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濤
【摘要】當前,信息化的飛速發展,對人們的生活、學習、發展方式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國家各領域信息化的應用過程中,教育信息化已然成為重要組成部分,其核心內容是教學信息化。教學信息化設計就是將信息化融入到現代職業教育教學中,建立突出職業教育教學屬性、強調全面融入信息技術提高教學效果的教學設計。文章從探討現代職業教育教學信息化的含義出發,對現代職業教育教學信息化設計的意義、作用及途徑等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現代職業教育 信息化 設計與實施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33-0248-01
一、教育教學信息化設計的含義
(一)廣泛的教學設計是指運用系統方法,將學習理論與教學理論的原理轉換成對教學資料、教學活動、信息資源和評價的具體計劃的系統化過程。具體的教學設計是根據既定的教學內容(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教學對象的自身特點,將教學要素有序安排,制定適當的教學方案的過程。以教學效果最優化為目的,以解決教學問題為宗旨,是教師的綜合能力的體現。
(二)所謂信息化教學設計就是指以教學對象為中心,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和信息資源,科學安排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和要素,從而實現教學過程優化,構建信息化的學習環境,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從而使教學效果得到優化。
信息化教學的特征:教學過程的設計和信息化資源的結合,以信息技術為支撐,以現代教育教學理論為指導,強調新型教學模式的構建,教學內容具有更強的時代性和豐富性,教學更適合學生的學習需要和特點。
二、職業教育教學信息化設計的意義
網絡技術、信息技術、數字技術、終端技術的快速發展,對未來教育,特別是職業教育,將帶來革命性影響,運用信息化手段教學,利用信息技術整合教學資源,將是未來教育發展大趨勢,因此,信息化教學設計將成為未來教師的基本能力。
(一)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提供了硬件支持
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的教室都配備了多媒體教學系統,包括計算機、投影儀和操控臺等設備,開設實訓中心,演示沙盤為信息化教學提供了硬件的保障。教師能夠充分利用現代信息化的教學方式帶來的優勢,借助各種信息化手段,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
(二)適應教學對象的變化符合現代學生的認知
職業院校的學生有其自身的特點,傳統的教學手段、教學方式已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他們更喜歡動手操作,喜歡在互動、游戲中學習,喜歡體驗式學習,不喜歡只是單純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在學習方式上,也不僅僅滿足于在課堂通過教師講解和看書獲取知識和信息,環顧課堂,能夠將注意力完全集中聽講的學生寥寥無幾,學生的學習方式、學習手段更加多樣,這也對信息時代的教學者提出了新的挑戰。為更好的適應時代的變化,吸引學生回歸課堂,通過信息化教學設計,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將成為教師的必備技能。
(三)豐富的教學資源提供了軟件的支持
進入信息時代,教學的資源已不再局限于傳統的教材和參考書,新的傳播媒體極大的激發了人們的想象力、創造力。多媒體技術手段將圖文、聲像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更加直觀、形象、生動。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將抽象的、晦澀的理論以及難以想象的情景再現,讓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感知。通過建立模擬、仿真操作系統,可以對一些不能實際操作的設備、設施進行模擬操作,獲得傳統教學不可能達到的教學效果。互聯網的普及,使能夠從更廣泛的渠道、豐富的形式中獲得教學資源,將傳統地教師 “講” 學生“聽”單一的講課式式教學過程轉變為實境訓練、思維拓展、主動探索、互動協作等新的教學過程。通過網絡課程、教學平臺、數字化資源庫的建設與利用,為教師實施信息化教學設計提供豐富的資源。
(四)發揮職業教育的特點體現信息化教學的優勢
職業院校在專業設置、課程設置有別于普通的院校,很多教學內容是需要通過現場教學、實踐操作來體現,如展示大型設備的結構、原理、操作、維修、生產工藝、生產流程等,在課堂中實現現場教學有一定難度,通過傳統方法很難達到滿意的教學效果,而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采用信息化教學設計,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果,真正發揮職業教育的特點與優勢。
三、現代職業教育教學信息化的實施途徑
(一)職業教育教學信息化“軟” “硬”資源建設
首先,培養“信息人”作為職業院校要高度重視教師及相關人員信息素養的提升,教師作為信息化教學的具體實施者,要不斷提升自身的信息素養,能夠對教學內容進行信息化處理,拓寬信息化資源獲取的渠道,如數字教學軟件、專業性網絡平臺等,使自身能夠走在信息化教育的前沿。學校方面要面向教師開展專題、專向培訓,營造良好的信息化學習環境。
其次,要想在職業教育中應用信息化教學,那么首先配套的硬件設施必須要跟上,建設大型的機房和多媒體教室是必要的。實訓設備的昂貴使許多職業院校在開展實踐操作時缺乏資金上的保障,捉襟見肘而無法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環境,而實踐操作是職業院校的特點,在通過軟件平臺的模擬操作可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時,通過裝配仿真實訓室,模擬工作環境,營造信息化環境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
(二)堅持信息化實施中的校企合作
首先,企業專家與教學專家要共同研討如何使企業的需求與教學目標統一,企業崗位的核心與教學的核心要點相一致的問題,在校企合作中探索信息化教學的應用目標,明晰信息化教學的方向。
其次,進行課程教學與信息化資源整合,建設信息化環境下的新型課堂,基于校企合作的平臺,將教室、實踐實訓室、校企合作實訓基地,使校內教師與企業兼職教師等教學資源及空間,整合成信息化的整體教學空間,以“教學做一體化”的模式完成課程教學信息化的整體設計,做好教學實施準備。
參考文獻:
[1]李真.基于信息化教學設計的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建設研究[J].職業. 2016(17)
[2]施捷.信息化“云端”風景助推職業教育教學轉型發展[J].教育教學論壇. 2016(20)
[3]高艷.信息化技術在職業教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 2016(09)