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解剖學是高職醫學生入學后學習的第一門專業基礎課程,其主要研究正常人體形態結構,探索和闡明人體器官與組織的形態特征、毗鄰關系、生長發育規律和基本功能,只有熟悉和掌握人體正常的形態結構,才能在此基礎上判斷人體的異常,從而準確診斷與治療疾病[1-2]。因此,學好解剖學能夠為醫學專業臨床課程的學習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高職學生大多基礎比較薄弱,從高中基礎學習突然轉入專業基礎知識的學習,大多數學生不適應,主觀上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尤其對于護理專業學生來說,他們認為護理病人就是簡單地量體溫,打針、輸液等,與解剖學關系不大,學習興趣更是欠缺,再加上解剖學本身內容枯燥、乏味,名詞眾多,部分章節內容抽象難懂[3-5],課時的壓縮,使得每堂課容量很大,填鴨式的教學導致學生上課緊張,壓力較大,很容易在入學第一學期就產生畏難情緒,久而久之甚至放棄該門課程,影響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解剖學教學質量,是值得每一位解剖學教師思考的問題。
本研究擬將智能手機3Dbody軟件與高職護理解剖傳統課堂教學結合起來,通過比較其與傳統多媒體授課的效果差異,旨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解剖教學效果,彌補高職院校教學資源不足,為培養優秀護理人才奠定知識基礎。
選取我校2017級專科護理專業150名學生,均為高中畢業經高考錄取學生。將150名學生隨機分為兩組,各75人。
1.2.1 干預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的多媒體教學,試驗組在常規教學中結合3Dbody手機軟件(免費版),該軟件可從各大智能手機下載中心免費下載,要求學生提前下載安裝。兩組同學統一上實驗課,但在理論課學習中,對照組采用常規的多媒體授課,試驗組按以下方式進行:①每節新課前教師發布課程內容、重難點,要求學生通讀教材,提前預習。②授課過程中教師除傳統教學,更注重結合3Dbody手機軟件進行器官結構、方位、毗鄰關系等的講解。③要求學生課下使用3Dbody手機軟件進行學習。
1.2.2 評價方法
每章節結束后要求兩組學生在相同時間內完成配套《實驗指導》器官解剖圖各部位名稱的填寫(全部章節共計80個),學期末采用相同的試卷進行測試。學期中對試驗組75名同學進行課題組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該問卷是由課題小組成員結合教學經驗和參考其他已發表論文自行設計。

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學生期末成績(82.73分±5.58分)高于對照組學生(72.22分±8.14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7)。兩組學生期末成績分布情況詳見表1。

表1 兩組學生期末成績分布情況 人

表2 兩組學生看圖填寫解剖部位正誤比較 個

表3 試驗組問卷調查結果(n=80)
目前,我校高職護理解剖教學主要依靠多媒體課件,同時配合圖譜、模型進行,然而模型的仿真度不高,PPT、掛圖也只能展示二維平面結構,缺乏立體感,學生仍然感到抽象難以理解,再加上實驗條件較差,標本數量不足,為避免學生錯誤切割,破壞標本,實驗課上學生大多只能觀看老師演示,沒有機會親自操刀,使得解剖學成為一門學生難學、教師難教的課程[6-8]。3Dbody是一款3D交互式解剖教學軟件,它提供了男女2套全三維的數字模型,每套5 000多個人體結構,涵蓋了人體所有的解剖系統,同時提供文字注釋、針灸穴位、局部解剖等信息,是目前最完整全面的解剖學數據[9-11],其免費版手機教學軟件的出現使解剖教學在智能手機上實現成為現實。通過軟件,學生不但可以無級放大、縮小某些結構,還可以將某些部位透明、隱藏、任意拆分組合,真正多角度、多層次查看解剖結構、毗鄰關系[12-14],另外,該軟件還具有搜索、畫筆、截圖等功能,學生可將重點內容進行標記保存[7],隨時隨地與老師進行探討。與傳統的教學模式相比,3DBody手機軟件集文字、聲音、圖片、動畫于一體,提高了學生解剖學習熱情,為臨床課程學習奠定良好基礎,同時也彌補了高職院校教學資源不足,提高了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綜合素質。
本研究結果顯示,將3Dbody 手機軟件與傳統教學結合起來,對學生解剖學習幫助較大,學生期末成績、各器官解剖結構名稱填寫正確率都高于采用傳統多媒體授課的學生,這說明3Dbody軟件輔助教學與傳統教學相比,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提升解剖教學效果。
大學生作為接受新生事物的主要群體,智能手機更是成了必備生活用品,調查顯示,某高校學生使用手機上網率高達92.0%,在課堂上使用手機上網的人數竟高達60.5%[15],一些學生甚至沉迷于網絡聊天和網絡游戲不能自拔,嚴重影響了學習和生活,如何引導學生利用手機學習,是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考的問題。3Dbody手機軟件的出現能夠將手機與解剖學習很好地結合起來,大大減少了學生上課玩手機的頻率,有利于改善高職學生沉溺網絡,荒廢課堂的現象。同時對學生來說這款APP免費,符合學生消費心理,又能夠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增強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16]。
總之,3Dbody教學軟件作為一種有效載體,能夠在解剖學教學中發揮顯著作用,但如何將其與教學過程有機結合,取長補短,仍需在今后的教學中不斷探索和改進,以期達到教和學的雙贏,使網絡資源更好地為醫學教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