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愛武
[摘要] 目的 對比觀察不同護理干預方法在腦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護理效果。 方法 將該院收治的84例確診為腦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該次研究觀察對象,并按照隨機原則將其分為各有42例的觀察組與對照組,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方式,在此基礎上給予觀察組綜合性護理模式,觀察兩組護理效果。 結果 干預前兩組腦卒中量表(NIHSS)評分及血糖水平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NIHSS評分及血糖水平均明顯下降(P<0.05),且干預后觀察組NIHSS評分及血糖水平均顯著低于同時期的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給予腦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綜合性護理,臨床效果相對于常規護理顯著,可有效促進患者神經功能改善,有利于患者維持正常血糖水平,應在臨床中大力推廣。
[關鍵詞] 腦出血;糖尿病;延續性護理干預;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 R47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5(a)-0109-02
腦出血與糖尿病在臨床中較為常見,前者多于勞累過度、情緒激動時突然發病,后者屬于代謝性疾病,患者存在胰島素抵抗或胰島素缺乏,血糖持續高水平,常累及腎、眼及心等器官,神經血管組織功能明顯障礙,兩者合并病情嚴重且變化大,具有較高致死率與致殘率,對患者日常生活與健康產生嚴重威脅,臨床中需加強有效護理[1-2]。該次研究對比分析了常規護理與綜合性護理在腦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于進入該院接受治療的84例腦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作為該次研究觀察對象,按照隨機原則將患者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42例,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6例;年齡在52~83歲之間,病程在5~14年之間;Ⅰ型糖尿病12例,2型糖尿病30例。觀察組42例,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9例;年齡在52~83歲之間,病程在5~14年之間;Ⅰ型糖尿病10例,2型糖尿病32例。兩組一般資料如性別、年齡、病程、糖尿病類型及文化程度等方面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均在知悉該次研究目的及方法等情況下自愿參加研究并均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方案在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同意下實施;排除繼發性腦出血、繼發性糖尿病、心律失常及嚴重心力衰竭者。
1.2 方法
給予對照組常規護理方式,主要包括嚴密監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并做好相關記錄,同時遵照醫囑給予相應基礎護理,督促患者遵醫囑服藥并建立良好生活方式。在此基礎上給予觀察組綜合性護理干預,具體實施如下:①心理干預:腦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大多伴語言及行動障礙,存在不同程度的負面情緒,因此護理人員應增強與患者及家屬的溝通交流,營造愉快和諧的康復環境,善于運用鼓勵性及理解性語言以緩解或消除患者的消極情緒,從而促進臨床治療效果的提高。②加強飲食干預:患者由于長期處于躺臥狀態,運動量少,腸胃蠕動功能受阻,從而導致消化吸收功能紊亂,因此常出現便秘癥狀,護理人員應對患者飲食習慣進行適當調節,囑咐其多食清淡及粗纖維含量高的食物,并配以蔬菜汁、水果汁及蜂蜜水等,以保持腸道良好蠕動功能。③肢體功能恢復干預:對于能夠進行肢體恢復的患者,應盡早指導其進行康復鍛煉,以加快其肢體功能恢復,可循序漸進采用坐立、站立及行走等方法,若患者無法站立,則可通過翻身、握手及屈伸上下肢等方法,以促進血液循環,增強肢體運動能力。④泌尿系統護理干預:腦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排尿常不受控制,往往出現滴漏尿狀態,因此應及時對患者尿路系統進行清潔;患者由于長期躺臥,造成壓處長期不透氣或大小便失禁、出汗等,若清潔不及時或不徹底將極易發生褥瘡,因此應做到勤換洗,并聯合給予適當按摩。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對兩組干預前后血糖水平變化情況、神經功能恢復情況進行觀察。其中神經功能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制定的卒中量表(NIHSS)進行評估,量表得分越高表明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越嚴重[3-4]。
1.4 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所得數據的分析處理均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干預前后血糖水平的變化情況
干預前兩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血糖均顯著下降(P<0.05),且觀察組干預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水平均明顯較同時期的對照組低(P<0.05),兩組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 比較兩組干預后神經功能改善情況
干預前兩組NIHSS量表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量表評分均顯著下降(P<0.05),且觀察組干預后NIHSS量表評分明顯較同時期的對照組低,兩組評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合并腦出血是指在糖尿病的病理基礎上發生腦動脈破裂,血液流入腦實質的疾病,也有報道認為糖尿病腦出血是由于糖尿病高血壓引起的,該癥較單發腦出血或糖尿病更為嚴重復雜[5]。腦出血時因應激腦組織損害使血糖升高更為明顯,腦出血為糖尿病死亡的重要原因;而血糖升高極大加重了腦缺氧損害,糖尿病是腦出血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相關研究[6]數據表明糖尿病患者的腦血管病發生率較無糖尿病者多2倍。腦出血合并糖尿病臨床癥狀的輕重疾病請轉歸情況與患者入院時血糖水平有關,血糖水平越高臨床癥狀越嚴重,神經功能恢復越差,因此臨床中除采取積極措施進行治療外,還應結合科學有效的護理,以促進患者預后轉歸。常規護理缺乏針對性,同時對患者的心理極少關注,而患者心理狀態與其治療依從性密切相關,良好的治療護理依從性對促進腦出血合并糖尿病預后具有重要意義[7-8]。該次研究給予觀察組綜合性護理,通過加強患者的心理護理、飲食護理、肢體功能恢復、泌尿系統干預及并發癥護理,結果顯示觀察組干預后血糖水平及神經功能缺損均明顯較采用常規護理的對照組低(P<0.05),GOS量表預后評分顯著較高,糖尿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較低,兩組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相對于常規護理,綜合性護理運用于腦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中的護理效果效果。
綜上所述,給予腦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綜合性護理,臨床效果相對于常規護理顯著,可有效促進患者神經功能改善,有利于患者維持正常血糖水平,改善預后,應在臨床中大力推廣。
[參考文獻]
[1] 劉興宇,甄艷鳳,崔建忠,等.糖化血紅蛋白對高血壓腦出血合并糖尿病患者預后及MMP-9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6, 37(19):2947-2949.
[2] 張建霞,孫義婷,董春艷,等.兩種健康教育方式對合并糖尿病手術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6,13(11):1535-1536.
[3] 耿希華.護理干預對ICU腦出血患者預防肺部感染的有效性[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18):11-13.
[4] 許春達,鄭俊青,趙士宏.流程化護理干預對腦出血圍術期病人功能恢復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6,30(19):2403-2406.
[5] 王愛鳳,王正梅,金妍,等.個性化護理干預對高血壓腦出血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2(3):360-363.
[6] 王冠,鄭姣琳.前瞻性護理干預在高血壓腦出血偏癱病人早期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7,31(2):223-225.
[7] 許連芳,趙菊梅.系統化護理干預對腦出血患者情緒和依從性及并發癥的影響[J].陜西醫學雜志,2017,46(11):1615-1616.
[8] 王顏佶,張玲霞.生活方式護理管理在糖尿病合并高血壓腦出血病人護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8,32(3):473-475.
(收稿日期:2018-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