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靚呂
【摘要】高中數學是高考的重要考試內容,在高考中占有較大的分值,對高中學生來說數學成績的提高,有利于其未來的發展。高中學生學習任務繁重,可以分配給數學學習的時間有限,教師在這有限的時間里,應該加強對數學作業有效性的研究,不僅能提高學生做作業的效率,還可以提高數學的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數學成績。本文研究了造成高中數學作業有效性低的原因,并且提出了改善數學作業有效性現狀的對策。
【關鍵詞】高中 數學作業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3-0144-02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完善,國家教育對高中數學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課程背景下,要求學校數學教育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應用能力,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新課改以來,學校不斷地進行教學創新,落實新課程改革的政策。一方面,轉變教師的觀念,在教學中,摒棄傳統的以教師為課堂主體的教學理念,重視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另一方面,改變教學方式,利用現代網絡技術和多媒體技術,不僅可以豐富教學內容,擴展學生的知識面,還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效率。除了課堂教學上的改變,數學教學課程改革還包括重視數學作業的有效性,作業有效性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提升數學的學習成績。
一、造成高中數學作業有效性低的原因
(一)過大的數學作業量,為學生造成過重的負擔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或答題的熟練度,實施題海戰術,然而,題海戰術并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的答題正確率或熟練度,反而會給學生造成較大的學習壓力,增加了學生的心理負擔,降低學生對學習的興趣,甚至會造成學生厭學的情況發生。教師對數學作業存在誤解,夸大了數學作業的作用和效果,大量的數學作業讓學生疲倦,也過多的占用了學生休息時間,對學生的身體和心理造成了嚴重影響。
(二)數學作業布置不合理,學生完成效率低下
數學作業是課堂教學的補充,教師對數學作業的認識不夠,在布置作業上存在不合理的現象,降低了數學作業的有效性。數學是高考的重要內容,但是教師卻對數學作業的有效性不夠重視,作業的布置以輔導材料為主,并未真正的重視輔導材料的習題質量,作業與課堂教學的結合率不高。數學作業結構設置不合理,在作業題目難度的設計上存在問題,目前,高中數學作業題目難度普遍過大,對基礎性知識的設計較少,學生對基礎性知識的掌握不足,不僅影響了數學作業的完成效率,還耗費了更多的時間,耽誤學生的正常休息。
(三)不重視因材施教,作業沒有針對性
班級內學生眾多,學生成績參差不齊,對知識的掌握速度也大不相同,教師在設計數學作業時,并未重視因材施教的重要性。班級教學中,教師布置同樣的作業不利于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一方面,作業難度過大,則導致數學成績較差的同學無法完成作業,降低了這類同學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這部分同學為了完成任務,還可能做出抄襲其他同學作業的行為,違背了教師布置作業的初衷。另一方面,若作業難度較低,那么數學成績較為優異的同學則無法在完成數學作業的過程中有所提高,降低了數學作業的有效性。因此,在數學作業有效性的探究當中,應該加強重視因材施教,針對不同成績段的學生布置不同的數學作業。
二、提高高中數學作業有效性的策略
(一)合理的設置數學作業
提高數學作業的有效性,就必須加強對數學作業設置的合理性探究。合理的數學作業設計可以從這幾個方面進行改變:第一,作業的設計應該科學化,將難度較大、難度一般、基礎性這幾種題目按比例分布,提高數學作業的基礎知識應用和擴展應用,基礎性題目應該占作業總量的6成,其他難度的題目教師結合實際教學情況進行分配;第二,作業設置應該重視高考考點的應用,高考是學生一生中重要的轉折點,高中期間的數學作業設計應該結合高考考點,提高學生應對高考的能力;第三,合理的控制作業量,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給學生更多的休息時間。通過合理的數學作業設置,可以提高數學作業的有效性,從而提升數學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作業設計重視因材施教
學生學習能力不同,對知識的掌握能力和理解能力也不盡相同,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重視每一位同學的數學學習,實行因材施教。教師應該對班級的學生進行分組,依據數學成績分為三組,數學成績相近的為一組,按照分組設置不同的數學作業,對成績較好的一組設計難度較高的題目,而成績較差的則注重數學基礎知識的應用。通過這樣的方式進行因材施教,可以有效的提高數學作業的有效性,實現數學作業的價值。
(三)作業的批改和講評
數學作業的批改和獎品可以不由教師來完成,教師可以進行數學分組,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由學生自己來完成批改和講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作業的理解,還可以加強學生之間的溝通,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結語
高中數學學習是學生數學學習生涯中的重要階段,為了有效的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效率和質量,重視數學作業的有效性,通過合理的設置數學作業;改變作業的批改和講評方式;重視因材施教等方式,提升數學作業的有效性,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陳浩.高中數學作業有效性問題的調查分析與對策初探[J].文理導航.2017(30):24.
[2]陳展明.新課程高中數學作業批改方式改變的有效性的探索與嘗試[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6(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