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高鐵產業的快速發展及“四縱四橫”的高鐵網絡格局的形成,我國高鐵產業急需由內需轉向出口。本文基于中國高鐵產業發展的現狀,分別從供給側與需求側深入探討我國高鐵產業出口的總體趨勢,最后提出相關對策建議。
【關鍵詞】高鐵出口;中國標準;發展趨勢
一、問題的提出及我國高鐵發展現狀
隨著技術的進步和經濟的快速發展,近幾年來我國工業化和現代化進程不斷加快,對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力度也不斷加大,尤其是高速鐵路的快速發展使得交通運輸的網絡布局更加合理,迎合了我國對交通運輸舒適方便、安全快捷、高效率的需求。與此同時,世界范圍內高漲的高鐵建設需求及我國經濟轉型升級的內在需求,為我國高鐵拓展國際版圖提供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高鐵出口成為當下我國經濟發展一個突破性的挑戰。
到2016年12月為止,我國成為世界上高速鐵路在建規模最大,投產運營里程最長的國家,總營業里程達到2萬公里以上。中國高鐵在出口方面已經涉獵了多個國家。在“一帶一路”倡議下,中國高鐵憑借“性價比高、工期短、適應性強”等優勢成功地在海外簽訂了多份建設合同,如土耳其安卡拉-伊斯坦布爾高速鐵路二期預算12.7億美元的高鐵已完工、委內瑞拉迪阿鐵路里程471.5公里、老撾昆明-萬象高速鐵路里程420公里,以及與俄羅斯、印尼在建的莫斯科-喀山770公里、雅加達-萬隆高鐵里程860公里的建設合同,此外,我國與非洲、亞洲、歐洲、北美洲其他國家還有許多潛在高鐵合作項目,中國高鐵出口的步伐已經呈現出逐步加快的態勢,在國際市場中彰顯了“中國高鐵”品牌。
二、我國高速鐵路出口的發展趨勢分析
(一)我國高鐵出口的發展趨勢:需求側
世界范圍內新一輪高鐵建設熱潮正在展開。據國際鐵路聯盟統計,除中國外,現有10多個國家正在建設高速鐵路,估計未來10年間的增加距離將達到1萬公里左右。如果以海外高鐵單位基建成本折合人民幣3億元/公里計算,未來10年的海外高鐵基建市場容量將達到3萬億。
在未來十年,歐洲9個擁有高鐵的國家將投入2000億美元,使目前總長7000公里的鐵路延長至1.6萬公里;美國在短期內將投資530億美元,長期預計建設六條共長2.7萬公里的高速鐵路;巴西計劃2018—2020年建設510公里的圣保羅—里約熱內盧高鐵,預計花費165億美元;英國正在籌備HS2高鐵,計劃在2017—2026年建成,預計花費510億美元;阿盟計劃修建18條鐵路,連接21個國家,總長約3.3萬公里,這筆大訂單的預計花費還無從估計;印度到2020年預計投入540億美元修建1754公里的德利親耐高鐵項目;伊朗預計到2030年投入130億美元建設庫姆—伊斯法罕高鐵項目;東盟計劃從2015—2030年建設泛亞、新馬、泰國等高鐵項目。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世界各國對高鐵有巨大的需求量,而大多數國家對高速鐵路的技術研究仍處于初級階段,勢必需要大量進口高鐵。因此從需求的角度看,中國高鐵的出口道路極其寬闊,在國際市場有很大的發揮空間。
(二)我國高鐵出口的發展趨勢:供給側
迄今為止,世界上擁有成熟高鐵技術的國家屈指可數,本文選取在國際市場上在高鐵產業有一定地位且相對于中國比較有競爭力的日、法、德三個國家的情況進行分析。
日本是世界上第一個擁有高鐵的國家,但是在出口方面,日本還不如加拿大的龐巴迪、法國的阿爾斯通以及德國的西門子。這三大高鐵巨頭擁有完整的體制,包括鐵路車廂、售后服務等,而日本卻不能提供這樣綜合的服務。
法國是歐美各國中開發高鐵最早的國家,是歐洲高鐵擁有量最多的國家,其在全球排名第二。在出口方面法國的狀況也不是很理想,在參加韓國、南美、摩洛哥的高鐵項目競標中,只得到了韓國這一項目,隨后也中標西班牙,但是需要轉讓技術。法國的高鐵企業有很大一部分是公營企業,因此會導致其市場價格過高,使出口之路盡顯曲折。
德國的ICE高鐵在出口方面有很多經驗。但是在競標中國臺灣和美國時,德國都以失敗告終,因為德國并沒有像我國這種多樣性的氣候,因經驗不足導致高鐵在夏天運作時經常自動停止。
從這三個國家高鐵的發展現狀以及出口情況來看,我國憑借遼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經驗,可以進一步彌補技術方面的不足。作為我國高鐵出口的主要競爭對手,這些國家無論是在價格還是出口經驗方面,都有與我國難以抗衡的地方。所以,從競爭對手這一方面看來,競爭對手并未給與我國有力阻礙。
三、對策建議
(一)加強與東盟國家互信合作,把握出口良機
中國與東盟在2003年確立合作戰略關系,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自由貿易區就是中國東盟自貿區。近年來中國與東盟的合作越來越緊密,雙方在基礎設施、農業、制造和加工業以及能源方面都有很多合作,雙方的投資和旅游的項目也在逐漸增加。目前,中國是東盟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是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場和第二大進口來源地。2013年東盟與中國的貿易額為4437億美元;2014年一月到六月的貿易額為2209.6億美元,同比增長了4.8%;到2016年底,東盟與中國雙向投資額達1200億美元左右;中國企業累計在東盟國家簽訂承包工程合同金額超過1800億美元,已經完成營業額超過1250億美元。
中國高鐵在科技水平、建設成本、施工速度、成套設備以及系統管理等方面,完全符合東南亞鐵路互聯互通的技術需求,是東盟現代化鐵路建設的最佳選擇。所以出口東盟國家對我國來說前景廣闊,對雙方來說都是一個有益無害的選擇。
(二)加快整車出口步伐,積極推廣中國標準
在2010年之前我國基本上都是在高鐵建設的部分領域有過出口,即使我國擁有了高鐵的核心技術和豐富的經驗,但在外國看來我國仍然不能在高鐵的整體承建中獨當一面。但如今我國高鐵出口幾乎可以將高速鐵路軌道及所關聯的技術標準、勘察設計、工程施工、裝備制造,物資供應、運營管理和人才培訓等集中在一起出售給其他高鐵技術不發達的國家。
如果高鐵整車出口項目可以及時開發,不僅會為我國贏得更多訂單,更能打出世界品牌。整車出口也是對我國高鐵技術成熟一個最好的證明。
(三)拓寬出口發達國家市場,提升國際知名度
如今發達國家的技術水平遙遙領先,通常都是我們購買引進發達國家的技術,如果中國的高鐵技術大量應用于發達國家,則對我國的綜合實力是一個最好的證明。中國從2014年開始就在競標美國的加州高鐵項目,拿下加州高鐵項目的意義不僅在于從高鐵貿易中獲得的利潤,更在于中國高鐵實力的證明。若能成功斬獲美國高鐵建設項目,無疑對今后中國高鐵的出口提供了更好的經驗和事例。對于中國今后的高鐵出口方向,也應該把合作目標集中于一些發達國家,通過發達國家的信賴與肯定來打造中國高鐵自有品牌,提高中國高鐵產業在國際中的地位。中國高鐵走出去是一項綜合性戰略,關乎政治、經濟和文化等多重因素,中國高鐵要決戰國際,一方面要腳踏實地沉淀技術,一方面還要積極尋找出口的突破方向。
(廣西師范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廣西桂林 501004)
參考文獻:
[1]楊振華,曹光四.中國高鐵項目整體出口現狀及發展對策[J].商業經濟研究,2015(34).
[2]黃宇,葛岳靜,馬騰,等.中國高鐵外交的地緣空間格局[J].地理科學進展,2017,36(12).
[3]唐學東.中國高鐵“走出去”之專利戰略展望[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5(1).
[4]冉奧博,何朋,劉云,等.中國高速鐵路“走出去”戰略下的專利策略[J].科學學研究,2017,35(4).
[5]范亞舟.高鐵出口:功夫或在技術之外[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4(13).
[6]雷風行.中國速度:高鐵發展之路[M].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13.
作者簡介:高瑩(1994—),女,遼寧鐵嶺人,廣西師范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區域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