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37期)
上期一組郵輪稿,主要報道了目前郵輪業在中國高位盤整的狀態。
2006年以前,我們經常在電影里看到老外坐著郵輪滿世界玩,浪漫得不得了。2006年左右,當豪華郵輪靠泊在中國的港口、接中國游客批量上船的時候,許多人是揣著夢想啟航的。
坐郵輪,有美夢成真的一面,當夢想照進現實,也有一些方面存在心理落差。這些心理落差的造成,有的是因為郵輪業從業者還不太了解中國游客的習慣;有的,是因為中國游客整體素質還有待提升。但更多的問題在于郵輪業者自身的服務有待提升。
十多年來,郵輪產業在中國從無到有,隨著中國老百姓消費升級,郵輪產業必將迎來大發展。目前,上海市委已通過《關于促進我市郵輪經濟深化發展的若干意見》。總的說來,郵輪業大有可為。
那么,哪些郵輪公司、旅行社,以及相關產業從業者能在中國的郵輪領域深耕呢?
通過深入采訪,我覺得,包船模式、組團到岸后逛免稅店模式,到了該改變的時刻了。
現在,一個包船到日本長崎佐世保,幾十輛大巴紛紛到戰海峰。未來,是否可以到佐世保.就以客人興趣分別組隊。有的人愿意逛五番街,就直接下船步行。有的人樂意去看相關博物館,則可以開出線路。如果這樣來安排行程,相信“中國游客就是來免稅店”這樣的偏見就會消除。
如果你也有一個郵輪夢,我相信,未來會更美好。 (記者 姜浩峰)
歡度國慶,休刊一期。10月8日正常出版。
新民周刊社
Emily奶豆:在歐美,紙質材料是為了折騰執法機關——把必須上交的內容藏在紙堆里。玩民意、糊弄人,滴滴真是尾大不掉了啊。
Boyka:要不是看了這篇文章,都不知道還有個這么奇葩的APP存在。
姚喜明:瑞典人黑中國就夠可恨的了,搞不懂的是竟然有許多中國人造謠黑中國。這些人基因錯亂了吧?
“彈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