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仁昌
【關鍵詞】 環境描寫教學;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8)13—0088—01
在現階段社會背景下,人的生存發展往往離不開環境因素,可以說環境是人類各種活動展開的首要前提,而基于文學角度來看,環境即為人物事件產生的背景和基礎,能為其帶來各種可能性。同時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環境描寫不僅僅包括對人物的刻畫,更涉及到社會、自然及人文等多方面內容,而各種文體,包括散文、小說、戲劇及詩歌等,也都對環境描寫有著嚴格的標準和要求。因此,教師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就要積極采取各種教學策略,有效克服環境描寫存在的問題,從而實現高效教學目的。
一、 環境描寫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地位較低。根據相關調查顯示,環境描寫作為高中語文教學中的一個描寫類手法,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和重視。從語文基礎知識、閱讀及寫作幾方面來看,真正屬于環境描寫范圍內的當屬古詩詞朗讀,并且在古詩詞題型中,作者情感與自然景物的有效結合往往是常考的題目,且題型較為單一,但在現代文閱讀中環境描寫的考察卻是越來越少。對于寫作來說,大多較為傾向于議論、抒情類文章,也很少考察環境描寫。雖然環境描寫在文學領域占有一席之地,但在語文教學中卻遭到嚴重忽視,針對環境描寫展開的專業性訓練較少,進而導致大多數學生對于環境描寫的人物情感、中心主題及總體情節等了解甚少,這對高中生語文水平的整體提高是非常不利的。
2.環境描寫教學脫離現代教學手段。隨著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合理應用,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來自小說和戲劇中人物的一舉一動,然而環境描寫等情景的展示,如自然風情、社會背景等,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先不說環境再現是否能夠完整,就環境表現狀態來說,其往往無聲無息且不易察覺,需要利用文字對其進行說明,這是一種客觀固定性存在,對學生來說深刻感受和捕捉是非常不易的,所以教師應該有效利用現代教學手段開展環境描寫教學。
二、 環境描寫教學策略應用分析
1.環境描寫與人物描寫的有效處理。在不同文體結構中其二者關系也是各不相同,如在詩歌散文中,主要是指通過景物描寫來進行作者內心情感的表達,即為環境的抒情;而在小說結構中,環境描寫和人物描寫之間的關系更是復雜,但環境始終是主體部分,起到人物襯托作用。同時基于人物和環境關系來看,環境描寫主要是展現人物性格特點,例如,在《林黛玉進賈府》一文中,林黛玉初見王夫人的情景就是關于環境背景描寫,這一段文字的裝飾描寫一方面是突出賈府上下的豪華和地位,另一方面通過黛玉角度只觀察幾眼說明黛玉心思縝密,深知自己寄人籬下處境,因而做事小心翼翼、深怕出錯。由此不但能羅列出當時家中物品的擺放陳列,還能充分展現出因受封建禮數荼毒導致人物逐漸養成謹慎敏感的性格。同時,環境描寫還能充分表現出人物的內在心理活動變化,如《邊城》中針對端午節之后又面臨的兩個新年展開了環境描寫,如煙花、舞獅及打鼓等情景的描寫,雖然也是熱鬧非常的場景,但翠翠卻覺得“總是不如那個端午所經歷的事甜美”,這并非是真實環境不夠熱鬧,而是人物的內心情感發生一定變化,才會使其覺得熱鬧中總是夾帶一絲冷清,少了幾分人情冷暖,這是借助環境描寫手法來對人物內心的苦悶失落情感進行襯托表達。
2.環境描寫環節的合理優化。環境描寫基于教學內容角度來看,就是以鑒賞應用為主,因而教師應積極從這兩方面展開介紹,在進行語文教學時,將學生自身知識點的學習和輸出列入到重點范圍內,展開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實行。具體如下:第一,課前預習。學生應對即將學習的內容進行有效預習,教師在課前花費較短時間對其預習效果進行檢查,進而基于其預習存在的問題進行重點講解。第二,在課間需要引導學生對環境描寫內容反復閱讀,深刻體會到其中表達的文字美感,也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彼此之間的互相探討交流,從而得出不同觀點。第三,設置特別任務環節,既可以在課堂完成,也可以課后完成,如關于環境描寫情景的仿寫就是最具代表性的內容之一,對學生環境描寫的理解和提高有著極大的幫助作用。
總之,環境描寫作為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對學生語文綜合水平的提高有著極大影響。然而基于目前實際情況來看,環境描寫仍受不到應有的重視,因此需要教師加強對環境描寫的重視程度,合理采用各種環境描寫教學策略,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最佳效果。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