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霖 劉建通
【摘要】黨的十九大明確指出了黨的基層組織對于黨組織的重要性。為了更好地完成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這一指示,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尤其是高校黨基層組織建設將面臨著更大的挑戰。高校基層黨組織,主要是學生基層黨組織,擔負著黨在高校直接聯系大學生、引導大學生、組織大學生、團結大學生,使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得以落實的重要職責,擔負著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實到基層知識分子和廣大青年身上,為黨和國家培養合格接班人和建設者的歷史重任。本文就針對于珠海市高校如何加強基層黨組織,創新基層黨組織活動方式進行討論及研究如下。
【關鍵詞】創新 基層黨組織 活動形式 珠海市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3-0080-02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到了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是增強黨的凝聚力、戰斗力的保證。黨的基層組織是黨的全部工作和戰斗力的基礎,是學校黨組織的政治核心和戰斗堡壘,為加強和改進黨對普通高校的領導,加強和改進高等學校黨的建設,辦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大學,為高等教育事業的科學發展提供思想保證、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珠海市因毗鄰港澳,經濟要素活躍,民間社團多,西方觀念傳播較廣泛、深遠,東西方的政治文化交融的幅度和深度都較大,在這種特殊的經濟、政治背景下發生的新情況,新問題,要有新思維、新思路去迎接新的考驗與挑戰。從實際出發,豐富黨組織活動的內容,創新高校基層黨組織活動的形式是高校黨組織建設的必然需求,故對珠海市高校的基層黨組織活動形式的創新研究必不可少。
一、創新高校基層黨組織活動形式的內容及意義
高校基層黨組織活動就是圍繞著學校提出的相關建設任務及黨建工作的相關要求進行日常高校校園的活動。與平常高校校園活動不同在于,高校基層黨組織活動是以提高黨員素質、增強黨組織活力和凝聚力為目標,以多樣化特色組織活動加強黨員的教育、管理、服務和監督的活動形式。通過對高校基層黨組織活動的形式進行創新,有利于完善基層黨組織的制度和機制,保持并發展黨的先進性。
二、珠海市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面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
1.珠海市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面臨的特殊情況、特殊形式及特殊機遇
珠海市是珠江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之一,是我國東南沿海重要的風景旅游城市。隨著我國經濟發展的加快,珠海市由于其獨特的地理位置,逐漸發展成為我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第四的城市。且由于珠海市毗鄰港澳,珠海市的政治意義也比其他地級市更高。隨著我國十九大的順利召開,十九大提出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的主題,對于珠海市這個具有特殊政治意義的城市而言既是機遇也是挑戰。大學生是社會中思想最為活躍的人群,也是影響一個國家未來的人群,如果在高校中,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形式不多樣、組織生活內容不豐富會造成不良后果,而基層黨組織能通過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組織生活,逐步引領大學生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也就在很大程度上成功引領了整個社會價值的走向。創新高校基層黨組織活動方式,對于我國社會的發展尤為重要。因此,為了更好地完成珠海市的黨建工作應當針對于珠海市的五所高校基層黨組織進行專門的建設與改革,進一步豐富高校基層黨組織活動的基本內涵,為創新活動形式,提高黨建工作實效性的途徑與方法指明方向。
2.珠海市高校基層黨組織活動開展前的準備工作
針對于珠海市特殊的政治環境、地理位置及經濟格局,在進行珠海市高校基層黨組織活動的創新與改革之前,我們對珠海市的五所高校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了相關情況調查。
2017年4月至2017年10月分別在中山大學珠海校區、暨南大學珠海校區、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等五所高校通過問卷星及實地發放等形式做了調查問卷,對高校中學生黨員及基層教師黨員針對于目前黨組織生活形式及內容上的認知與態度進行調查了解。
課題項目小組在五所高校進行了實地問卷的發放,發放場所主要在教室、食堂、運動場、商店門口及校園巴士站。在六個月時間內,課題小組成員共發放問卷1500份,收回有效問卷1420份。其中中山大學珠海校區發放280份,收回有效問卷256份;暨南大學珠海校區發放270份,收回有效問卷248份;吉林大學珠海學院發放400份,收回有效問卷388份;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發放260份,收回有效問卷252份;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發放290份,收回有效問卷276份。
首先,從有效問卷回收率(94.67%)上來看,本次課題調研成果是有效的。我們對黨員在對問卷中“對黨組織發揮作用的評價、對影響黨員發揮模范作用的因素分析、活動形式的方式”等20個問題的回答進行了統計分析,并得出以下結論:60%的黨員對于黨組織活動形式比較新穎的參觀活動、志愿者活動、觀摩交流等比較感興趣。反之,認為傳統的黨員活動方式,如學習討論、開會傳達文件和領導講話精神等缺乏動力和吸引力,沒有考慮青年黨員和中老年黨員在認知判斷能力上的差別,故此,部分黨員參與組織生活的積極性不高。另有30%的黨員對黨組織的活動認識不足,但對于黨組織的活動都能積極參與,僅是為活動而活動。另有10%的黨員思想上不求上進,認識上有誤區,對黨組織的活動也漠不關心。
高校大多數基層教師黨員以及學生黨員對黨組織有良好的認識與態度,但仍存在一些黨員態度不端正、覺悟不高,需要加強黨員的經常性管理。黨的思想路線中強調,我們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對于高校來說,基層黨組織應該更多的考慮現在大學生這個年齡段人員愿意接受和挑戰新鮮事物、愿意自我表現、思想活躍等等特點,把黨組織活動的模式進行創新,改變以往的以高校為主導的灌輸模式,充分的發揮學生在黨組織活動中的主觀能動性和主體地位。
3.創新珠海市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的方法
隨著上世紀第一臺計算機的問世,至今不過數十年的發展,計算機技術已經發展成為這個時代的主題,再加上互聯網技術的應用,這就是現代人民生活的時代——互聯網+時代。計算機時代最大的特色就是人們生活中各個領域與計算機及互聯網技術的密切結合,為此對于珠海市的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也可采用計算機加互聯網的形式。利用互聯網+新浪潮構建碎片化、滲透化的“兩學一做”網絡學習模式。
2018年初,課題小組就基層黨組織活動形式創新途徑進行了探索,確立了將目前呆板、形式化嚴重的黨組織活動進行變革的想法,以期提高未來黨組織生活的作用和意義。具體有以下變革:
第一,創建推廣平臺。創建微信公眾號,定時發布黨組織建設相關知識和內容,關聯一些小程序,以供進行知識答題,安排專業的后臺相關人員對于黨員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
第二,網絡競賽。高校可以組織黨員在網上進行黨的知識競賽,以提高黨員對黨建形式及內容的理解,加強黨員的理論學習,同時以準確度及答題時間來設立抽獎環節,獎勵以某地紅色旅游及具有黨史意義的智能產品,以增加基層黨組織活動的創造力、生命力和執政能力,通過蝴蝶效應模式更能夠調動和激發青年黨員參與的積極性。
第三,提供信息互動交流平臺。打破黨組織和黨員之間地域和時空的界限,在廣大黨員之間建立一個信息互動交流平臺,各高校與高校、學院與學院之間可以通過QQ、微信、公眾號、專門的網頁等方式進行橫向的信息互動交流及經驗借鑒,活動形式可以結合自身的學科專業特色,以增強活動形式的獨特性和創新性。以促進黨員之間的交流,提高黨員之間的凝聚力,增強黨組織活動的有效性。
4.通過建章立制,規范高校基層黨組織活動創新途徑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僅僅只是對于高校的基層黨組織活動進行形式上的創新,不足以幫助高校的基層黨組織進行更進一步的建設,為此應當就高校基層黨組織的特點,建章立制,以規范高校基層黨組織活動創新途徑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幫助高校基層黨組織更好地進行相關建設工作。所謂建章立制就是建立規范的組織活動項目化的規章制度以幫助活動能夠更加科學有效的進行。建章立制內容大致可分為三個方面,分別為立項評審標準的規范,對立項活動內容任務進度與措施效果中期考核方式的規范,以及對結題驗收標準及分級評優獎勵等系列節點的規范。建章立制能夠便于珠海市的上級黨組織對于珠海市高校的基層黨組織進行管理。
對于珠海市高校基層黨組織活動的建設,我們要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突出思想建設,積極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第二,加強組織建設,積極加強黨員教育管理;第三,推進作風建設、積極推進服務手段和載體的創新;第四,提高執政能力,積極推進學校工作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三、結語
通過對于高校基層黨組織的組織結構分析,及珠海市地區的地域性特點的分析,發現高效基層黨組織建設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面對新情況、新問題時不能認為過去的經驗不可取,只注重創新,不去繼承;同樣,也不能全部照搬老經驗,對現存的新情況、新事物、新辦法缺乏正確的認識。我們針對這些問題采取了相應的措施——確定了就互聯網+新浪潮的應用,構建碎片化、滲透化的“兩學一做”網絡學習模式。高校基層黨支部活動創新不能一蹴而就,要善于對新鮮事物的觀察,對新時代的主題把握好,并認真思考,通過創新增強活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不斷提高正面宣傳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從而讓工作變得更活潑,奮力開創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肖建文,姜紅仁.新時期高校學習型基層黨組織建設研究——“讀書分享活動”助推高校學習型黨組織建設[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6(01)
[2]王永芝,翟婷.高校基層黨組織活動內容與形式創新探析[J].文教資料.2013(04)
[3]張保磊,方芳,劉怡燕,謝東明.探析創新高校基層黨組織活動方式的必然性和特殊性[J].教師.2011(20)
[4]左勇,陳曉,趙芳.高校基層黨組織活動創新研究[J].湘潮(下半月).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