻塞、流涕等癥狀,給患者帶來一定的不適,影響到其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在對患者實施常規西藥治療的過程中,經過大量的實踐也發現,西藥治療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9-10]。
中醫理論認為,變應性鼻炎的病位主要在于肺,患者的脾肺無法得到溫養,進而導致鼽涕的出現[11-12]。《靈樞》中記載,“肺乃嬌臟,開竅于鼻,肺氣虧虛,風寒邪氣乘虛而入,肺感寒而氣滯,不得宣發,鼻竅不通,發而為鼻鼽。”近年來,中醫理論與療法開始被積極地應用于該病的治療之中。其中,針灸療法是一種重要的中醫治療手段。從以往沈菲等[13]一些學者的報道中可以了解到,宣肺通竅針法治療變應性鼻炎近期療效較為顯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通過針灸治療,可顯著改善患者的噴嚏、流清涕、鼻塞等鼻部癥狀,并改善其疲勞、口渴、頭痛、嗅覺減退、畏風怕冷和眼部癥狀。與常規口服氯雷他定治療方案進行比較,存在十分明顯的應用優勢[14-15]。“神”與“元”是針灸醫學理論中獨特的學術術語,具有豐富內涵[16]。但是,以往的治療中,對兩者予以聯合分析與應用的研究相對較少。將兩者緊密結合而提出針灸之“神元學說”是賴新生教授創立的“通督調神、引氣歸元”療法的理論要素之一,是對針灸理、法、方、穴、術的辨證論治體系最好的闡釋,也是對針灸治療基于經絡、臟腑、氣血、陰陽關系的另一個全新視野和切入點[17-18]。該療法是充分發揮經絡治療效應、經穴治療效應以及刺法補瀉特異性的新的組方配伍治療體系,具有多種重要的功效。凡依據“養神”和“歸元”的原理所組成的處方大都具有調節陰陽、扶正祛邪、合形與氣、使神內藏的特點,可治療陰陽失調、臟腑虛實、經腑同病、正邪交織、六淫外感、七情內傷的各類疑難雜證。本組研究中,以此“神元學說”理論為依據選穴,在針刺治療的基礎上結合埋線療法,彌補了一般毫針治療就診次數多、刺激時間短、療效不持久、疾病愈后不易鞏固療效的缺點,既提高了療效,又節省了患者治療時間。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與本組治療前進行組內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1個月RQLQ評分均顯著下降,鼻癢、鼻塞、噴嚏、流涕癥狀評分均顯著下降,且觀察組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總有效率為92.5%(37/40),其中28例為顯效,9例有效,3例無效。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5.0%(30/40),20例為顯效、10例為有效、10例為無效。統計學分析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4.501,P=0.034)。通元療法治療變應性鼻炎效果確切,有利于更好地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提高其治療有效率,并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將通元療法應用于變應性鼻炎患者的臨床治療之中,立足宣肺利氣、疏通鼻竅、補肺益腎原則,宣散局部氣血。可以通過調整經絡臟腑的方式,達到平衡陰陽的效果[19-20]。最終順利達到驅除外邪,迅速緩解患者的各項鼻部臨床癥狀等效果,提高臨床療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通元療法治療變應性鼻炎效果顯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和生活質量,提高治療效果,效果確切,故值得臨床廣泛應用及推廣。
參考文獻
[1]肖全,劉婷,田理.指南解析鼻腔沖洗在變應性鼻炎及慢性鼻-鼻竇炎中的治療地位[J].國際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7,41(1):52-54.
[2]劉大新,嚴道南,白樺,等.中醫耳鼻喉科常見病診療指南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標準化項目[C].中華中醫藥學會耳鼻喉科分會第十六次全國學術交流會論文集,北京:中華中醫藥學會,2010:9-37.
[3]王眉.刁本恕中醫多元療法治療咳嗽經驗[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2,14(11):159-161.
[4]曾鶯,黎燕珊,陳艷洋.培元生金通竅湯治療兒童哮喘并變應性鼻炎的臨床研究[J].廣州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34(5):659-663.
[5]魏欣.變應性鼻炎的發病機制[J].海南醫學,2011,22(10):8-12.
[6]閆錫聯.玉屏風散加味治療變應性鼻炎115例臨床觀察[J].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2011,34(5):358-360.
[7]朱建霞,鄧玫,陳雁英.中西醫結合治療過敏性結膜炎合并過敏性鼻炎的臨床觀察[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3,15(2):195-196.
[8]李國英.酮替芬聯合舒利迭在哮喘合并變應性鼻炎治療中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5,12(35):116-118.
[9]徐才成.三種術式治療慢性肥厚性鼻炎的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6,13(7):129-131.
[10]徐艷麗.桑菊飲加味聯合維生素A治療慢性鼻炎60例[J].中國醫學創新,2012,9(25):136-137.
[11]張素娟,王繼紅,賴新生.賴新生通元療法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經驗[J].四川中醫,2017,35(1):12-15.
[12]劉國清.中風單元療法在中風恢復期的治療療效[J].中國醫學工程,2012,20(12):54-55.
[13]沈菲,彭擁軍,史軍.宣肺通竅針法對變應性鼻炎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針灸臨床雜志,2017,33(1):11-14.
[14]崔瀟,田穎,于剛,等.舌下含服塵螨滴劑治療變應性鼻炎療效的Meta分析[J].中國循證醫學雜志,2013,13(7):885-889.
[15]戴夢源,陶澤璋,陳晨.舌下含服粉塵螨滴劑治療變應性鼻炎效果的Meta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13,10(21):41-43.
[16]劉應梅.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鼻炎的療效觀察[J/OL].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5,3(8):95,97.
[17]鄒賢春.微波治療慢性鼻炎316例[J].中國眼耳鼻喉科雜志,2011,11(3):179.
[18]湯毅超.用低溫等離子消融術治療慢性鼻炎的療效觀察[J].當代醫藥論叢,2015,12(7):211-212.
[19]王曉剛.慢性鼻炎及其相關癥狀的臨床治療探討[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6):152-153.
[20]趙偉.不同術式對慢性肥厚性鼻炎治療的療效對比[J].中外醫療,2016,35(13):4-6.
(收稿日期:2018-02-05) (本文編輯:李瑩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